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问题老师解答(计算)中,请耐心等待
2019年中国境内甲公司职员李某全年取得工资、薪金收入180000元。当地规定的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个人缴存比例为:基本养老保险8%,基本医疗保险2%,失业保险0.5%,住房公积金12%。李某缴纳社会保险费核定的月缴费工资基数为10000元。李某正在偿还首套住房贷款及利息;李某为独生女,其独生子正在就读大学3年级;李某父母均已年过60岁。李某夫妻约定由李某扣除住房贷款利息和子女教育费。已知:全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6000元,税率3%、速算扣除数0;全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36000元至44000元部门,税率10%、速算扣除数2520元。要求:1.计算李某2019年专项扣除金额2.计算李某2019年专项附加金额3.计算李某2019年应纳税所得额4.计算李某2019年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
2019年中国境内甲公司职员李某全年取得工资、薪金收入180000元。当地规定的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个人缴存比例为:基本养老保险8%,基本医疗保险2%,失业保险0.5%,住房公积金12%。李某缴纳社会保险费核定的月缴费工资基数为10000元。李某正在偿还首套住房贷款及利息;李某为独生女,其独生子正在就读大学3年级;李某父母均已年过60岁。李某夫妻约定由李某扣除住房贷款利息和子女教育费。已知:全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6000元,税率3%、速算扣除数0;全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36000元至44000元部门,税率10%、速算扣除数2520元。要求:1.计算李某2019年专项扣除金额2.计算李某2019年专项附加金额3.计算李某2019年应纳税所得额4.计算李某2019年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
2019年中国境内甲公司职员李某全年取得工资、薪金收入180000元。当地规定的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个人缴存比例为:基本养老保险8%,基本医疗保险2%,失业保险0.5%,住房公积金12%。李某缴纳社会保险费核定的月缴费工资基数为10000元。李某正在偿还首套住房贷款及利息;李某为独生女,其独生子正在就读大学3年级;李某父母均已年过60岁。李某夫妻约定由李某扣除住房贷款利息和子女教育费。求综合所得扣除项目金额,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额
1.假设2020年中国境内甲公司职员李某全年取得工资、薪金收入250 000元。当地规定的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个人缴存比例为:基本养老保险8%,基本医疗保险2%,失业保险0.5%,住房公积金12%。李某缴纳社会保险费核定的月缴费工资基数为10000元。李某正在偿还首套住房贷款及利息;李某为独生女,其独生子正在就读大学3年级;李某父母均已年过60岁。李某夫妻约定由李某扣除住房贷款利息和子女教育费。要求计算: (1)全年专项扣除额; (2)全年专项附加扣除额; (3)全年税前法定扣除总额; (4)李某全年应纳税所得额; (5)李某2020年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
案例】中国境内甲公司职工李某2019年全年取得工资、薪金收入170000元,劳务报酬所得100000元,稿酬所得50000元。当地规定的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个人缴存比例为:基本养老保险8%,基本医疗保险2%,失业保险0.5%,住房公积金12%。社保部门核定的李某2019年社会保险费的缴费工资基数为10000元。李某正在偿还首套住房贷款及利息,李某的独生子正就读大学3年级;李某父母均已年过60岁(李某为独生女)。李某夫妻约定由李某扣除住房贷款利息和子女教育支出。要求:计算李某2019年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
老师!房地产土地出让契税怎么算
员工已离职,但仍给报了个税,员工申诉了,这个去税务局处理,应该怎么办,需要注意什么呢
旅游景点可以申请定额发票可以吗,比如门票,各种娱乐设备等的费用
老师,2023年成立的公司,注册资本实缴时间限制最迟是什么时候?
员工已经离职,但仍给报个税,员工申诉了,这个去税务局处理,应该怎么跟专管员沟通呢
老师,我们是房地产开发公司,挂在一个建筑公司的名下,是甲供材,然后劳务就分包给了一个包工头,也开了农民工工资账户,申报了个税,那么劳务费可以直接要劳务公司开给我们吗?还是必须要建筑公司开工程服务的发票给我们?
老师,有一个管理费用的科目,7月份发生7900块,结转损益以后,他在科目余额表完全显示不出来,利润表却有这个数,可能和我刚开始新增科目错误有关系,当时登记发生额在贷方,现在8月份才发现,但是7月份的不能反结账了,现在如何处理把他的发生额转到另一个科目表里头
老师,我们租了个地方给A公司进行摄影。然后跟A公司进行收费,收费内容包括:场地费、道具费、设备费等。其中A公司要求我们开具发票时将收费的明细全部显示在发票项目上。其中:“场地费”,开发票时税收分类编码是哪个呢?
老师您好,请问下有个员工离职了,老板不想招人了,想分给在职的肩起来,分三分之一合适吗
老师,几家公司档案登记表,是放在一张电子表格里,还是每家公司一个表独立表格?
专项扣除金额 120000*22.5% 专项附加扣除金额 12000%2B12000%2B24000 应纳税额 (18万-专项扣除-专项附加 扣除-60000)*税率-扣除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