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你好 按照年度利润表申报就行 先原分录负数红冲再按照蓝字发票来做分录 对损益没有什么影响
某财经大学毕业的王某,对以下三笔经济业务的会计凭证进行审核: (1) 2019年6月5日,采购一批材料,材料价款50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650元,同时发生材料挑拣费100元,所有款项尚未支付,材料尚未验收入库。会计分录为: 借:原材料5000 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进行税额) 650 贷:银行存款5650 (2) 2019 年6月10日,销售一批产品,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售价为2000元,增值税税额为260元。商品已发出,款项尚未收到。该批商品实际成本为1600元。会计分录为: 借:应收账款2000 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260 贷:主营业务收入2260 (3) 2019年6月20日,生产车间一般消耗领用材料5000元,会计分录为: 借:生产成本5000 贷:原材料5000 问题:请分别说出这三笔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写出具体的理由,并编制正确的会计分录。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2×22年12月初甲公司库存原材料借方余额为350万元,存货跌价准备余额为20万元(仅由原材料产生)。当月发生的有关交易或事项如下:资料一:3日,甲公司外购一批原材料,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为21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27.3万元,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运费3万元,增值税税额为0.27万元,支付入库前挑选整理人员工资2万元,支付采购入员差旅费0.3万元,材料已验收入库,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资料二:15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销售合同,将期初库存原材料中的20%销售给乙公司,当月运至乙公司并已验收。资料三:31日,甲公司决定将剩余原材料加工成M产品后对外出售。剩余原材料对应市场售价480万元,预计销售费用为30万元;加工成的M商品市场售价为600万元,尚需发生的加工成本为60万元,预计销售费用50万元。要求:1.编制甲公司购入原材料的会计分录。借:原材料213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7.57贷:银行存款240.5
21.【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应通过“其他应付款”科目核算的有()。(2021年·2分)A.预先收取的出借包装物押金B.应付的租入包装物租金C.应付的材料采购运费D.应付的短期借款利息22.【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应通过“其他应付款”科目核算的是()。(2020年·2分)A.应付存入保证金B.应付供货单位货款C.应付职工防暑降温费D.应付股东现金股利23.【单选题】某企业2019年1月1日以短期租赁方式租入管理用办公设备一批,月租金为2000元,每季度末一次性支付本季度租金。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企业1月31日计提租入设备租金时相关会计科目处理正确的是()。(2019年改编·1.5分)A.贷记“应付账款”科目2000元B.贷记“预收账款”科目2000元C.贷记“预付账款”科目2000元D.贷记“其他应付款”科目2000元24.【多选题】下列各项中,企业应通过“其他应付款”科目核算的有()。(2019年·2分)A.购进商品时发生的供货方代垫运费B.应付的合同违约金C.代垫职工家属医药费D.存入保证金
老师 我司是销售机台的,在22年11月份签订销售合同113万,约定23年3月发货,22年12月份收到了113万,并开具发票113万,但我司原材料还未购买,机台还未开始做,暂估成本90万。 我司在22年的凭证如下: 借:银行存款113 贷:预收账款113 借:预收账款113 贷:主营业务收入1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3 借:主业务成本90 贷:库存商品90 借:主营业务收入100 贷:主营业务成本90 本年利润10 借:本年利润1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10 23年实际发生成本95万,做账如下: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主营业务成本5 贷:库存商品5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5 汇算清缴前: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在贷方:5 所以应交所得税5*25%=1.25 请问老师这样的分录对吗
制造业,发现22年采购原材料当月入库做了两笔 1、借库存商品 贷进项 贷预付 2,借原材料 贷应付暂估科目。23年发现这两个错误凭证,正确的22年应该直接借原材料 贷进项 贷预付。23年审计报告已出,还未年报,怎么做调整分录?金额100多万
运输公司新买的车,哪些费用要计入固定资产成本
老师,收到税务局这个短信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费用和收入没有期末余额?
养殖的鱼塘。鱼塘需要折旧吗?折旧计入什么科目?
费用报销公司打到员工卡上具体账务处理怎么做
增值税的收入需要与企业所得税的收入保持一致吗?
老师之前季度利润表季报报错了,老师3季度申报利润表季报是正确的,填写完数据申报完会覆盖吗?
老师,当时买课不知道从哪里买的,也找不到客服了
请问外贸公司发货,境外收货人是香港离岸公司,香港离岸公司与国内公司签合同,最终货是发德国的,可以退税吗?国内与香港离岸公司签合同就不能退税吗?
老师您好 在测个税的时候 应该用实发工资 还是应发工资(含个人部分社保和公积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