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
Q

老师,债务重组里面,用非金融资产抵债的,债务人立场,比如用固定资产抵债,结转固定资产贷方科目直接用自己本身,不需要用固清,包括存货,直接用库存商品,不需要通过主营业务收入和成本?

2025-07-22 22:29
答疑老师

齐红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财税讲师

免费咨询老师(3分钟内极速解答)
2025-07-22 22:30

 同学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请稍等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5-07-22 22:50

您好,根据 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 ,债务人以非金融资产抵债时:固定资产必须通过 固定资产清理 科目核算,按公允价值终止确认,债务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的差额计入 其他收益 ;存货需按公允价值确认收入并结转成本,债务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的差额计入 其他收益 ,同时计提增值税销项税额。 2.:固定资产抵债时,借:应付账款100万,贷:固定资产清理80万、其他收益20万;存货抵债时,借:应付账款100万,贷:其他业务收入80万、应交税费-销项税10.4万、其他收益9.6万,同时借:其他业务成本60万,贷:库存商品60万。

头像
快账用户7252 追问 2025-07-22 23:00

不对呀,老师直接说的用自己科目本身,就像捐赠一样,借:营业外支出  贷:销项税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5-07-22 23:03

 您好,这个说法不对。根据 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 (2019修订),债务人以非金融资产抵债不能简单比照捐赠处理(借营业外支出,贷销项税),而必须严格区分:固定资产需通过 固定资产清理 科目核算(借:应付账款,贷:固定资产清理、其他收益),存货需按公允价值确认收入(借:应付账款,贷:其他业务收入、应交税费-销项税、其他收益)并结转成本(借:其他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与捐赠的会计处理存在本质区别。

头像
快账用户7252 追问 2025-07-22 23:13

可是教材里面确实以存货抵债,直接借存货跌价准备,应付账款,贷:库存商品,应交销项税,其他收益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5-07-22 23:22

 您好,特定条件下成立 的,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2019)规定,以存货抵债原则上应按公允价值确认收入(借:应付账款,贷:其他业务收入、应交税费-销项税、其他收益)并结转成本(借:其他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仅在公允价值无法可靠取得且交易不具有商业实质的特殊情况下,方可采用简化处理(借:应付账款、存货跌价准备,贷:库存商品、应交税费-销项税、其他收益),但需在财报中充分披露该例外情形的适用原因及依据。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咨询
相关问题讨论
同学你好,麻烦发一下完整题目
2022-07-18
学员你好,问题不完整
2022-11-25
学员你好,你的问题不完整
2022-11-25
同学你好 光明公司本月销售产品计入销项税额的金额为780000元,采购商品和固定资产计入进项税额的金额为530000元。企业不是消费税纳税人。 1、计算本月应交增值税额,并作出分录。 增值税=780000-530000=250000 借,应交税费一应增一销项780000 贷,应交税费一应增一进项530000 贷,应交税费一应增一转出未交增250000 借,应交税费一应增一转出未交增250000 贷,应交税费一未交增值税 2、计算本月应交教育费附加、城市维护建设税,并作出分录。 教育附加=250000*3% 城建税=250000*7% 借,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一应交城建税 贷,应交税费一应交教育附加 1、资产增加计( 借)方,资产减少计(贷 )方,余额在(借 )方。 常用的资产科目有:库存现金、银行存款……(请补充完整) 2、成本增加计( 借)方,成本结转计(贷 )方,余额在( 借)方。 常用的成本科目有:…… 3、费用增加计( 借)方,费用结转计(贷 )方,(无) 余额。 常用的费用科目有:主营业务成本...... 4、负债增加计( 贷)方,负债减少计(借 )方,余额在(贷 )方。 常用的负债科目有:短期借款...... 5、所有者权益增加计(贷 )方,所有者权益减少计(借 )方,余额在(贷 )方。 常用的所有者权益科目有: 6、收入增加计(贷 )方,收入结转计(借 )方,( 无)余额。 常用的收入科目有:主营业务收入..
2021-11-30
学员你好,你的问题不完整
2022-11-25
相关问题
相关资讯

领取会员

亲爱的学员你好,微信扫码加老师领取会员账号,免费学习课程及提问!

微信扫码加老师开通会员

在线提问累计解决68456个问题

齐红老师 | 官方答疑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你好,我是来自快账的齐红老师,很高兴为你服务,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你的吗?

您的问题已提交成功,老师正在解答~

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码,可方便地进行更多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该手机号码已注册,可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进行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会计问小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