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计算过程如下 汇算清缴个税=(260000+10000*(1-20%)+10000*(1-20%)*(1-30%)+50000*(1-20%)-5000*12-48000-60000)*20%-16920=12200 补交个税=12200-4500=7700
某职员2015年入职,2019年每月应发工资均为20000元,每月减除费用5000元,“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为3500元,享受子女教育、赡养老人两项专项附加扣除共计2000元,没有减免收入及减免税额等情况。另外每个月均取得劳务报酬收入3000元,12月取得特许权使用费2000元。每月没有其他综合所得收入。不考虑预扣预缴,计算该职工2019年度实际应缴纳个人所得税税额__元。
居民个人杨某2019年收入情况如下,全年工资薪金收入36万元,“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为4500元月,全年享受专项附加扣除共计2.4万元,全年取得劳务报酬收入3万元,稿酬收入2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请计算2019年杨某应交个人所得税税额
某居民个人为独生子女,2019年收入情况如下:全年工资薪金收入260000元,“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为每月5000元,全年享受子女教育、赡养老人两项专项附加扣除共计48000元,全年劳务报酬收入10000元,稿酬收入10000元,取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5万元。已预缴税款合计4500元。所有税费支出均取得合法凭证。个人所得税年综合所得税率表级年综合所得应纳税所得预扣率速算扣数额(%)除数1七不超过36000元的302元的部分超过36000元至144000102520300000元的部分超过144000元至20169203超过300000元至25319204420000元的部分5超过420000元至660000元的部分3052920960000元的部分超过660000元至356859207超过960000元的部分451819207超过960000元的部分45181920要求:根据上述资料,按照下列序号回答问题。单位统一为元(提醒:第5空汇算清补税金额前用“
某居民个人为独生子女,2019年收入情况如下:全年工资薪金收入260000元,“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为每月5000元,全年享受子女教育、赡养老人两项专项附加扣除共计48000元,全年劳务报酬收入10000元,稿酬收入10000元,取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5万元。已预缴税款合计4500元。所有税费支出均取得合法凭证。
某居民个人为独生子女,2019年收入情况如下:(1)全年工资薪金收入260000元,“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为每月5000元,全年享受子女教育、赡养老人两项专项附加扣除共计48000元,全年劳务报酬收入10000元,稿酬收入10000元,取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5万元。已预缴税款合计4500元。(1)全年综合所得的全年收入=()元(2)全年综合所得的扣除项目合计=()元(3)全年综合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元(4)全年综合所得的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元(5)年综合所得汇算清缴时多退少补的个人所得税
老师你好,请问看CPA的课程,顺便考中级如何
一般纳税人企业和一个个人,个人欠法人钱,个人把厂房给法人,法人给个人重新盖一个小的厂房,法人盖这个厂房买钢材可以开专票抵税吗?一般纳税人现在签的合同是劳务分包,可以开专票进成本费用里么
老师,汽车行业,有一个赎证,是什么意思?
有人给我打钱显示到账时间会不会到
为何一般纳税人,进项税能抵扣,销项税为何不能抵扣?
老师,同一个物料,采购员一会委外加工回来的,一会外购直接买回来的,可以共用一个品号?我核算成本都懵了,那物料进销存我怎么区分,委外进销存我怎么区分。是不是要建两个不同的品号的
老师,为啥汽车4s店,那个厂家返点,为啥要做到其他业务收入里面去呢?为啥要开6%的服务发票给厂家呢?这是啥操作呢?
请问收入类(益)不是增加是借,减少是贷吗?为什么方宁老师会计分录(2)时间18:06的视频中又说广益类收入增加是贷减少是借
老师,子公司支付母公司往来款12万。我是子公司的会计,请问我这边做账是挂其他应收款-母公司,还是挂其他应付款-母公司?还是说,这两个科目,挂哪个都行?
税务师涉税法律,今年第九章债法的变动情况是哪些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按照下列序号回答问题,单位统一为元(提醒:第5空汇算清缴补税金额前用"+”,退税金额前用””)。(1)计算全年综合所得的全年收入=()元;(2)计算全年综合所得的扣除项目合计=()元;(3)计算全年综合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元;(4)计算全年综合所得的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元;(5)年综合所得汇算清缴时多退少补的个人所得税=()元;
1.综合所得收入=260000+10000*(1-20%)+10000*(1-20%)*(1-30%)+50000*(1-20%)=313600 2.扣除项目合计=5000*12+48000+60000=168000 3.综合所得应纳税额=313600-168000=145600 4.税额=145600*20%-16920=12200 5.补税=12200-4500=7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