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企业招聘会计要求是有经验的,建议学一下会计处理再去应聘
查看更多会计八大信息质量要求分别是那些?分别为什么意思?请一定通俗的回答并解释,非常感谢!拜托啦
查看更多其实区别不是特别大,侧重点有点不同
查看更多会计岗位职责 一、负责记好行政方面的财务总帐及各种明细帐目。手续完备、数字准确、书写整洁、登记及时、帐面清楚。 二、负责编制月、季、年终决算和其他方面有关报表。 三、协助经理编制并执行全院预算。 四、认真审核原始凭证,对违反规定或不合格的凭证应拒绝入帐。要严格掌握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 五、定期核对固定资产帐目,作到帐物相符。 六、上级财务机关检查工作时,要负责提供资料和反映情况。 七、每月书面向经理汇报财务情况,当好经理参谋,发挥财务监督作用。 八、定期装订会计凭证、帐簿、表册等,妥善保管和存档。当年会计档案由会计人员保管,往年会计档案由学校档案室保管。 九、协助出纳作好工资、奖金的发放工作。 十、负责掌管财务印章,严格控制支票的签发。 十一、按期填报审计报表,认真自查,按时报送会计资料。 十二、加强安全防范意识和安全防范措施,严格执行财务管理方面的安全制度,确保不出安全问题。 十三、严格遵守,执行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和财务会计制度,作好会计工作。 出纳员岗位职责 一、要认真审查各种报销或支出的原始凭证,对违反国家规定或有误差的,要拒绝办理报销手续。 二、要根据原始凭证,记好现金和银行帐。书写整洁、数字准确、日清月结。 三、严格遵守现金管理制度,库存现金不得超过定额,不坐支,不挪用,不得用白条抵顶库存现金,保持现金实存与现金帐面一致。 四
查看更多一、会计信用质量特征的二个层次及其相互关系 1.现有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共有八个特征指标, 可根据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将其分为两个层 次:基本特征和其他特征。 (1)基本特征 会计信息的基本特征包括真实可靠性、相关性、及时性和可比性。之所以称其为基本特 征,是因为它们反映了会计信息的实质。会计信息必须拥有这些特征才可能有用。 ①真实可靠性。 它要求会计确认和计量的事项与所反映的经济内容保持一致, 同时要求 会计数据在加过程中没有差错。并且具有可验性。真实可靠性是会计信息的生命。如果会计 信息失真,将会导致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失误,这样会计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 ②相关性。它要求会计信息反映的内容(如企业财务状况,经济成果和现金流量等) 。 与其使用者的经营决策相关联。相关系数越大,其价值也越大。也就是说会计信息必须具有 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预测价值是指会计信息能为其使用者预测未来年度的决策提供依据。 反馈价值是指通过反映上期的经营状况影响将要作出的决策。 ③及时性。 它要求会计信息必须及时呈报给会计信息使用者。 具体来说, 在会计核算中, 对当期发生的会计事项应当在当期内及时地进行会计处理, 不能拖延; 会计报表也应在会计 期间结束后及时编制和呈报。 其实及时性是相关性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会计作为一种信息 同其他信息一样具有时效性。 要是会计信息不及时, 就是再好的信息也失去了影响决策的能
查看更多(一)手工会计信息系统和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共同点 电子计算机应用于会计信息系统,也是一种人造系统。这里将人造系统区分为不使用电子计算机的手工系统和使用电子计算机后的人机系统,仅是便于叙述,本书大量论及的系统是指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 手工系统和人机系统有以下几个共同点: 1.系统目标一致 无论是手工系统还是人机系统,其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加强经营管理,提供会计信息,参与经营决策,提高经济效益。 2.遵守会计法规及财政制度 人机系统的应用,不能置财经法规、制度于不顾,相反应当更严格地维护财经法规,从技术上、制度上堵塞可能的弊端。 3.保存会计档案 会计档案是会计的重要历史资料,必须按规定妥善保管。人机系统形成的大部分会计档案的物理性质变化了,备份的消失与复制很容易,这就要求系统的信息资料管理更要加强。 4.编制会计报表 会计报表是企业经营、资金、成本等主要经济活动的综合反映,也是国家宏观决策的依据之一,人机系统应当编制出符合国家要求的会计报表,不得各行其是。 5.遵循基本的会计理论与会计方法 会计理论是会计学科的结晶,会计方法是会计工作的总结。人机系统会引起理论上与方法上的变革,但是这种变革是渐进型的,而不是突变型的。目前建立的人机系统应当遵循基本的会计理论与会计方法,否则将导致系统研制的失败。 6.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相同 任何一种信息系统都有五方面的基本功能,即:①信息的采集与记录(输
查看更多四者概念的区别 总体来说,“工资总额”、 “工资、薪金总额”和“工资、薪金所得”三个概念虽有区别,但差别不大,主要是“职工薪酬”与这三个概念差别较大,集中体现在概念范畴、法规依据、使用范围和使用主体等方面。 一、概念范畴、法规依据、使用范围方面的区别 1.“工资总额” “工资总额”属于统计范畴的概念,它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我国政府为了能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经济指标进行宏观调控,特别设置了监控个人收入的“工资总额”指标和监控个人支出的“物价指数”指标,目的在于避免收入差距过大和物价波动过大的问题。为保证国家对工资进行统一的统计核算,1989年9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统计局1990年1月1日发布第一号令《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该规定明确指出:工资总额是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工资总额的计算应以直接支付给职工的全部劳动报酬为根据。 工资总额由六部分组成:(一)计时工资,(二)计件工资,(三)奖金,(四)津贴和补贴,(五)加班加点工资,(六)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工资总额不包括:(一)根据国务院发布的有关规定颁发的创造发明奖、自然科学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和支付的合理化建议奖和技术改进奖以及支付给运动员、教练员的奖金;(二)有关劳动保险和职工福利方面的各项费用;(三)有关离休、退休、退职人员待遇的各项
查看更多您好!年报是每年5月31日之前申报的,不是15号。
查看更多你好,暂时不涉及
查看更多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0727/19/12563787_302881815.shtml你好!看一下这里对你有帮助
查看更多两个分类口径不一样,只要了解会计科目的属性就好了。
查看更多你好!成本项目和费用要素都是企业成本核算的内容,同时成本项目一般分为材料、人工和制造费用,而费用要素也一般分为针对劳动对象的要素(即材料)、劳动手段的要素(设备等)、和活劳动的要素(人工)。所以二者很容易混淆。 其实,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成本项目是针对产品的,是核算某一产品成本使用的,或者说是分配到某一产品上的各种费用要素,而费用要素则是所有费用根据要素种类的归集。 举例来说,某生产车间发生费用10万元,其中劳动对象要素6万元,即各种材料费用6万元,活劳动要素2.5万元,即各种工资支付2.5万元,其他费用(劳动手段,即折旧等)1.5万元。这是按照费用要素归集。 该车间生产三种产品,其中甲产品的各种材料费用为2万元,人工1万元,其他费用1万元,这是按产品的成本项目核算的。 由此可见,成本项目是针对产品的,是产品的成本项目。而费用要素则不是,两者的内涵相近,外延不同 关于要素成本看看这里:http://baike.haosou.com/doc/565244-598400.html
查看更多可靠性
查看更多您好,其实不联系考会计研究生,可以考注会,税务师什么的,加上经验更实用
查看更多企业所得税会算年度表从哪下载
查看更多
微信扫码加老师开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