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房屋的价值和实际收到的款项作为收入确认。具体来说,首先确认房屋的价值304000元作为收入,同时将实际收到的21万作为现金入账,余下的90400元通过后续7年的租金收入逐步确认。这样处理可以确保收入的确认与实际的经济利益流入相匹配。
甲公司是一家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它拥有的一库房拟于本年7月至12月对外出租、原值1000万元,净值800万元,现该库房闲置。乙公司拟承租该库房,双方初步商定本年7月至12月租金为80万元(含增值税)。甲公司的会计人员发现,本年7月至12月的租金收入应纳房产税8.81万元(80÷(1+99%)x12%),应纳增值税6.61万元(80+(1+9%)x9%)。于是甲公司会计人员提供以下纳税方案:甲公司与乙公司协商,将房屋的租赁业务转变为仓储业务,即由甲公司代为保管乙公司原先准备承租房屋后拟存放的物品,从而将原来的租金收入转变为仓储收入。上述“租赁改仓储”的纳税筹划方案实际上是由将房屋的使用权出租给别人使用改为仍旧自用。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规定,如果企业将房屋出租,则应按租金收入缴纳12%的房产税,这叫作“从租计征”:如果房屋自己使用,则按房产原值一次减除10%~30%后的余值缴纳房产税,这叫作“从价计征”。在本例中,假设甲公司所在省份规定的减除比例为30%,则改为仓储业务后本年7月至12月应纳房产税4.2万元(1000×(1-30%)×1.29%÷12x6),应纳增值
甲拥有的一库房拟于本年7月至12月对外出租、原值1000万元,净值800万元,现该库房闲置。乙拟承租该库房,双方初步商定本年7月至12月租金为80万元(含税)。本年7月至12月的租金收入应纳房产税8.81万元(80÷(1+99%)x12%),应纳增值税6.61万元(80+(1+9%)x9%)。于是纳税方案:甲公司与乙公司协商,将房屋的租赁业务转变为仓储业务,即由甲公司代为保管乙公司原先准备承租房屋后拟存放的物品,从而将原来的租金收入转变为仓储收入。方案实际上是由将房屋的使用权出租给别人使用改为仍旧自用。如果企业将房屋出租,则应按租金收入缴纳12%的房产税,这叫作“从租计征”:如果房屋自己使用,则按房产原值一次减除10%~30%后的余值缴纳房产税,这叫作“从价计征”。在本例中,假设甲公司所在省份规定的减除比例为30%,则改为仓储业务后本年7月至12月应纳房产税4.2万元1000×(1-30%)×1.29%÷12x6),应纳增值税4.53万元(80÷(1+6%)两者相比降低了房产税税负4.61万元,降低了增值税税负2.08万,租货改仓储”表面上看是一项纳税筹划方案。从防范纳税风险的角度分析
甲公司是一家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它拥有的一库房拟于本年7月至12月对外出租、原值1000万元,净值800万元,现该库房闲置。乙公司拟承租该库房,双方初步商定本年7月至12月租金为80万元(含增值税)。甲公司的会计人员发现,本年7月至12月的租金收入应纳房产税8.81万元(80÷(1+99%)x12%),应纳增值税6.61万元(80+(1+9%)x9%)。于是甲公司会计人员提供以下纳税方案:甲公司与乙公司协商,将房屋的租赁业务转变为仓储业务,即由甲公司代为保管乙公司原先准备承租房屋后拟存放的物品,从而将原来的租金收入转变为仓储收入。上述“租赁改仓储”的纳税筹划方案实际上是由将房屋的使用权出租给别人使用改为仍旧自用。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规定,如果企业将房屋出租,则应按租金收入缴纳12%的房产税,这叫作“从租计征”:如果房屋自己使用,则按房产原值一次减除10%~30%后的余值缴纳房产税,这叫作“从价计征”。在本例中,假设甲公司所在省份规定的减除比例为30%,则改为仓储业务后本年7月至12月应纳房产税4.2万元(1000×(1-30%)×1.29%÷12x6)
甲公司是一家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它拥有的一库房拟于本年7月至12月对外出租、原值1000万元,净值800万元,现该库房闲置。乙公司拟承租该库房,双方初步商定本年7月至12月租金为80万元(含增值税)。甲公司的会计人员发现,本年7月至12月的租金收入应纳房产税8.81万元(80÷(1+99%)x12%),应纳增值税6.61万元(80+(1+9%)x9%)。于是甲公司会计人员提供以下纳税方案:甲公司与乙公司协商,将房屋的租赁业务转变为仓储业务,即由甲公司代为保管乙公司原先准备承租房屋后拟存放的物品,从而将原来的租金收入转变为仓储收入。上述“租赁改仓储”的纳税筹划方案实际上是由将房屋的使用权出租给别人使用改为仍旧自用。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规定,如果企业将房屋出租,则应按租金收入缴纳12%的房产税,这叫作“从租计征”:如果房屋自己使用,则按房产原值一次减除10%~30%后的余值缴纳房产税,这叫作“从价计征”。在本例中,假设甲公司所在省份规定的减除比例为30%,则改为仓储业务后本年7月至12月应纳房产税4.2万元(1000×(1-30%)×1.29%÷12x6),
甲公司是一家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它拥有的一库房拟于本年7月至12月对外出租、原值1000万元,净值800万元,现该库房闲置。乙公司拟承租该库房,双方初步商定本年7月至12月租金为80万元(含增值税)。甲公司的会计人员发现,本年7月至12月的租金收入应纳房产税8.81万元(80÷(1+99%)x12%),应纳增值税6.61万元(80+(1+9%)x9%)。于是甲公司会计人员提供以下纳税方案:甲公司与乙公司协商,将房屋的租赁业务转变为仓储业务,即由甲公司代为保管乙公司原先准备承租房屋后拟存放的物品,从而将原来的租金收入转变为仓储收入。上述“租赁改仓储”的纳税筹划方案实际上是由将房屋的使用权出租给别人使用改为仍旧自用。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规定,如果企业将房屋出租,则应按租金收入缴纳12%的房产税,这叫作“从租计征”:如果房屋自己使用,则按房产原值一次减除10%~30%后的余值缴纳房产税,这叫作“从价计征”。在本例中,假设甲公司所在省份规定的减除比例为30%,则改为仓储业务后本年7月至12月应纳房产税4.2万元(1000×(1-30%)×1.29%÷12x6),应纳
老师,增值税税负和增值税税负率是一个意思吗?还是两个意思?怎么区分
请问乡村企业老板捐款给村里孤寡老人几万元,这笔钱在企业里怎么做抵扣
为什么教材所得税是营业利润*25%,这个题又是税前利润*(1-25%)
领用已计提过减值准备的原材料,咋做账,比如,原材料账面价值80,已计提减值准备20,全部领用,
存货期末计量,如果原材料用来出售,那可变现净值以该材料的估计售价-销售税费对吧
老师,劳务合同的个税如何计算和缴纳?全国是一样的标准吗?
老师,劳务合同的个税如何计算和缴纳?全国是一样的标准吗?
老师,劳务合同的个税如何计算和缴纳? 全国是一样的标准吗?
在2023年3月购买的原材料,2024年4月才发现未入账,就做在了2024年,税务来检查,该怎么说明情况呢
老师,制造行业在未生产期间产生的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能在下次生产产品的时候计入成本里面吗
那我可以直接按现行收取价格作为房屋收入吗?
是的,可以按照现行收取的价格确认房屋收入。即首先确认房屋的价值304000元为收入,同时将收到的21万现金记入账户,剩余部分通过租金逐年确认。这样做可以确保收入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那我可以按21万直接确认房款收入吗?
不可以。应按照房屋的整体价值304000元确认收入。21万是实际收到的现金部分,剩余的90400元通过租金收入逐步确认。这样处理符合收入确认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按21万,是触犯税法的吧,属偷税漏税问题吧
确实,仅按实收款项21万确认收入,而不考虑房屋的总价值304000元,可能会导致收入和利润的低报,这在税务处理上可能被视为避税或偷税行为。正确的做法是按照房屋的实际价值确认收入,确保税务记录的准确性和合法性。
但是后续7年租金收入金额不确定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合理的估计方法来预测未来7年的租金收入,将这部分预估收入与实际已收到的21万现金一起,根据房屋总价值304000元进行收入确认。如果实际租金收入与预估存在差异,后续可以进行调整。这种做法有助于在初期就准确反映交易的经济实质。
不是太明白
好的,简单来说,就是先估计未来7年租金的总额,将这个估计值和你已经收到的21万现金加起来,确认为总的收入。这个总收入应该和房屋的价值304000元相匹配。如果未来实际的租金收入和你估计的不一样,那么在那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账务记录即可。这样做可以帮助你从一开始就正确反映这笔交易的价值。
我现在应该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但是现在房屋价值304000元,收了21万,还有90400元欠款,后续7年内商铺租金不管多少都归公司所有,但是90400元这个数是一定的
明白了,这种情况下,你应该这样处理: 1. 确认房屋的总价值304000元作为收入。 2. 将已收到的21万现金记入账户。 3. 剩余的90400元作为应收账款记录,因为这部分是通过未来租金来收回的。 这样的处理确保了收入的确认与实际的经济活动相符,同时也保持了账务的清晰和准确。
明白了,这种情况下,你应该这样处理: 1. 确认房屋的总价值304000元作为收入。 2. 将已收到的21万现金记入账户。 3. 剩余的90400元作为应收账款记录,因为这部分是通过未来租金来收回的。 这样的处理确保了收入的确认与实际的经济活动相符,同时也保持了账务的清晰和准确。
那如果后续收取租金少于90400元,那这部分差额应该如何处理?
如果后续实际收到的租金少于90400元,那么应该将未能收回的差额作为坏账处理。具体操作是将未收回的部分记为坏账损失,这样可以调整账面上的应收账款余额,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同时,这也反映了实际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