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你好 1、借主营业务收入150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142500 存货7500
光明、大华公司同属于一个集团光明公司2021年初以银行存款购买了大公司的80%的股份。当年光明公司销售大华公司产品一批售价18000元成本12000元。大华公司当年将该批产品对外销售30%。售价20000元。假设两公司所得税率均为25%。要求:1编制202年该集团内部存货购销的抵销分录;2.级制与内部交易相关的递延所得税抵销分录。(三)光明、大华公司同属于一个集团光明公司2021年初以银行存款购买了大公司的80%的股份。当年光明公司销售大华公司产品一批售价18000元成本12000元。大华公司当年将该批产品对外销售30%。售价20000元。假设两公司所得税率均为25%。要求:1编制202年该集团内部存货购销的抵销分录;2.级制与内部交易相关的递延所得税抵销分录。华合
母公司P公司和子公司S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在编制2018年和2019年合并财务报表时,存在以下有关存货的交易:(1)S公司2018年利润表的营业收入中有1000万元系向P公司销售商品实现的销售收入,对应的销售成本为800万元。P公司购进的该商品2018年未对外销售,全部形成年末存货。(2)2019年上半年,P公司将2018年从S公司购进的商品,对外销售其中的80%,实现销售收入1000万元,剩余20%的存货至年末仍未售出。(3)2019年下半年,P公司又从S公司购进商品500万元,S公司账上显示的销售成本为400万元。P公司在2019年12月份将该批存货全部对外销售,实现销售收入600万元。(4)假设2018年,P公司账上无期初存货;除上述存货交易外,无其他存货交易。要求(金额单位以万元表示):编制2018年和2019年合并财务报表时在合并工作底稿中有关存货的抵销分录。
母公司P公司和子公司S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在编制2018年和2019年合并财务报表时,存在以下有关存货的交易:(1)S公司2018年利润表的营业收入中有1000万元系向P公司销售商品实现的销售收入,对应的销售成本为800万元。P公司购进的该商品2018年未对外销售,全部形成年末存货。(2)2019年上半年,P公司将2018年从S公司购进的商品,对外销售其中的80%,实现销售收入1000万元,剩余20%的存货至年末仍未售出。(3)2019年下半年,P公司又从S公司购进商品500万元,S公司账上显示的销售成本为400万元。P公司在2019年12月份将该批存货全部对外销售,实现销售收入600万元。(4)假设2018年,P公司账上无期初存货;除上述存货交易外,无其他存货交易。要求(金额单位以万元表示):编制2018年和2019年合并财务报表时在合并工作底稿中有关存货的抵销分录。
母公司P公司和子公司S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在编制2018年和2019年合并财务报表时,存在以下有关存货的交易: (1)S公司2018年利润表的营业收入中有1 000万元系向P公司销售商品实现的销售收入,对应的销售成本为800万元。P公司购进的该商品2018年未对外销售,全部形成年末存货。 (2)2019年上半年,P公司将2018年从S公司购进的商品,对外销售其中的80%,实现销售收入1 000万元,剩余20%的存货至年末仍未售出。 (3)2019年下半年,P公司又从S公司购进商品500万元,S公司账上显示的销售成本为400万元。P公司在2019年12月份将该批存货全部对外销售,实现销售收入600万元。 (4)假设2018年,P公司账上无期初存货;除上述存货交易外,无其他存货交易。 要求(金额单位以万元表示):编制2018年和2019年合并财务报表时在合并工作底稿中有关存货的抵销分录。
2、P公司2020年10月1日取得S公司80%股份,能够控制S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2021年3月1日,P公司向S出售一批存货,成本为80万元,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售价为100万元,至2021年12月31日,S公司将上述存货对外出售50%。至2022年12月31日,上述存货还有20%尚未对外销售。至2023年12月31日上述存货全部对外出售。企业所得税率为25%,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要求(20分):(1)编制2021度合并财务报表时与上述交易相关的抵销分录。(2)编制2022度合并财务报表时与上述交易相关的抵销分录。(3)编制2023度合并财务报表时与上述交易相关的抵销分录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7500*0.25 贷:所得税费7500*0.25
3、借:期初未分配利润7500 贷:主营业务成本7500
4、借递延所得税资产-7500*0.25 贷:所得税费-7500*0.25
5借:主营业务收入30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24000 存货6000
6借借递延所得税资产6000*0.25 贷:所得税费600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