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年限法(一)与平均年限法(二)的公式如下: 平均年限法(一): 月折旧率=(1-净残值率)/使用年限 月折旧额=原值*月折旧率平均年限法(二): 月折旧率=月折旧额/(原值-净残值) 月折旧额=(原值-累计折旧-净残值)/(使用年限-已计提月份)在实际使用中,固定资产初始化时,应选择平均年限法(一),对于启用账套后输出入的、新购进的固定资产,应选择平均年限法(二)。
查看更多直线法就是年限平均法。是11/12,也就是2011年计提11个月的折旧,前面是一年要计提的折旧
查看更多客房收入计入主营业务收入
查看更多按新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的原则,先归集计入研发支出,然后转让到产品的成本中! 和其他产品一样,只是它归集的成本中多了研发成本(费用)这一项。当然它的固定资产 材料 制造费用核算都需要分开。
查看更多不需要去财政局登记。祝你工作愉快
查看更多借;应付票据 30000 贷;银行存款 30000
查看更多工业企业会计每月工作流程 1 、审核原始凭证。 2 、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 3 、根据记账凭证登记各种明细账。 4 、产品成本核算: (1 ) 核算间接部门费用 ( 制造费用 ) 直接部门的投入 ( 生产成本 ) (2 ) 制造费用在间接部门之间分摊,然后结转入生产成本。 (3 ) 计算当期材料收发存。 (4 ) 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 5 、月末作相关的提取、摊销、结转凭证。 6 、根据记账凭证、结转凭证编制科目汇总表。 7 、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帐。 8 、月末结帐、对帐,做到帐证相符、帐帐相符、帐实相符。 9 、编制会计报表。
查看更多合同上面提供的银行卡号是这个吗?如果合同上提供了卡号是个人卡,合同可以证明的
查看更多可以的。。。。。。。。。。。。
查看更多你好!成本项目和费用要素都是企业成本核算的内容,同时成本项目一般分为材料、人工和制造费用,而费用要素也一般分为针对劳动对象的要素(即材料)、劳动手段的要素(设备等)、和活劳动的要素(人工)。所以二者很容易混淆。 其实,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成本项目是针对产品的,是核算某一产品成本使用的,或者说是分配到某一产品上的各种费用要素,而费用要素则是所有费用根据要素种类的归集。 举例来说,某生产车间发生费用10万元,其中劳动对象要素6万元,即各种材料费用6万元,活劳动要素2.5万元,即各种工资支付2.5万元,其他费用(劳动手段,即折旧等)1.5万元。这是按照费用要素归集。 该车间生产三种产品,其中甲产品的各种材料费用为2万元,人工1万元,其他费用1万元,这是按产品的成本项目核算的。 由此可见,成本项目是针对产品的,是产品的成本项目。而费用要素则不是,两者的内涵相近,外延不同 关于要素成本看看这里:http://baike.haosou.com/doc/565244-598400.html
查看更多你好!成本项目和费用要素都是企业成本核算的内容,同时成本项目一般分为材料、人工和制造费用,而费用要素也一般分为针对劳动对象的要素(即材料)、劳动手段的要素(设备等)、和活劳动的要素(人工)。所以二者很容易混淆。 其实,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成本项目是针对产品的,是核算某一产品成本使用的,或者说是分配到某一产品上的各种费用要素,而费用要素则是所有费用根据要素种类的归集。 举例来说,某生产车间发生费用10万元,其中劳动对象要素6万元,即各种材料费用6万元,活劳动要素2.5万元,即各种工资支付2.5万元,其他费用(劳动手段,即折旧等)1.5万元。这是按照费用要素归集。 该车间生产三种产品,其中甲产品的各种材料费用为2万元,人工1万元,其他费用1万元,这是按产品的成本项目核算的。 由此可见,成本项目是针对产品的,是产品的成本项目。而费用要素则不是,两者的内涵相近,外延不同 关于要素成本看看这里:http://baike.haosou.com/doc/565244-598400.html
查看更多会计主体或称会计实体或会计个体,是指会计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 会计主体的作用在于界定不同会计主体会计核算的范围。从企业来说,它要求会计核算区分自身的经济活动与其他企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区分企业的经济活动与企业投资者的经济活动。企业的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涉及的只是会计主体范围内的经济活动,而不核算反映企业投资者或所有者的经济活动、也不核算反映其他企业或其他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 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并不是同一概念。一般说来,法律主体必然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并不一定就是法律主体。任何企业,
查看更多借管理费用 贷其他应付款
查看更多两个分类口径不一样,只要了解会计科目的属性就好了。
查看更多借;库存商品 贷;银行存款等科目
查看更多微信扫码加老师开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