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确定分摊月份数
李某距法定退休年龄剩余2年,即 24个月。
计算每月分摊额
200,000元 ÷ 24个月 = 8,333.33元/月
计算每月应纳税所得额
8,333.33元 ? 5,000元(费用扣除)= 3,333.33元/月
查找适用税率及速算扣除数
根据综合所得月度税率表:
3,333.33元属于“超过3,000元至12,000元”区间,适用 10%税率,速算扣除数为 210元。
计算每月应纳税额
3,333.33元 × 10% ? 210元 = 123.33元/月
计算总应纳税额
123.33元/月 × 24个月 = 2,960元
假设甲公司职工李某(独生子)2019年全年取得工资、薪金收入20万元、劳务报酬10万元。当年按规定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合计3万元,李某正在偿还首套房贷款,每年利息2万元。李某的父母均为58岁,都没有工作,其2个女儿正在读普通高中。李某夫妻约定由李某一方扣除住房贷款利息和子女教育费。 要求:根据以上材料, (1)请计算李某2019年工资应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额; (2)李某取得劳务报酬应预缴的个人所得税额: (3)李某2019年综合所得年终汇算时应补缴的税款或申请的应退税额。
居民个人李某是境内A公司职员,2019年全年取得A公司支付工资薪金收入140000元(已代扣“三险一金”),2019年3月,李某在网上承揽境外甲国家B公司的一项设计业务,通过互联网远程工作,2019年全年取得B公司支付劳务报酬折合人民币200000元。2019年5月,李某的一本著作被境外乙国C出版社出版,取得稿酬所得折合人民币80000元。李某的劳务报酬所得已按甲国税法缴纳所得税15000元、其他税收10000元;稿酬所得已按乙国税法缴纳所得税9600元,其他税收7000元。李某有一独生子女,2019年在初中二年级读书。李某自己也是独生子女,父母在2018年均超过60岁。此外,2019年李某无其他按规定可申报的专项附加扣除。问题:李某2020年汇算清缴时,已累计预扣预缴1880元,那么应补(退)个人所得税款多少元?
、假设甲公司职工李某(独生子)2021年全年取得工资、薪金收入20万元。当年按规定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合计3万元,李某正在偿还首套住房贷款,每年利息2万元。李某的父母均为58岁,都没有工作,其2个女儿正在读普通高中。李某夫妻约定由李某一方扣除住房贷款利息和子女教育支出。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李某2021年全年应纳税所得额为()万元。A20-6-3-2-24-24=4.2B20-6-3-12-2.4-2.4=520-6-3-12-2.4=7.4D20-6-3-2-2.4=6.6
因健康原因,居民纳税人张先生于2021年3月办理了提前退休手续(至法定退休年龄尚有4年),取得单位按照统一标准支付的一次性补贴600000元。张先生一次性补贴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元。A25920B23785C30452D24886
中国居民李某,系家中独子,上有父母(均超过60岁),下有一子(就读小学二年级),是A公司职员。 2020年全年取得A公司支付工资薪金收入140000元(已代扣“三险一金”), 2020年3月,李某在网上承揽B公司的一项设计业务,通过互联网远程工作,2020年全年取得B公司支付劳务报酬折合人民币8000元,2020年5月,李某的一本著作被C出版社出版,取得稿酬所得折合人民币90000元。李某的劳务报酬所得和稿酬所得,已按税法规定代扣代缴了个人所得税。李某2021年3月份汇算清缴时,应补(退)个人所得税款多少元?解析:1.计算李某三笔收入的预缴税额(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 2.计算李某全部综合所得应纳税额 3.计算李某汇算清缴应补(退)税额
老师你好,当月进项发票金额大于销项发票金额,1.报税时可以选择当月不勾选下月再勾选吗?2.如果已经点了抵扣勾选形成留底税额当月不选择退税,下月还能用这些留底税额抵扣吗?3.留底退税有什么要求?
老师我们是河北省石家庄小规模建筑家装设计公司,那我们的成本应该占到收入的多少比较合理?我们要是成本太低了是不是也不太好?
老师,这里的债为什么不抵税?标头给了税率25%
审计公司的人审计出了问题,有没有义务教怎么改正呀
老师,反向购买,法律上的母公司编合报对吧?
你好 云星空Boss需要每年付费吗?
老师,请问员工工资应发固定10000,比如个税500,公司/个人各承担一半,公司承担的这250应该入什么会计科目,管理费用-工资/管理费用-福利费,还是啥比较合适
这道题目的第一问,他说按照高低点法对制造费进行分解,我是按照高低点法把最高点和最低点的业务量都找出来之后,按照y等=a+bx组成一个方程组解的a和b,这种方法在考试的时候用会不会被扣分?
老师财务出差,税可以异地报吗?有没有影响
老师,报考税务师,对实操有帮助吗想先报个税法
谢谢老师了
不客气,很高兴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