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你好 是的,都是影响未分配利润的。
老师. 你好,我是手工出报表,想问一下,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取数="本年利润"的本月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从公司成立到上期未。那“本年利润”就是不是本月损益类科目抵减后的余额。比方说我这个月收入只有5000,费用2000,“本年利润”本月余额为3000。
老师想问一下这个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的一些问题,费用增加不是减少所有者权益吗,为什么这里的是费用增加所有者权益增加
费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这个费用里含不含成本类的?成本需要结转损益说的是主营业务成本吧?
老师,关于借贷方,有以下疑问 1、资产、成本、费用,这里的费用,是指管理费,销售费,财务费还有其它吗? 2、收入、负债、所有权益,这里的收入指的是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入,仅指这这三项吗 损益类除了以上收入和费用,其它的是属于什么?
损益类科目为什么收入借减贷增,成本费用借增贷减,我想与会计恒等式的所有者权益有关,收入意味着所有者权益增加,成本费用意味着所有者权益减少。老师,我不知道理解错了没有?
哪些是属于金融机构和非金融,保险行业算是金融机构吗
老师您好,请问加油站的无票收入无法减掉库存,然后跟电子税务局库存台账对不上,怎么办啊
外贸企业只免不退,对应进项税转出。只免不退的情况有两种,一个是小规模纳税人,另一个是取得普通发票。这两种情况理应没有进项税。那么对应进项税转出的进项税哪里来的?
这题答案是什么?老师的解析为什么最后再加一个A?4年年金终值再复利一次不是5年的年金终值吗?
老师,调账时,2023年的收入,未确认,在2024年调,公司是用小企业会计准则,在确认收入时,借:银行存款,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相应的所得税费增加:借:所得税费用,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老师是这样吗,后面要结转损益的分录怎么做,要把所有的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董孝彬老师,只要董老师回答,老师这个分录我在3月份把数据弄错了,这个是春节期间给员工发放的200元充值卡,然后她在3月份本来消费了2.06,但是我在3月份的分录里写成0.48了,现在在4期写了这两个分录,一冲销3月份的,一个修正的,第一条分录的主营业务收入是直接在贷方写负数0.48对吧,我记得您说损益类方向不能反
老师,综合税负率怎么算,谢谢
老师,一员工4月21号入职,请问他的考勤工资怎么算?是按9天,然后工资按基本工资除以21.75乘以9算吗?
做公司的年度的汇算清缴,最后调高的利润,多交出来的这一部分企业所得税税额,还用做会计入账吗?
公司收到10万的收入转帐,只开票3万,剩下的7万不开票,作为无票收入,这样可以吗,有什么风险吗
老师 会计等式: 资产+成本+费用=收入+负债+所有者权益,中的“成本”对应是专指:生产制造企业的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等! 公式中的“费用”是指销售过程的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之类! 公式中的“成本”为生产制造企业才有,商贸流通企业没有 这样理解对吗?
不是的。公式中的“费用”是指期间费用。如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 公式中的“成本”为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之类。 这里的成本不是生产成本。
小白理解不了! 如果公式中的“成本”“费用”是指损益大类中的费用类,那么期未余额应该都等零,为什么成本类期末有余额,在借方?
第一个公式中的资产(期初)=负债(期初)%2B所有者权益(期初) 第二个公式中的资产(期末)=负债(期末)%2B所有者权益(期初)%2B(本期收入-本期费用)-利润分配%2B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化。这样是合理的。 所以说,这个公式:资产%2B成本=负债%2B所有者权益%2B收入-费用,里边还有很多细节。现在教材上也没有这样列过。 所以我认为,我们掌握六个要素关系。 1、资产=负债%2B所有者权益 2、收入-费用=利润 3、年末未分配利润=年初未分配利润%2B本年利润-利润分配。 掌握这些基础的公式,就满足要求了。不要再推导那个公式,现在教材上也没这样说。
都是会计学堂的老师,为什么有的说“成本类"期末无余额, 有的说期末有余额?
上图所示
下图所示
同学你好,咱们讲课的老师,讲的课件在教材的基础上会有延伸,比如你看的这位都是的课件是教材上的延伸。本身教材就没有这种提法。 但是老师的延伸,还都是基于会计的两个恒等式: 一、静态的、资产=负债%2B所有者权益 二、收入-费用=利润 三、负债(期末)%2B所有者权益(期初)%2B(本期收入-本期费用)-利润分配%2B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化 四、所以咱们只要明白借贷平衡,会计恒等,这些原理就可以。
上边老师写的成本类科目,在期末留下的就是在报表中的期末资产里反映。
以下个人理解,难道我理解错了??? 因为:成本类属于在产品,还有产品没生产完成,未结转库存商品,所以有余额。 而费用类是损益大类中进行再分类的"收入与费用”两类中的费用,费用类是销售环节的主营业务成本与期间费用等。 收入类、费用类才是属于损益类,所以,期末结转发,无余额!
很好,同学,这样理解的正确。很棒。
所以,基于以上理解,才有一开头的提问,认为: 资产+成本+费用=收入+负债+所有者权益 ,中的成本就是成本类,刚好和科目五大类的: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收入,费用)对上! 所以,经过我的重新表述,以上公式中的成本就是生产环节的成本类,以上公式中费用就是销售环节的费用类(即损益类当中主营业务成本,期间费用等等),对吧?
嗯,很好,可以理解,很棒
谢谢老师的解答! 还有一个问题,即然我理解的没错,为什么之前说,公式上的成本不是生产成本? 强迫思维,不搞清楚不舒服!
因为咱们平常一直都是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所以,今天提到这个公式,就是认为成本是损益中的成本。你发的公式,是第一次见到。 因为如果说是生产成本它就是资产,不必单独说。
你发的这个公式,在会计教材上就没有。
这里边有很多需要再细化,加以确定的成分,对于初学者,掌握资产=负债加所有者权益 收入减费用=利润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