您好,A标段的招标文件中明确指出中标的单位不能同时中两个标段,我们是涉嫌违规操作了。 建议:审计单位调查核实中标单位在投标和中标过程中是否存在其他违规行为,如串通投标、弄虚作假等。被审计单位完善招标管理制度,加强对招标文件和中标过程的审查和监督,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是否为虚增收入利润:A公司采购了低价设备1亿元,自己委托其他单位进行了测试服务,并以1.1亿元卖给A公司投资的固定资产项目的设备集成商B公司。在公开招标集成商时规定设备必须从业主A公司采购。B公司中标后,B公司把这1.1亿元还用在A公司投资的项目上。A公司当年收入1.1亿元,利润0.1亿元。 B公司又向A公司收取了自己操作的集成费0.1亿元和管理费利润0.05亿元。最后A公司投资的固定资产价值为1.1+0.1+0.05=1.25亿元。这样的操作合理吗?有点像甲供材料,但是甲供材料不需要B公司购买,只需要提供给B公司。如果B公司自己去买设备,就买不到这么低的价,有可能1.3亿,所以虽然看起来A公司固定资产虚增了0.1亿元,但实际总投资比B公司自己去买要低,这样可以吗?总感觉有点像关联交易虚增收入。AB公司不是关联交易方。
案例:现有A公司为30强上市房企,B公司为本土某城市的开发商。2017年在上行市场行情下,A公司欲从B公司手中收购一块核心区位土地。由于A公司制定的投资标准为净利润率10%,按B公司开出的地价10000元/㎡测算将不足10%。为促成双方合作,经过多次谈判,A公司设计了如下路径:①双方按8000元/㎡合作,以使得A公司测算净利润率达到10%,A、B公司按51%、49%合作开发;②为弥补B公司地价损失,双方拟采取不平等利润分配:10%净利润以内双方按股比分配,净利润超过10%部分双方按A:B=30%:70%分配。考虑此种交易架构的原因:这种设计因可以有效解决A公司满足集团投资标准(10%的利润要求)、B公司弥补地价折损,并且能在前期获得大量现金套现,而在众多并购项目中广泛使用。双方的接受度都较高,利于在商务谈判中达成一致意向。但是有几个问题需要特别考虑:(1)A公司为30强上市房企,公司目标是追求高周转;而B公司为本土小房开,首要目标是追求净利润(项目数量少,卖一个少一个,只能追求利润最大化)。因此,B公司从方案阶段就深度介入,追求方案的货值最大化,导致A公司标准化的规划方案不可使用,反
案例:现有A公司为30强上市房企,B公司为本土某城市的开发商。2017年在上行市场行情下,A公司欲从B公司手中收购一块核心区位土地。由于A公司制定的投资标准为净利润率10%,按B公司开出的地价10000元/㎡测算将不足10%。为促成双方合作,经过多次谈判,A公司设计了如下路径:①双方按8000元/㎡合作,以使得A公司测算净利润率达到10%,A、B公司按51%、49%合作开发;②为弥补B公司地价损失,双方拟采取不平等利润分配:10%净利润以内双方按股比分配,净利润超过10%部分双方按A:B=30%:70%分配。考虑此种交易架构的原因:这种设计因可以有效解决A公司满足集团投资标准(10%的利润要求)、B公司弥补地价折损,并且能在前期获得大量现金套现,而在众多并购项目中广泛使用。双方的接受度都较高,利于在商务谈判中达成一致意向。但是有几个问题需要特别考虑:(1)A公司为30强上市房企,公司目标是追求高周转;而B公司为本土小房开,首要目标是追求净利润(项目数量少,卖一个少一个,只能追求利润最大化)。因此,B公司从方案阶段就深度介入,追求方案的货值最大化,导致A公司标准化的规划方案不可使用,反复调规耽误较多工期。(2)因为追求净利润最大化,导致B公司不愿意对外融资,也不愿意承担融资成本,导致项目公司融资工作无法开展。(3)采用利润不平等分配模式,导致B公司(利润多倾斜一方)不愿主动采取一些量价平衡的策略(比如市场下行环境下的降价走量),从而使得项目去化速度慢,资金回收效率较低的情况发生。以上这些,都是A公司公司在这宗收购案例当中实际遇到的问题,这些问题处理不好会直接影响该项目的开发,由一个原本优质的项目变为鸡肋项目。那么问题来了,在不改变现有交易思路的情况下,A公司如何优化交易架构,才能解决上述问题,确保项目满足公司的高周转要求?
老师好!总分公司在同省2个地方,且只有总公司有劳务派遣资质,在分公司所属地区参与了A单位的招投标。中标,并开票给A公司及收款。但因为A单位在分公司所属区域实行的是属地化管理,社保公积金需要在分公司所属地区缴纳。所以总公司只能把款项打给分公司,由分公司代替总公司在当地缴纳A单位的社保公积金。如此:总公司开票时确认收入及成本(账务处理为:借:应收账款-A单位 11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952.38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47.62同时:借:主营业务成本 1000 贷:其他应付款-社保款 1000;缴纳社保把社保款打给分公司时:借:其他应付款-社保款 1000 贷:银行存款1000,附件附上委托代付书。分公司收款:借:银行存款1000,贷:其他应付款-代付社保款 1000,实际在当地缴纳时:借:其他应付款-代付社保款 1000 贷:银行存款1000,请问这样操作可以嘛?有无风险?如有如何规范?
为了查处长江堤防隐蔽工程偷工减料问题,审计人员按照工程建设标段,找来施工方案、计划、图纸、发票等进行检查根据发票上的公章找到采石场进行询问,发现有的是假发票。为了证实真实的买石量,审计人员从港监部门的运输记录里查出每天运送石料的船只名称和吨位及运送次数,由此推算出施工单位可能购买的石料的数量,并将这个推算结果与施工单位虚报的工程量进行核对,看是否相符。同时,审计人员还检查了施工单位将买来的石料抛入江中的情况。在查看抛石记录的过程中,审计人员查看了施工单位日志还查看了气象日志。结果发现有的时候气象日志显示的是当天下大雨不适宜进行抛石,而抛石日志则显示在长江抛石,而且经询问其至出现了运输记录和抛石日志记录不相符的情况,这很明显是在这假。请问:1、什么是审计证据?审计证据的特征有哪些?2、本案例中,注册会计师使用了哪些审计程序获取审计证据
居民个人来自境外所得应补缴的税款为什么是用来自该国的可抵免限额减去在该国已缴纳的税款,而不是用我国税法计算出来的应纳税额减去在该国已缴纳的税款?
老师,你好!想问一下,外账的库存表,本期出库总金额可以按照发票的不含税金额填写吗?还是要用期初总金额加上本期入库总金额除以期初数量加上入库数量,得出本期出库单价,然后用本期出库数量乘以单价,得出本期出库总金额?那个比较合理?
高新企业对人工费、材料费占比有没有要求?
增加的办税人员和管理人员有啥区别?
到一家新公司上班可以补缴社保吗?
老师,我们单位是4月份新参保单位。上个月由于我这边办理参保比较晚,只缴纳了4月份失业保险单位和个人部分。我今天又申报缴纳了4月份的养老,工伤,5月份养老,工伤,失业,医疗保险。我们公司是5月份发放4月份工资。请问我这边是要在工资表里只先代扣4月份个人承担部分的社保,还是说5月份的社保个人承担部分也在4月份工资里先扣了?我主要是不清楚,一般社保是当月缴纳当月的社保,而大多公司是当月发放上月工资。
已经失业一年了,可以办理失业保险金吗
老师,只有工伤保险是单位承担吗?请问个人承担的需要从工资里面扣除的社保,是有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吗?
年度汇算清缴的A105050表的工资薪金支出的中的税收金额应该取个税系统的2月至次年1月申报工资吗?还是不能这样用,求教应该怎么取数
你好,老师,我们之前是小规模,然后,4月中旬,会计提交了升为一般纳税人的申请,从3.1开始生效。我在4月申报的时候,申报了一个1.1到3.31的小规模增值税申报表,又申报了一个3.1到3.31一般纳税人的申报表。然后都申报完毕了。今天开始申报4月份增值税,怎么主页面没有,在进入查看纳税信息,除了个人所得税是月报,其他的全部都是季报,这个是咋回事啊
违规的话,这两个文件的招标要求互相矛盾,说白了,招标代理机构不严谨,这种情况项目都到建设中期了,即使围标串标查出来能怎么办?要不然招标代理公司出个澄清文件?我们是事务所的,得把我们的责任风险先规避在外
您好,招标代理会把责任摊到我们事务所,因为我们是专业的第三方
那这种咋办?
您好,我们就把责任推招标代理机构,相互推责任
所以得让招标代理机构出个澄清文件,把这个风险规避了,不然到时候被审计单位的北京总部集团查下来问题就大了
您好,是的,我们也有疏忽的地方
我们进场晚,这个才发现
哦哦,那这个情况对我们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