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确定勾稽关系差异的具体情况 首先自己要明确差异的具体数值和表现形式。 例如,是资产负债表期末未分配利润与利润表净利润累计数之间存在差异,还是其他项目之间的勾稽关系出现问题。 计算出差异的具体金额,以便更准确地进行分析和解释。 二、分析可能导致差异的原因 会计处理问题 检查是否存在会计科目使用不当或会计处理错误。 比如收入确认的时点、费用的资本化与费用化划分是否准确等。 举例:如果将应计入下期的收入提前确认为本期收入,可能会导致利润表收入虚高,进而影响与资产负债表的勾稽关系。 记账遗漏或重复记账 审查是否有交易或事项未被记录,或者存在重复记账的情况。 例如,某项费用支出未在利润表中列支,但资产负债表相应科目已经发生变化。 或者是一笔收入在利润表中重复计算,而资产负债表未作相应调整。 税收调整和递延项目 税收政策的变化或税收调整可能导致差异。 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变动会影响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勾稽关系。 例如,企业因资产减值准备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了递延所得税资产,这会在资产负债表中体现,同时影响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权益类交易和分红 权益类交易,如股东投入资本、资本公积转增股本等,会影响资产负债表的所有者权益部分,但不一定直接体现在利润表中。 企业的分红政策和分红支付也会导致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之间的变化。 例如,向股东支付现金股利,会减少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资金和未分配利润,利润表中则体现在利润分配部分。 资产减值和公允价值变动 资产减值损失的计提会影响利润表,同时减少资产负债表中的相应资产价值。 公允价值变动,如金融资产或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变动,会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中同时反映。 举例: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会减少利润表中的营业成本和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价值。 合并报表范围的变化 如果企业涉及合并报表,合并范围的变化可能导致勾稽关系出现问题。 新纳入或剔除合并范围的子公司的财务数据会对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产生影响。 例如,收购一家子公司,其资产、负债和利润会并入合并报表,需要重新调整勾稽关系。 三、准备相关证据和资料 整理会计凭证和账簿 提供与差异相关的会计凭证、账簿记录等,以支持对差异原因的解释。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审计人员快速了解交易的具体情况和会计处理过程。 财务报表附注和说明 完善财务报表附注,对可能影响勾稽关系的重要事项进行详细说明。 例如,对重大会计政策变更、特殊交易的会计处理方法等进行解释。 内部审计报告或自查报告 如果企业进行了内部审计或自查,相关报告可以作为补充资料提供给审计人员。 内部审计可能已经发现了一些导致勾稽关系差异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其他相关文件 如合同、协议、税务文件等,这些文件可能与特定交易或事项相关,有助于解释差异的产生原因。 四、与审计人员进行沟通和解释 清晰陈述问题 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向审计人员说明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勾稽关系对不上的具体情况。 避免使用过于专业或复杂的会计术语,确保审计人员能够理解问题的本质。 解释原因和分析过程 依据之前分析的原因,逐一进行解释。 详细说明每个可能导致差异的因素,包括会计处理的依据、相关政策法规的引用等。 例如:“对于差异中的[具体金额],主要是由于[具体原因],我们在[具体会计期间]进行了[具体会计处理],相关的会计凭证编号为[凭证号码],可以查证。” 提供证据和资料支持 向审计人员展示准备好的证据和资料,如会计凭证、报表附注、内部审计报告等。 引导审计人员查看相关资料,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差异的产生原因和企业的解释。 积极配合审计人员的询问和调查 认真回答审计人员提出的问题,提供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 如果审计人员需要进行实地调查或与其他部门沟通,积极予以配合。
老师,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勾稽关系对不上这个怎么查啊
年末的净利润跟资产负债表的勾稽关系,老师这个问题我没怎么搞明白
老师,三大报表的勾稽关系?我感觉我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不匹配。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期初数额加上利润表当中利润的累计额应该等于资产负债表的期末数额。但是我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不对 但是我的两个报表都是平的。老师,还有现金流量表跟这两大报表的勾稽关系。是什么?
为什么合并财务报表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勾稽关系对不上
手工做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平了,但是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勾稽关系对不上,差额就是科目余额表的本年利润,怎么调整?
冲去年的暂估成本怎么做账
老师您好怎么新增二级科目
当月计提工资,及上月少计提工资,都当月一起结转产品成本?是不是产品成本人工余额一起结转就是啦
老师,有什么方式可以提高关于业财融合的技能呢
老师,能不能帮忙举例分析一下:折价发行债券的到期收益率为什么高于票面利率,一直不太明白这点
老师对于离职员工工资已发放记入生产成本,计提当月生产工人工资计提入生产成本,一起结转产品成本可以?
老师,如果老板想虚开发票,然后财务当着几个人的面,说让他打消这个念头,如果出了事,与财务无关,请问这么说可以吗?有没有什么不良后果的?
付款金额比发票金额少了50元,这个差额怎么入账?
非公司员工产生的住院费可以报销吗?
老师,我们有个公司要清算,注册资本是100万,A股东占比55%,已出资35万,B股东占比45%,已出资35万,现在公司的资产还有11万,要分给股东怎么分配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