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那个折旧240在税法上是要扣除的

老师,预计负债的计税基础,我总是混乱。比如计提预计负债200万,税法不认可此项费用,未来也不让扣除,计税基础是200和负债的账面价值一致不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但会计已经计入的费用和支出需要在应纳税所得额基础上加回来。反之,税法现在不认可,以后发生了可以扣除,那么计税基础就是0,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以后实际发生了160或者240,怎么把递延这部分处理呢
请问这个说法是否正确,不正确怎么修改 我国会计准则对所得税会计处理采用的是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这体现了资产负债表现在所得税会计处理中,房资产和负债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是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公司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计算基础师行程和机构的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例题1】2021年 6 月 1 日,A 公司购入 B 公司的股票,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初始投资成本为 30 万元。2021年年末该股票公允价值为 40 万元,资产账面价值 40 万元大于计税基础 30 万元,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10 万元。2022年年末该股票公允价值为 27 万元,资产账面价值 27 万元小于计税基础 30 万元,应先转回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10 万元,再新增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3 万元。【解析】2021年年末分录:借:所得税费用 2.5(10×25%)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2.5 2022年年末分录:借:递延所得税负债 2.5(10×25%)贷:所得税费用 2.5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0.75(3×25%)贷:所得税费用 0.75 我想问一下2022年为什么要把2021年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2.5转回呀?
最后一题的最后两问的答案看不懂呢 比如: 正确答案:2x20 年年末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 600 万元,计税基础为1 200 万元,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余额为 600 万元(1200-600),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200x12.5%+400x25%=125(万元); 我认这的答案是: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600x12.5%=75(万元)(减半征收嘛)。 又如:第(4)问答案中的“转回固定资产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400”数据又从哪里来的呢?
2023年1月1日,甲公司将一自用厂房对外出租,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年租金为10万元,租期为3年。当日,该厂房公允价值为2 000万元,原值为1 800万元,已计提折旧600万元(与税法规定一致),未计提减值损失。2023年年末,该厂房的公允价值为2 400万元。税法规定,该厂房应按照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2023年允许税前列支的折旧费用为240万元;投资性房地产持有期间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金额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为2 400万元,计税基础= 1 800-600-240=960(万元);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金额=2400-960=1 440(万元)。其中包含该项投资性房地产在2018年1月1日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800万元[2000-(1 800-600)]。18年产生的暂时性差异不理解老师
老师你好。资产负债表是根据科目余额表中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类科目的期末余额数填报,利润表是根据科目余额表中的损益类科目的收入成本费用科目的期末余额数填报。对吗?
老师,你好,请问物业公司账务处理复杂吗?需要注意些什么?
老师请问一般纳税人发货开啥发票报销(德邦物流咋样做账谢谢!
请问之前公司买了机器,有进项票,一般纳税人,现在公司打算换一批,之前的要卖掉,可以卖吗?需要开发票给对方,可以开吗?要报收入吗
请问用票情况概览里面显示当前可勾选增值税还有增值税金额,在进项税勾选里面怎么查不到这个增值税金额
老师好!想咨询下:股东在个人居住地,办理公司业务而发生的消费支出,可以列支在公司费用中吗?公司营业地与股东居住地不在同一省市。费用类型比如餐费、交通费等。
机械设备允许的最低折旧年限是多少?
老师,这月收到一张红字发票,现在要做进项税转出,分录咋做?原分录 借:合同成本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进项税额认证 贷:预付账款
附加税免税都有哪些政策,一般纳税人
F0B出口的货物在什么时候确认收入?按提单签发日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