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这样谈工资的一般是没有计算过个税,这是循环计算,很难操作的,以前我们公司也有这样的,后来我跟老板说这样根本算不来,现在改了,我的做法是按年来计算,一年实到手比如15万,我来倒算税前应付工资金额 ,因为个税是累计预扣法,这样每月申报我们计算总金额除12,每月也发固定工资,年中应付工资是有余额的,不用管,年末发完就平了
请问原始凭证像那种付款单据都是要有老板签字吗?,老板名字和经办人名字直接打印上去的可以吗?
一般户可以给员工转账报销吗?
个人去税务大厅代开劳务发票都是需要交哪些税?
老师,可以发我一份货车租赁协议模板吗
客户工厂主要是生产饰品,工艺品,玩具,老师,按您的推测,这类产品为主的工厂生产耳机套配件用哪个税收编码比较合适
宋生老师 就没有其他流动资产这个科目?
老师,套现在是什么意思?
怎么理解税目和征税对象?
老师好,单位的个税选的是一年6万扣除,上个月新请的专家工资高,添加的时候选6万扣除否吗?新来的他们以前申请过附加扣除(老人孩子),还需要重新申请吗?
朴老师别接,题目都看不清楚,能回答清楚问题吗??? 老师好,这个题目怎么计算,相关政策规定是什么
老师,我知道您明白我的问题,但我不是很明白您说的,按15万来算,不管达到这工资标准的人,一:是否购买社保,二:次年汇算清缴他们自己填专项扣除后是否符合条件退税。目前都用150000/12=12500元工资到手/月,按月申报个税时,工资表设置公式,我都手动把他们这些固定工资人员的累计个税列保留,本月个税列填0,实发数还是12500.我做账计提工资时,先按税前总额计提。但工资固定的这些人员个税,实际是导致应付职工薪酬增加的,再单独针对个税、社保(都由我们承担部分),补计提一笔,①借:xx费用/成本,贷:应付职工薪酬 ,②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应交个税、社保③借:应交个税、社保 贷:银行
您好,上面只有第2个分录的科目不会,社保这个科目 是其他应付款-个人社保,其他都对的,这样操作行的
您说,因为个税是累计预扣法,这样每月申报我们计算总金额除12,每月也发固定工资,年中应付工资是有余额的,不用管,年末发完就平了。但实际应付工资如果不针对我们承担那部分社保,个税去计提应付工资,应付工资会有借方余额,应交个税是贷方余额。
忘记了一个事,个税这样记入工资,又参与了个税的计算,1-11月可以这样,12月,还是要倒算出全年的税前工资,很麻烦的
正常来说,如果没有上面这些特俗情况下,①计提工资、社保:借:费用/成本 贷:应付工资、应交社保 ,②发放工资时,借:应付工资 贷:应交个税(员工部分)、应交社保(员工部分) 银行(实发工资)。正常是科目都没有余额。 按特殊情况下,个税和社保缴纳完,应该是应付工资 借方多出这部分金额的余额,我可以直接做:借:营业外支出 贷:应付工资,去调平这个余额可以吗?
个税这样记入工资,又参与了个税的计算,1-11月可以这样,12月,还是要倒算出全年的税前工资,很麻烦的,老师,可能没有测算过程,我没懂您现在说的这步
您好,上面科目不规范的,个人社保不用应交社保,是从工资里扣下来的 一、计提工资时 (社保计提:单位的计提,个人的不计提。) 1、计提工资 借:XX费用(管理/销售等)-工资 (应发工资-个税系统申报数据)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2、计提社保(企业部分) 借:XX费用(管理/销售等)-社保和公积金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保(单位) 二、发放工资时 1、发放工资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其他应收款-社保(个人部分)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银行存款 2、上交杜保 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保(企业部分) 其他应收款-社保(个人部分) 贷:银行存款 3、上交个人所得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没有模板,我是记录了每位员工工资,社保,个税的,1-12都在,像这样,
是的,老师,我写错了,分录我不是应付社保,就是通过其他应收-社保(个人)。是的,我平时的分录跟您一模一样。现在不是要走这种固定工资的情况,可能在计提,发放工资分录就要微调下,比如当月还是正常计提工资,但次月做上面您那个发放工资同笔分录基础上加1-2行补计提公司给他们承担社保,个税部分的工资金额,即以下分录 ①借:营业外支出(因为不能税前扣除) 贷:应付工资-公司承担费用(为了区分二级明细工资) ②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应付职工薪酬-公司承担费用 贷:其他应收款-社保(个人部分)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银行存款
嗯,晚点我研究下您线下台账。我现在就不知道台账如何做得以后好取数分析。
您好,分录是可以,但是您不觉得下面又有就应付工资,这个又得参与个税的计算么,这是循环了, 年度税务是要核对我们申报的工资收入和账上应付工资金额 的
是的是的,老师,我现在做分录时就是为了公司全额支付了工资,没有扣除这些特殊人的个税,应付职工薪酬不平。但的确对上税务申报工资收入,所以我才说肯定需要一个又逻辑的线下台账去做好这样数据逻辑,而且一查就可以知道问题在哪。所以不知道线下工资台账的思路应该怎么做呢?老师您平日里是应付职工薪酬借方余额是吗?就是这些承担社保、个税的累计额?年终转入营业外吗?
您好,我没有余额的,固定工资的人员我把一年的个税算好了,税前多少工资就每月申报多少,应付工资不会有余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