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确认您的年应纳税所得额是否超过300万元。如果未超过,即使资产总额超过5000万,仍可按小型微利企业申报。具体还需根据最新税收政策和自身情况判断。如有疑问,可详细描述或提供更多信息。

老师,小微企业,季度申报企业所得税申报表,填写利润了,申报截止期钱,必须交企业所得税?还是季度有利润,申报上了,可以在年度的时候交?
老师,本季度如果我司资产超过5000万。企业就不是小微了,所得税是不是按25%。如果下个季度资产不到5000万,别的335原则也不满足,是不是这个季度就可以按小微企业缴纳企业所得税了?
老师,第四季度资产总额超过5000万了,其他三个季度还是小微企业,现在报实收资本印花税年报还能按小微企业申报吗
老师 我想申请小微企业创业补贴,但是要求每个季度都要有利润 但是我是四季度有利润 之前的季度没有 我想改企业所得税季度申报表 这个怎么改
老师好,企业原来季度申报的时候,是小微企业,最后一个季度的季末资产超了5000万,年度申报汇算清缴的时候,不是小微企业,提示让更正季度的资产总额了,这个应该怎么处理
您好,办理出口退税。货款未收齐,可以先办理退税的吗
我公司融资租赁售后回租型企业,给客户放款202900元,客户每月支付我公司租金7959.28元(第一月本金3902.97,利息4056.36元),为给客户放款,我司该笔资金成本是每月需要支付其他公司利息费用的,假设这个月需要支付利息1910.22元,那么我们需要缴纳增值税是(4056.36-1910.22)/1.01✖️0.01么,不考虑免税的情况下。上面收到利息确认收入,和支付利息,确认费用分录分别怎么写
老师,请问一下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负数,除了折旧折多了,还有什么原因
公司卖猪肉的, 卖出去的猪肉因为变质所以退回,销售退回,客户对我们罚款,如何做分录
老师好,开票的时候,技术服务费,信息系统服务和软件开发服务,同一家公司,有的时候开混了,会有啥问题么
老师:广告服务*广告发布费 属于宣传费吗 这个作为成本是不是只能按照全年收入的15%占比作为成本
税务电话过来补税金,应申报不含税收入1653396.91元,销项税额214941.6元。当期申报不含税收入1295222.99元,销项税额157701.58元,应补收入358173.92元,销项税额是358173.92*0.13=46562.61元?
请问老师员工只交社保不交医保这个可以吗?有强制交医保吗?
两个公司之间可以相互借款吗
请问下公司是自然人独资企业,法人代表都是同一人,没有员工,能不能用法人代表申报个税
应纳税所得额没有超300万,但是不是三个条件都符合才可以享受的嘛?
是的,享受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需同时满足从业人数、资产总额和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标准。既然您提到资产总额已超标,可能不符合全部条件。建议检查从业人数和年度应纳税所得额是否达标,并查阅最新税法规定。如有具体数字,可以提供更准确的建议。
目前就资产是超的,为什么季度申报表还是显示小微呢?我看了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要点申报要求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统一实行按季度预缴。2、按月度预缴企业所得税的企业,在当年度4月、7月、10、预缴申报时,若按相关政策标准判断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的,下一个预缴申报期起调整为按季度预缴申报,一经调整,当年度内不再变更。这个要求也不明白什么意思??
这个规定意思是,如果按月预缴,当发现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时,从下个预缴期开始转为按季度预缴。但如果资产总额超过标准,即便其他条件符合,也可能不符合小型微利企业的资格。建议确认所有条件是否持续符合,并联系税务机关确认具体情况。有时系统可能需要更新信息。
严格来说我这个季度资产超过了,就不在是小微。 政策是小型微利企业预缴企业所得税时,资产总额、从业人数、年度应纳税所得额指标,暂按当年度截至本期预缴申报所属期末的情况进行判断。这个政策意思是等年末在判断嘛?
不是的,这个政策是指在每个季度预缴时,就按照当前时点的数据来判断是否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所以如果本季度资产总额已经超过标准,那么本季度预缴时就不能按小型微利企业申报了。请根据当前实际情况调整申报方式。
请问怎么调整呢?系统自动计算
如果系统自动计算显示为小微企业而您不符合条件,建议联系税务机关或专业税务顾问,说明情况并请求人工调整。同时,下次申报前,请手动检查并确保符合申报条件。
请问这个资产是不是看平均值而不是季度期末
资产总额一般是按照季度末的数值来判断的,而不是平均值。但具体政策可能会有变化,请参照最新的税务规定或咨询当地税务机关以获取准确指导。如果系统支持手动调整,也可以尝试手动输入正确的数据。
我刚才试了下平均值超过5000万系统不在是小微了呢?
看来系统是按照平均值来判断的。如果按照平均值计算资产总额超过5000万,那就不再符合小型微利企业的条件了。请根据系统提示进行相应调整,并确保所有申报信息准确无误。如有疑问,建议联系税务机关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