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同学,稍等回复您
1.在甲单位就职的工程师李某每月取得扣除三险一金"后的工资薪金25000元,负担其就读于九年级的女儿的教育费用。2019年1月和2月还取得以下收入: (1)1月某一个体息日,业余帮乙单位检查设备运行,乙单位按照10000元的标准支付给李某报酬 (2)2月领取2018年年终奖36000元,选择单独计税 (3)2月在丙杂志社发表一篇技术分析文章,取得稿酬2000元。 (其他相关资料:对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李某选择在甲单位预扣预缴其税款时扣除)要求:根据上述资料,按照下列序号计算的回答问题。 (1)甲单位1月应预扣预缴李某的个人所得税。 (2)乙单位1月应预扣预缴李某的个人所得税。 (3)甲单位2月应预扣预缴李某的个人所得税。 (4)甲单位2月应扣缴李某年终奖的个人所得税。 (5)丙杂志社2月应预扣预缴李某的个人所得税。
1.在甲单位就职的工程师李某每月取得扣除“三险一金”后的工资薪金25000元,负担其就读于九年级的女儿的教育费用。2021年1月和2月还取得以下收入: (1)1月,甲单位统一给包括李某在内的全体员工购买了每人每年3000元的符合规定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 (2)1月某一个休息日,业余帮乙单位检查设备运行,乙单位按照10000元的标准支付给李某报酬。 (3)2月领取2020年年终奖36000元,选择单独计税。 (4)2月在丙杂志社发表一篇技术分析文章,取得稿酬2000元。 (其他相关资料:对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李某选择在甲单位预扣预缴其税款时扣除)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按照下列序号计算回答问题,每问需计算出合计数。 (1)甲单位1月应预扣预缴李某的个人所得税。 (2)乙单位1月应预扣预缴李某的个人所得税。 (3)甲单位2月应预扣预缴李某的个人所得税。 (4)甲单位2月应扣缴李某年终奖的个人所得税。
1.2022年1-6月,李某每月工资20000元,三险一金每月扣除3700元,累计基本减除费用按照5000元/月乘以当前月份数计算,不考虑其他情况,子女教育费、赡养老人、住房贷款利息等专项附加扣除每月4000元,计算其每个月应预扣预缴税额。2.李某2021年12月从中国境内A企业取得不含税年终奖金53100元,李某选择单独计算纳税,由A企业在发放时代扣代缴。计算A企业为李某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金额。
1.2022年1-6月,李某每月工资20000元,三险一金每月扣除3700元,累计基本减除费用按照5000元/月乘以当前月份数计算,不考虑其他情况,子女教育费、赡养老人、住房贷款利息等专项附加扣除每月4000元,计算其每个月应预扣预缴税额。2.李某2021年12月从中国境内A企业取得不含税年终奖金53100元,李某选择单独计算纳税,由A企业在发放时代扣代缴。计算A企业为李某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金额。
居民个人张某为独生子女,父母均已年满60周岁,张某的儿子就读于某小学。2020年张某收入及部分支出如下:(1)每月从单位领取扣除社保费用和住房公积金后的工资10000元,截至11月底累计已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款330元。(2)取得年终奖60000元,选择单独计税。(3)利用业余时间为某公司设计图纸取得劳务报酬2000元。(4)每月按首套住房贷款利率偿还房贷3000元。(其他相关资料:以上专项附加扣除均由张某100%扣除。)根据上述资料,按照下列序号回答问题,如有计算需计算出合计数。(1)计算2020年12月张某取得的工资应预扣预缴的个人所得税额。(2)计算张某取得的年终奖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额。(3)计算张某取得的劳务报酬应预扣预缴的个人所得税额。(4)计算张某取得的2020年综合所得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额。(5)计算张某就2020年综合所得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汇算清缴时,应补缴的税款或申请的应退税额。
一开始我只选了B,因为产品种类是一定增加了的;对于A选项题目三个都是娃娃,种类肯定是算,硬要拆成两个大类去看也不太合理,但是C选项种类下的规格题目中明确没有提及;D选项题目也没有说目标定位→生产环节→销售链条上增加关联度。考虑多选题,硬着头皮把A也选上了。这道题最多选AB,但是答案给了D选项,敢问题目中哪里体现了产业链条的关联度提升啊啊啊???
以工代赈项目,村委会成立劳务公司 无盈利,上面拨付的劳务费100万,全部发放工资,收到拨付款 做主营收入 税,现在问 小规模季度超过\'30万 增值税要交8000多,没盈利 怎么交,这8000问上级要 又作为什么 才能要得到呢?
6月份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没有收到增值税专用发票。7月份要交15万元税,公司交不上税,如何解决。如果7月份冲红6月份的发票,要不要交税。还是留抵抵税解决?请出一个最佳解决方案
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是车辆租赁费,申报印花税的时候应该按买卖合同申报还是财产租赁合同申报
老师,又遇到同样公式的问题了,能帮忙操作一下吗
酒店住宿业一次性用品怎么入账
老师,请教一个函数公式
请问老师,为什么王文文老师讲的和书上怎么不一样?还是我理解有偏差?
请问老师,进口货物,预付了货款 借:预付货款 (按照合同外币金额*付款当日汇率换算人民币金额记价) 贷:银行存款 商品入库 借:库存商品(增值税海关缴款书完税价格)代:预付账款 预付账款大于海关缴款书完税价格,多的钱不退回,怎么处理 ?(合同上外币金额大于报关单上外币金额)
工厂应收应付都是月结的,是一个客户多次下单那种。我可以在月末对好账后把同一个客户的对账单汇集在一起。只做一笔销售货物确认收入的分录吗?
1)计算郭某1月份预扣预激的个税=(12000-1500-1000-1000-400-5000)*0.03=93
计算郭某2月份预扣预激的个税=(12000-1500-1000-1000-400-5000)*2*0.03-93=93
12月预扣预交=(12000-1500-1000-1000-400-5000)*12*0.1-2520-93*11=177 计算郭某年终奖金应纳个税=360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