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1600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300 贷:投资性房地产1500 递延所得税负责100 盈余公积30 利润分配_未分配利润270
一、甲公司对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2019年7月1日,甲公司对外出租的一幢办公楼租期5年年租金200万元,每半年支付一次租金。该办公楼原价为4000万元,已提折旧为2000万元预计使用限50年,至租赁开始日已使用20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0(与税法规定相同)。甲公司采用成本模式对该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从2021年1月1日起,因满足公允价值模式计条件甲公司决定将对外出租的办公楼由成本模式计量改为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在2020年6月30日该办公公允价值为2200万元,2021年1月1日公允价值为2500万元要求:(1)计算甲公司因该会计政策变更对2021年期初留存收益的影响总额(2)编制甲公司会计政策变更的调整分录
甲上市公司于2014年12月将一栋当月建造完工的办公楼对外出租,并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该办公楼的原价为3000万元(等于其建造完工时的公允价值),至2016年1月1日,已提折旧240万元,已提减值准备100万元。2016年1月1日,由于甲公司所在地的房地产存在活跃市场且该办公楼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取得,甲公司决定对项投资性房地产由成本模式转换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2016年1月1日,该项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2800万元。甲公司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假设税法规定该房地产采用直线法按想20年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0。要求:(1)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2)编制甲公司2016年1月1日会计政策变更的调整分录:
●甲公司2017年12月25日购入一栋商务楼用于出租,按照投资性房地产确认,初始入账成本3000万元,预计使用寿命30年,假定无残值。2018年1月1日将商务楼出租给乙公司。甲公司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直线法计提折旧,税法的折引旧方法、折旧年限、预计净残值等与成本模式计量口径一致。2020年1月1日,由于房地产交易市场成熟,具备了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条件,甲公司决定对该投资性房地产从成本模式转换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经核定2018年末该大楼的公允价值为3100万元,2019年未该大楼的公允价值为3150万元。甲公司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按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所得税率为25%。要求:编制甲公司会计政策变更的调整分录,并调整变更年度报表的相关数字。分析的过程不用写,直接按照年度写调整分录和调报表数字。
●甲公司2017年12月25日购入一栋商务楼用于出租,按照投资性房地产确认,初始入账成本3000万元,预计使用寿命30年,假定无残值。2018年1月1日将商务楼出租给乙公司。甲公司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直线法计提折旧,税法的折引旧方法、折旧年限、预计净残值等与成本模式计量口径一致。2020年1月1日,由于房地产交易市场成熟,具备了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条件,甲公司决定对该投资性房地产从成本模式转换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经核定2018年末该大楼的公允价值为3100万元,2019年未该大楼的公允价值为3150万元。甲公司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按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所得税率为25%。要求:编制甲公司会计政策变更的调整分录,并调整变更年度报表的相关数字。分析的过程不用写,直接按照年度写调整分录和调报表数字。
甲公司的所得税税率为25%,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法定盈余公积的计提比例为10%,未提取任意盈余公积。2×21年年初,甲公司对出租的办公楼由成本模式改为公允价值模式,2×21年年初账面余额为1500万元,已提折旧300万元。变更日的公允价值为1600万元,该办公楼税法规定的折旧与会计原成本模式核算的折旧一致。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请编制相关分录。
集团报表只有财务信息审计才需要组成部分重要性么,
请问社会保险费申报明细表可从哪里导出(有显示单位缴费金额和个人缴费金额的)?
老师好!通过您的解答,我可不可以这样理解:有证的设备购买入新公司帐务,可以进行抵扣+摊销 无证的不动产+设备租赁入新公司 可以进行费用摊销 这样分开会不会少纳一些税?还是所有(有证无证的)都以租赁方式租入会少纳税?请老师帮我分别以新公司和老公司身份分析一下,有劳您啦!
购进存货时部分没有发票,用白条(20万)抵,并用乐移动动平均法计算结转了销售成本,所得税汇算时如何调增?是要扣除20万重新计算销售成本并将与原来的销售成本差额调增吗?
所得税汇算清缴时提示营业收入跟增值税报表不一致。这个该怎么处理啊
老师你好!事业单位医疗行业,财务会计本年盈余-医疗盈余年末结转到哪个科目
24年12月工资忘记计提,我在2025年1月直接补计提到管理费用里了,这样账务处理有没有风险
增发新股为什么不是风险对冲,而是风险转移?
老师,我们是一般纳税人事旅游行业实行差额征收,24年有笔成本发票80万收到了,由于疏忽,25年5月才发现,可以直接做到25年的成本里面吗
乡里面的租赁费(没生产,属于管理费),没有发票,汇算清缴时具体在哪个表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