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正在为您解答
老师您好,A公司本期转让了全资子公司56%的股权,剩余股权以权益法进行核算。A公司取得该子公司的方式为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并因支付对价与享有的被投资单位净资产差额在以前年度确认资本公积1000万元。 A公司认为需将本次转让的56%股权所对应的560万资本公积转入投资收益,其依据是: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会计报表准则》第五十条——企业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等原因丧失了对被投资方的控制权的,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与原有子公司股权投资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等,应当在丧失控制权时转为当期投资收益。 请问: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因支付对价与享有的被投资单位净资产差额形成的资本公积,是否属于其他综合收益?在处置股权时是否需转入投资收益?
1.丙公司为甲、乙公司的母公司。2018年1月1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7000万元取得乙公司60%有表决权的股份,另以银行存款100万元支付了与合并直接相关的中介费用,当日办妥相关股权转划手续后,取得了乙公司的控制权;乙公司在丙公司合并报表中的净资产账面价值900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该项长期股权投资在合并日的初始投资成本为()万元。 A 7100 B 7000 C 5400 D 5500 老师:这个题目我理解的初始是我花了多少钱,花了7000万元,而入账价值才是被投资方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份额5400。是不是这样理解,只有在权益 法下才存在什么初始投资成本和入账价值的概念,而在成本法下,又是同控就没有初始和入账一说,都是按账面份额?那要不是同控呢,也就只有含税的付出代价作为初始投资或入账价值??
老师,1.第一张图片中,权益法调整时标注绿色的“剩余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指的是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也就是在没有计提减值的情况下,应该是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是吗?2.第二张图片,个别报表权益法调整,第一步投资时点的调整,因为剩余长期股权投资成本600*40%=240,投资时点按照剩余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500*40=200,240大于200,所以不用调整,是吗?3.合并报表处理,规定处置股权取得的对价与剩余股权的公允价值之和,减去按原始股比例计算应享有原子公司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份额之间的差额,计入丧失控制权当期的投资收益。那么第二张图下面计算时为什么要加上25?第三张图,合并报表的后面两个分录如何理解呢?
老师,B公司被G公司控制(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个别报表按照长投成本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3000万元。A公司从G公司取得B公司100%股权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个别报表中,已被合并方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账面价值份额作为长投的初始投资成本,这里标注黄色的部分计算过程如何理解?长投账面价值不是3000吗?成本法核算分配利润不是不影响长投的吗?借:应收股利,贷:投资收益
你好老师。要求:根据资料(4),计算甲公司对乙公司股权投资2×21年12月31日账面余额,并编制2×21年度相关的会计分录。本题不考虑除企业所得税以外的相关税费及其他因素。 问题1.答案中{ [4900+(500-400)*(1-25%)]*20%-900}这个式子,最外面那层大括号,用这个大括号{干啥啊,括上和不扩上计算后的结果有啥区别?{}再说为啥要括上啊? 问题2.卖被投资单位卖掉存货得到的长投的损益调整,为什么要计入投资收益? 问题3.长期股权投资——其他综合收益,为什么要贷:其他变动收益,而不是投资收益了?
老师,利润率怎么计算?
老师好,前面提过问题就是大宗贸易中实际到货数量和收取进项发票上的数量不一致,比如到货数量是44.94吨,采购发票是上的数量是45吨,,前面老师回答过说是按实际到货数量入库,要保留相关税务证明资料,如果我们没有任何证明材料的情况下,自制一个内部入库单行不行?或者补其他的啥凭证?请指点?
老师你好,我想自己开一张3000元的培训费发票,去哪里开呢?
哪位老师帮我做一下经济法,谢谢啦
单位是小规模纳税人,给员工买两辆车。直接以公司名义买车划算还是把钱给员工让员工自己买合适?
收到小规模开具的3%的专票,一般纳税人可抵扣9个点的税收优惠政策是哪个?是只有初级农产品的才可以抵扣9%还是只要是3%专票都可抵扣9%
老师,我们是一般纳税人公司,房租一年3万元,水电费6000元左右,去年未入账,没有发票,只有收据,也没有计提,小企业会计准则,今年要怎么写账务处理?
老师好,个体工商户4月开票10万,5月开票25万,二季度超过30万了,需要缴纳多少税金?
老师好!请教一下产品报税怎么做?
老师,我公司是建筑公司,一般纳税人,可以开3个点的劳务费专票吗
您好,您理解的有误,也可能是本题的解法说明里误导了你
我感觉这一步的实质是调整被投资方的净利润,但是题目中已经给出该项长期股权投资达成控制,那么不就应该按照成本法后续计量吗
所以,这道题的解法有点自相矛盾,承认了控制,在商誉那块有体现,而且手续费不计入成本也有体现, 在后续的计量中,不应该确认净利润的。 做法我不太认可
如果按照注会的备考标准,这样做明显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