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税金及附加印花税贷,其他应付款 借其他应付款贷银行存款

本公司小规模纳税人,主要经营销售货物的业务。现在有一笔货物在1月13日与购货方签订了一个合同,合同标价货物价款为:36320元,服务费(性质为:短信费及年费)为:4580元,其中年费为4080每年。合同规定先给90%的货款36810元,发货后的两个月内合格能用,再付10%的尾款4090元。在1月18日我司付了90%的货款。 在1月18日做分录为借:预付账款 36810、贷:银行存款36810(那个服务费4580能不能计入存货的成本里,如果不计入的话应该怎么处理那个4580。)还有详情看我的问答哪里。
1、经济法调整的是整个社会的经济关系。()2、个人独资企业解散后,原投资人对企业存续期间的债务仍应承担偿还贡任,但债权人在5年内没有行使其债权的,不再清偿。)3、有限合伙企业中,第三人有理由相信有限合伙人为普通合伙人并与其交易的,该有限合伙人对该笔交易承担无限连带责任。4、个人独资企业清算结束后,投资人或者人民法院指定的清算人应编制清算报告,并于30日内到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5、公司可以设立分公司,分公司具有法人资格。()6、合同一经成立,即具法律效力,()7、合同的标的,数量、质量是合同的必备条款,()8、注册商标有效期为10年,从商标核准之日起计算,并且可续展,()9、抽查是国家对产品质量进行监餐检查的主要方式,10、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只能向生产者要求陪ấ,不得向销售者要求陪偿。
10【单选题】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合同,向乙公司销售E、F两种产品,不含增值税的合同总价款3万元。E、F产品不含增值税的单独售价分别为2.2万元和1.1万元。该合同包含两项可明确区分的履约义务。不考虑其他因素,按照交易价格分摊原则,E产品应分摊的交易价格为()万元。(2021年)A.2B.1C.2.2D.1.111【单选题】甲公司为一家咨询服务提供商,中了一个向新客户提供咨询服务的标。甲公司为取得合同而发生的成本如下;(1)尽职调查的外部律师费7万元;(2)提交标书的差旅费8万元(客户不承担)(3)销售人员佣金4万元。甲公司预期这些支出未来均能够收回。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应确认的合同取得成本为()万元。(2020年)A.12B.15C.4D.1912【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应计入当期损益的是()(2020年)A.为取得合同而发生的由客户承担的差旅费B.为准备投标资料发生的相关费用C.为取得合同发生的尽职调查的支出D.取得合同时支付的销售佣金
请教老师,建筑企业,有个中标的小项目,要四月份才开工,现在已经找好了劳务分包方,签订了劳务分包合同,但分包方急需资金,跟我公司谈的先预付一部分劳务费,剩余尾款完工后支付,也都在合同里写明了此付款方式。基于我们提前付给对方一部分预付款,老板要求对方先把发票开给我们(先开发票的事我并不知情,是今天突然拿到发的时候我才知道),现在分包方已经把全部劳务费的发票都开给我们了,但是目前项目还未开工,请教老师我该如何记账?这么早就给我们开发票,是不是不太合适?
审计发现问题详述: 未及时办理农名工权益保证金 截止2025年5月18日,合同签订时间已超30日,但承包人煤炭工业公司尚未按照合同要求开立农名工权益保证金账户并存入保证金或提供农名工权益保证金保函,涉及金额1,370,320.96元。 依据EPC总承包合同第18.2条 劳务工权益保证金 承包人中标后,开立权益专户专门用于存储劳务工权益保证金,保障农民工工资及时足额支付缴纳方式包括现金、汇票或银行保函。承包人按以下标准缴纳劳务工权益保证金……工程造价在3000万元以上时按合同价 1.5%缴纳。承包人应于合同签订之日起30日内完成劳务工权益保证金缴纳工作。承包人在收到工程进度款后不按约定支付农民工工资,业主在核实情况属实后无需征得承包人同意,有权直接从劳务工权益保证金中支付承包人所欠人员工资。老师,这个算问题吗?
董老师 在线吗?有问题想咨询。
汇算清缴之后在封账吗,还是做到下一年的凭证里
残疾人注册个体户增值税是不是就是不交税呢
70万交多少钱的增值税
残联报表从哪申报,从哪里进
请问老师,我的科目余额里贷方的预收账款-会员卡赠送部分余额是32850 便于核对 另外在借方加了个科目是冲抵这个科目的,其他应收款-赠送会员卡余额调整14860.6 那我现在两边余额不一致了 预收账款多了17989.4了 实际出纳数据也是32850这个数据,那我现在账面该怎么调整呢?每个月利润都是分掉了,之前的会计两个科目混掉了可能.所以现在我这个17989.4的余额怎么调整才能不影响接下去的每个月股东利润分配以及出纳的实际现金银行余额呢?
制造业库房制度 模板发一份 库房台账模板发一份
想问下,可以现金发临时工工资,个税正常申报吗
现在公司发不出工资,这该不该辞职呢?内心有点纠结。
老师个税申报按应发还是实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