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
注册会计师审计与政府审计区别
分享
晓宇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税务师,中级会计师
4.99
解题: 0.89w
引用 @ 月月 发表的提问:
老师,审计包括什么,和会计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帮别人问的)
审计主要是指对公司的会计账簿信息以及财务报表等材料进行审查,进而以此为依据判定公司的所有经营活动是否真实存在,从而对企业日常经营发展进行全面监督。而会计则是对公司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通过记账、算账、报账等一系列程序来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并向有关方面提供相应的会计信息,通常情况下,企业会计活动是审计的监督对象,审计需要在相应的会计资料的基础上进行。
76楼
2022-12-15 07:45:00
全部回复
邹老师
职称:注册税务师+中级会计师
4.99
解题: 62.47w
引用 @ 爱笑的流沙 发表的提问:
县级审计局有权限审计县级人民政府与施工单位的合同吗?
有权审计
77楼
2022-12-15 08:10:53
全部回复
小奇老师
职称:高级会计师
5.00
解题: 0.44w
引用 @ 寒冷的发夹 发表的提问:
政府会计科目和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区别与联系。
学员您好,一、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与行政单位会计科目的区别          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与行政单位会计科目有不同的反映对象和使用范围,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不能相互取代。主要的区别如下:   (一)反映对象的区别   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是对政府收支按不同标准划分的类别,政府收支为其反映对象。行政单位会计科目则是在行政单位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的分类,行政单位的资金运动为其反映对象。对比两者,可发现:一方面,政府的收支广于行政单位的收支,除了包含几乎全部的行政单位收支外,还包括事业等单位的收支;另一方面,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只体现政府的收支方面,不含资产、负债等其他资金运动,而行政单位会计科目体现行政单位全部的资金运动。    (二)使用范围的区别   政府收支分类科目贯穿于预算工作的全过程,是编制政府预决算、组织预算执行、进行财政分析以及预算单位进行会计明细核算的重要依据。行政单位会计属于会计体系,因此行政单位会计科目作为会计程序的其中一步,一方面核算和监督国家预算资金的取得、使用及其结果,另一方面核算与监督行政单位的财务状况。  (三)在预算管理中发挥作用的区别   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主要用于编制政府预、决算报表,行政单位会计科目则主要用于预算执行阶段。政府收支预算管理的大致流程是:首先,财政部门按照各预算单位上报、汇总的预算收支指标编制政府财务收支计划,经人大批准成为新一年度预算,其数字化表达形式是使用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编制的预算报表;再是预算执行过程,这是由财政及各预算单位按其职能分别完成,其数字化表达形式则是通过预算会计体系实现,具体包括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和事业单位会计、基建会计等;最后当整个年度的预算执行进入终结阶段,对预算执行的总结便是决算,其数字化表达形式便是使用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编制的决算报表。    二、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与行政单位会计科目的联系及对其影响        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与行政单位会计科目因预算管理流程而联系起来。在形式上,预、决算报表财政部门是使用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编制的,但编制数据取自各预算单位的上报和汇总,行政单位作为预算单位的组成部分,按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填列数字的取得则依据于会计账簿,因而两者必然需要一定的对应关系。   这种相互关联影响行政单位会计科目的设置,从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中科目的变化可窥一斑。新制度统一规定会计科目,资产、负债、净资产均有较大变动,而收入和支出科目原本就较少,变化不突出,分别由之前的3个科目减为2个科目。收入类中,将“拨入经费”更名为“财政拨款收入”,并取消了“预算外资金收入”科目。支出类中,将“结转自筹基建”归入“经费支出”科目。这种变化与财政改革的变化是密切相关的。国家财政近年来始终要求将预算外收支纳入预算,在政府收支分类中包含预算外收支,因此核算预算外收支的“预算外收入”及“结转自筹基建”科目不再使用。另外,新制度允许行政单位“因没有相关业务不需要使用的总账科目可以不设”,也可根据自身情况增加、删减或合并明细科目。因此在“财政拨款收入”和“经费支出”总账科目下的明细设置要与政府预决算的统计相挂钩。 “财政拨款收入”是用来支持单位正常运行的,因此该科目首先按“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设置二级科目,再按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支出功能分类”的“项”级科目设置三级科目。“经费支出”科目则对应的是支出经济分类,其按“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设置二级科目后,再按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支出经济分类”的“款”级科目设置三级科目。
78楼
2022-12-15 08:23:59
全部回复
一间房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
5.00
解题: 0.08w
引用 @ 淡定的羊 发表的提问:
下列有关被审计单位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被审计单位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是注册会计师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一个方面 B、被审计单位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属于被审计单位的外部因素 C、在了解被审计单位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的一个方面是被审计单位是否已对特定事项做了适当的列报和披露 D、如果被审计单位变更了重要的会计政策,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变更的原因及其适当性
B 【答案解析】 被审计单位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是被审计单位的内部因素。
79楼
2022-12-18 07:32:31
全部回复
钟存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中级会计师,CMA,法律职业资格
4.98
解题: 3.85w
引用 @ 仁爱的泥猴桃 发表的提问:
注册会计师针对审计过程发现问题,向公司提出会计政策选用和审计调整建议,会产生不利影响吗
同学你好 很高兴为你解答 不会产生 因为是建议
80楼
2022-12-18 07:44:24
全部回复
萱萱老师
职称:中级会计师
4.98
解题: 2.54w
引用 @ 月半弯 发表的提问:
下列有关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注册会计师无须在审计完成阶段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B.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了解的程度,低于管理层为经营管理企业而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需要了解的程度 C.对小型被审计单位,注册会计师可以不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D.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了解的程度,取决于会计师事务所的质量控制政策
B.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了解的程度,低于管理层为经营管理企业而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需要了解的程度
81楼
2022-12-18 08:08:59
全部回复
洋洋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中级会计师,税务师
4.96
解题: 0.22w
引用 @ 蓝冰 发表的提问:
注会审计:照片中的总体规模与总体账面金额有什么区别?
你好同学,照片是不是没有放上来?
82楼
2022-12-19 05:41:31
全部回复
蓝冰:回复洋洋老师 画圈的这个
2022-12-19 06:19:21
洋洋老师:回复蓝冰总体规模不一定是总体帐面金额,总体规模有时候指总体数量,比多少个客户,多少笔分录
2022-12-19 06:47:04
龙枫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国际税收协会会员
4.99
解题: 1.55w
引用 @ 别跟我虚伪我懒得敷衍 发表的提问:
既定审计风险水平下,检查风险与注册会计师所需的审计证据成什么关系?为什么?
你好,是成正比的,就是检查风险越多需要的审计证据越多
83楼
2022-12-19 05:54:58
全部回复
别跟我虚伪我懒得敷衍:回复龙枫老师 哦哦,我以为是正向,但在轻一上看到的答案是反向
2022-12-19 06:35:31
龙枫老师:回复别跟我虚伪我懒得敷衍应该书上是不正确的
2022-12-19 06:47:14
杨伟器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
5.00
解题: 0.01w
引用 @ 受伤的中心 发表的提问:
下列关于关键审计事项的说法中,恰当的有( )。 A、对于关键审计事项的沟通,注册会计师应当在审计报告中单设“关键审计事项”段落以描述关键审计事项 B、注册会计师应对关键审计事项单独发表意见 C、注册会计师应在关键审计事项部分中说明“关键审计事项是注册会计师根据职业判断,认为对当期财务报表审计最为重要的事项” D、如果某些事项导致注册会计师发表非无保留意见,注册会计师不得在审计报告的关键审计事项部分沟通该事项
ACD 【答案解析】 选项B,关键审计事项的处理是以对财务报表整体进行审计为背景的,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整体形成审计意见,而不对关键审计事项单独发表意见。选项D,导致发表非无保留意见的事项,可能很重要,虽然可能符合关键审计事项的定义,但是由于它已经在形成非无保留意见的事项段中进行说明了,所以此时不能在关键审计事项段中进行披露。
84楼
2022-12-19 06:01:34
全部回复
杨伟器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
5.00
解题: 0.01w
引用 @ 彩色的雨 发表的提问:
下列关于关键审计事项的说法中,恰当的有( )。 A、对于关键审计事项的沟通,注册会计师应当在审计报告中单设“关键审计事项”段落以描述关键审计事项 B、注册会计师应对关键审计事项单独发表意见 C、注册会计师应在关键审计事项部分中说明“关键审计事项是注册会计师根据职业判断,认为对当期财务报表审计最为重要的事项” D、如果某些事项导致注册会计师发表非无保留意见,注册会计师不得在审计报告的关键审计事项部分沟通该事项
ACD 【答案解析】 选项B,关键审计事项的处理是以对财务报表整体进行审计为背景的,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整体形成审计意见,而不对关键审计事项单独发表意见。选项D,导致发表非无保留意见的事项,可能很重要,虽然可能符合关键审计事项的定义,但是由于它已经在形成非无保留意见的事项段中进行说明了,所以此时不能在关键审计事项段中进行披露。
85楼
2022-12-19 06:17:59
全部回复
杨伟器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
5.00
解题: 0.01w
引用 @ 淡定的羊 发表的提问:
下列关于关键审计事项的说法中,恰当的有( )。 A、对于关键审计事项的沟通,注册会计师应当在审计报告中单设“关键审计事项”段落以描述关键审计事项 B、注册会计师应对关键审计事项单独发表意见 C、注册会计师应在关键审计事项部分中说明“关键审计事项是注册会计师根据职业判断,认为对当期财务报表审计最为重要的事项” D、如果某些事项导致注册会计师发表非无保留意见,注册会计师不得在审计报告的关键审计事项部分沟通该事项
ACD 【答案解析】 选项B,关键审计事项的处理是以对财务报表整体进行审计为背景的,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整体形成审计意见,而不对关键审计事项单独发表意见。选项D,导致发表非无保留意见的事项,可能很重要,虽然可能符合关键审计事项的定义,但是由于它已经在形成非无保留意见的事项段中进行说明了,所以此时不能在关键审计事项段中进行披露。
86楼
2022-12-20 05:32:12
全部回复
萱萱老师
职称:中级会计师
4.98
解题: 2.54w
引用 @ 月半弯 发表的提问:
在确定是否能够利用内部审计的工作以实现审计目的时,下列有关注册会计师执行的评价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内部审计人员是否能够符合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有关独立性的要求 B.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内部审计人员的胜任能力 C.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内部审计在被审计单位中的地位,以及相关政策和程序支持内部审计人员客观性的程度 D.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内部审计是否采用系统、规范化的方法(包括质量控制)
B.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内部审计人员的胜任能力 C.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内部审计在被审计单位中的地位,以及相关政策和程序支持内部审计人员客观性的程度 D.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内部审计是否采用系统、规范化的方法(包括质量控制)
87楼
2022-12-20 05:48:55
全部回复
萱萱老师
职称:中级会计师
4.98
解题: 2.54w
引用 @ 学堂用户_ph599698 发表的提问:
在确定是否能够利用内部审计的工作以实现审计目的时,下列有关注册会计师执行的评价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内部审计人员是否能够符合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有关独立性的要求 B.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内部审计人员的胜任能力 C.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内部审计在被审计单位中的地位,以及相关政策和程序支持内部审计人员客观性的程度 D.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内部审计是否采用系统、规范化的方法(包括质量控制)
B.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内部审计人员的胜任能力 C.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内部审计在被审计单位中的地位,以及相关政策和程序支持内部审计人员客观性的程度 D.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内部审计是否采用系统、规范化的方法(包括质量控制)
88楼
2022-12-20 05:56:23
全部回复
萱萱老师
职称:中级会计师
4.98
解题: 2.54w
引用 @ 京京 发表的提问:
在确定是否能够利用内部审计的工作以实现审计目的时,下列有关注册会计师执行的评价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内部审计人员是否能够符合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有关独立性的要求 B.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内部审计人员的胜任能力 C.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内部审计在被审计单位中的地位,以及相关政策和程序支持内部审计人员客观性的程度 D.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内部审计是否采用系统、规范化的方法(包括质量控制)
B.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内部审计人员的胜任能力 C.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内部审计在被审计单位中的地位,以及相关政策和程序支持内部审计人员客观性的程度 D.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内部审计是否采用系统、规范化的方法(包括质量控制)
89楼
2022-12-20 06:15:00
全部回复
娜老师
职称:CMA,中级会计师
4.99
解题: 0.25w
引用 @ 喜悦的鲜花 发表的提问:
政府会计的信息质量要求有哪些?以及政府会计的质量要求与企业会计的区别
同学你好,区别如下,原因是获取信息的侧重点不同,编制信息的主体不同。 政府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包括可靠性、全面性、相关性、及时性、可比性、可理解性和实质重于形式7个方面。 1可靠性。政府会计主体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核算,如实反映各项会计要素的情况和结果,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 2全面性。政府会计主体应当将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统一纳入会计核算,确保会计信息能够全面反映政府会计主体预算执行情况和财务状况、运行情况、现金流量等。 3相关性。政府会计主体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反映政府会计主体公共受托责任履行情况以及报告使用者决策或者监督、管理的需要相关,有助于报告使用者对政府会计主体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4及时性。政府会计主体对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核算,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5可比性。政府会计主体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同一政府会计主体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不同政府会计主体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确保政府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6可理解性。政府会计主体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7实质重于形式。政府会计主体应当按照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不限于以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是使财务报告中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对投资者等信息使用者决策有用应具备的基本特征,它主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8个方面。 一、可靠性 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的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二、相关性 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三、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四、可比性 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具体包括下列要求: (一)同一企业对于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 (二)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即对于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同企业应当采用相同或相似的会计政策,以使不同企业按照一致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基础提供有关会计信息。 五、实质重于形式 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如果企业仅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那么就容易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无法如实反映经济现实和实际情况。 六、重要性 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七、谨慎性 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八、及时性 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90楼
2022-12-21 05:26:52
全部回复

微信扫码做题

领取会员

亲爱的学员你好,微信扫码加老师领取会员账号,免费学习课程及提问!

微信扫码加老师开通会员

在线提问累计解决68456个问题

齐红老师 | 官方答疑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你好,我是来自快账的齐红老师,很高兴为你服务,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你的吗?

您的问题已提交成功,老师正在解答~

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码,可方便地进行更多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该手机号码已注册,可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进行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会计问小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