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一次性调整损益
我们是委托加工,一批货组合一起发货,那我账上不是都要做领用材料再结转成本吗?如果原材料一部分材料直接销售,一部分通过领用材料后再结转成本,那可以吗?库存盘亏要怎么做?补税吗?进项税额转出吗?我想知道库存这月比上月少了多少,应该怎么算呢?不能直接把库存的期末数减上月库存的基末数啊,因为这月有入库和出库了,那怎么回答和计算呢?
关于会计成本核算老板的意思是本月销量是30万,就按30万来核成本,但是现在的成本会计确说这个月下了30万的单子,但是我们车间生产完需要2个月时间,如果按老板说的来核算,库存原料和当月原材料库存对不上,会计是怎么核算当月成本的呢,她是用当月原材料入库数-去当月月未原材料库存数,得出的数就是当月实际领用原材料数,比如算出的这个月领用原材料是10万,当月销量就是15万-10万成本-费用剩余的就是当月利润,下个月在用这从方式核算出成本,只到这笔订单30万完成。问题是现在这有公司出货没有出库单,如果按会计的方法来核成本的话,没有出库单做依据,数据的真实性不高,以后就是我来接替她的工作,我因该怎么做能把工作做的更好。
我标示的这两个软件,原来买进来的时候是做库存商品的,然后6月份的时候研发部又说领用的,那我要把它变成原材料。我当时分了做了一笔:借原材料,借:-库存商品,那我现在自己要做这个库存商品成本结转表,这个软件呢,是领了一个(原材料),库存商品上还留一个。现在我做这个表格,我这个表格都是有勾稽关系的,我5月份的期末是6月份的期初,那我现在6月份的期初库存是跟5月份期末一样? 还是说我直接把我这个领用掉的做原材料那个去掉,就是直接留一个做库存商品的?
我标的这两个软件,原来买进来的时候是做库存商品的,然后6月份的时候研发部又说领用的,那我要把它变成原材料。我当时分了做了一笔:借原材料,借:-库存商品,那我现在自己要做这个库存商品成本结转表,这个软件呢,是领了一个(原材料),库存商品上还留一个。现在我做这个表格,我这个表格都是有勾稽关系的,我5月份的期末是6月份的期初,那我现在6月份的期初库存是跟5月份期末一样? 还是说我直接把我这个领用掉的做原材料那个去掉,就是直接留一个做库存商品的?
我想问一下,我们总公司从分公司调回一些材料,有一些是直接销售出去,有一些是自用,但无法分清那些是自用,那些是直接销售出去,我意思是我全部入到库存商品,如果直接销售的话,我就直接出库存商品,月底我就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如果是生产自用的,月底的时候,根据车间实际领用材料数,例如,领了15万材料,那么我就从库存商品转回原材料15万,原材料加人工加制费等于生产成本,我通过售价来分摊每个产品的销售成本,这样做行吗
老师,为什么镀锌厂收到的委托加工物资不记入成本,只是在备查账簿登记?
截止今年3月公司账上未分配利润为负数,3月份公司收到了160万的预收账款,这笔预收账款从今年4月到明年的4月,分13个月确认收入,但是钱160万3月份一次性打到公司账上了,老板想在4月到7月分四个月借100万出去,能否借?考虑到160万是预收账款还未转化成收入,是否要确认为收入才可以借出?还是老板借公司的预收账款出去也可以?
老师,您好,我想问个问题,就是 我在别的公司是正常上班领工资的,另外我自己开了另一家公司,是法人,我现在想把100万拿出来,这种怎么弄
老师,根据当下市场行情,我想问下餐饮行业的原材料成本占比,成本费用占比,利润的占比控制在多少百分比以内才是正常的呢
老师,进项上个被我抵扣了,但后来发现有几张进项是招待客人的不能抵扣,想问要怎么弄?电局那要怎么做?
应收账款做了一笔 借:营业外支出 贷:应收账款 没有证明,汇算清缴在哪里调增
出口型企业,想购买厂房?但是园区有税收要求,有什么办法合理交税吗?
在哪里可以看得出还有多少银行汇票没有还?
老师,我买的课是399的,可以学网银的课吗
你好,金蝶软件,kis专业版,录入现金流量表,具体要怎么操作,哪些需要分类?第一次弄,不太明白?
消耗是否是正常的
消耗没算过没入过消耗,
始终就是领用了多少原料 就出了多少库存商品,导致现在实际库存商品和账面上差28万多
这28万多也可能推出来领用原材料的数和这个有关联吧
那就先分析差异是否合理
差异肯定有消耗 没给算过这笔消耗
如果合理,就计入成本
我如果要调整放库存商品盘亏肯定不行,那要是返结账到去年7月,每个月调领用原料数,和出的库存商品数,这样每一个月调一下可以吗,调11个月的,这样这笔差不多能给调平
这样做账上从新出表,这样看不出来吧
那你如果负责任处理,就是要还原业务,还原对应期间
不是盘亏,是损耗计入成本,与盘亏没关系,除非实际就是盘亏
损耗这数字太大
推出来的领用原料可能数是比较多了,但是主营业务成本我是每个月根据卖货算出来的,就是推出来的领用原料变成成品感觉这些数不准,想返结账去调它们,然后每月再加上点损耗放制造费用可以吗
那你更应当严格追踪问题,这个可能企业内部控制有问题
应该是我推算出的领料数的问题,没领那些多推出来的多了,然后库存成品跟着一起多了,导致现在库存数和实际数对不上了
那你就应当更正以前错误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