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请稍等
老师,请教你一个问题,就是那个。那个初级的习题汇编,里面有一道题,就是我用铅笔指的第三道。然后的就第一个图片,第二个图片是第三道题的解答,答案就是那个会计分录。然后我这个在网上也学习了解了一下,就是那个答案里面的应收账款。这个金额觉得。给我在网上查了,有点儿。有点儿不一样,因为里面涉及的题目,第三大厅里面有一个。开的那个代销服务费的一个增值税发票价款是8000,需额是480。这个480的税额就没有说。算进去,在答案里面你能不能帮我看一看?我感觉这个答案不对。这个。480的这个数额没有计算进去,就只计算的那个。8000的那个。
老师 这是一道道题 里面有几个小问题需要帮忙解决一下 1.图二的的第二问说结合资料一和资料五 可是和资料五有什么关系呢?是说后面需要的意思么?然后资料五第一行资本成本是多少怎么推断呢?第二行的我知道是9% 第一行不知道是多少 2.计算内含收益率 帮忙计算一下 因为和答案不一样 想看一下老师的计算列式
老师,问题一,公式一看不明白。问题二,如果题目说具有商业实质,那入账价值就直接公允价加达到预定用途前的杂费?问题三,这个题没有说甲公司收到不含税补价40万元,为什么公式一这么算。另外,如果题目说,不具备商业实质,除了交税考虑公允价,算入账只用账面,不考虑公允价。是这样吗?
老师好,这个只能放三张图,所以做了个拼图。课件ppt里面“外币专门借款汇兑差额资本化金额的确定”例题里面计算外币债券本金及利息汇兑差是用本金✖️差额➕利息✖️差额。这个可以理解,做题的时候遇到了这道题目解析里面本金✖️差额,然后利息乘以差额➕利息乘以差额。为什么是要算两遍利息的?和ppt案例不一样?不理解
老师突然有个小疑问转不过弯了,就是投资性房地产处置时候那个公允价值结转的,这个题里面我就公允价值结转那200没理解,卖的时候我知道,结转累计公允时候我在前面两年那个300差异绕不出来了,看了一下教材说结转累计嘛,帮我捋一下
你好,老师,挂号的原值不清楚,老板的朋友直接卖了1.8万,不会把钱转回了,这个怎么做账?您前面跟我说不用做账务处理,目前主要是二手车销售发票销售方是公司名称,增值税申报表已经自动有1.8万增值税的数据了
你好,老师,车子挂靠的原值不清楚,老板的朋友直接卖了1.8万,不会把钱转回了,这个怎么做账?您前面跟我说不用做账务处理,目前主要是二手车销售发票销售方是公司名称,增值税申报表已经自动有1.8万增值税的数据了
老师好!二手车销售有税款吗
农村合作社的专用基金余额太大怎么处理
农村合作社的专项基金怎么处理,余额太大了
老师,员工的工资老板规定试用期之前要把基本扣掉20%,员工在9月21号那天转正的,他的工资是5000➕200全勤,9月已上满23天,是双休,那么怎么计算9.1到9.20和9.21到9.30各自的工资呢?我是拿不准这两个时间段的应出勤天数和实出勤天数
业务招待费低于收入的千分之五也只扣除发生额的百分之六十吗?也就是说业务招待费只要不超过收入的千分之五都按照百分之六十抵扣,他的百分之六十超过收入的千分之五就按照收入的千分之五扣
出口企业就两人,法人和财务,工资都记管理费用还是一个记销售费用一个记管理费用,还是都行
老师,我们公司新成立的,资产负债表可以全部填0吗,还是实收资本填0.01
代账公司0申报是什么意思?
两者解题思路为什么不一样
您好,这两道题的关键区别在于合同性质不同。前一道题是“易货合同”,税法规定要按购销合计金额计税,所以甲厂“销售”轮胎65万和“购买”汽车(价值65万%2B3万补价=68万)两笔钱加起来算,计税依据就是(65%2B68)=133万或(65×2%2B3)=133万,补价3万是购车款的一部分所以必须包含。后一道题(第一小问)推测是“产权转移书据”或“买卖合同”,这类合同直接按合同记载的报酬金额计税,补价20万已经内含在专利总价100万里了,所以计税依据就是100万本身,不再单独加一遍补价。
后一道题,不是也是写明了易货合同吗?怎么成产权转移书据或买卖合同了呢?解释的有点牵强
您好,这两道题说的是同一道题,都是甲厂用轮胎换汽车并补3万差价,答案也都是399元,计算依据都包含了差价。 核心原因是易货合同,税法规定必须按“购和销”的合计金额计税,所以甲的轮胎值65万(销),乙的汽车值68万(65万%2B3万补价=购),合计133万(65%2B68或65×2%2B3)就是计税依据,补价的3万是购车款的一部分,所以必须算进去。
我给您发的最后两两张图片,是最后一道题,和前面那两张图不是一道题
您好,这两题都涉及“以货易货”合同,根据印花税法规定,此类合同需按合同所载的“购、销合计金额”计税,因此补价(差价)必须计入计税依据。 两张图(甲厂题):计税依据 = 轮胎价值 %2B 汽车价值 = 65万 %2B (65万 %2B 3万) = 133万 两张图(综合题第1问):计税依据 = 库存商品价值 %2B 原材料价值 = 120万 %2B 140万 = 260万 补价(20万)是换取对方140万原材料所支付对价的一部分,它已经内含在“购进”的140万元中,所以不再单独重复计算,但依然是计税基础的一部分。规则都是“购%2B销合计”,所以两道题的计算原理完全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