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
现时成本会计的日常核算
分享
王超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中级会计师
4.98
解题: 8w
引用 @ 唐羽 发表的提问:
老师,如何确认公司会计核算制度中的成本核算方法?
你好同学,只能看你们公司的会计制度里面有没有规定,如果有规定,就能直接确认了
166楼
2023-04-25 18:53:22
全部回复
邹老师
职称:注册税务师+中级会计师
4.99
解题: 62.44w
引用 @ &微笑 旳弧度 发表的提问:
外账会计怎么核算成本?
你好,销售货物成本=销售数量*单位产品成本
167楼
2023-04-25 19:13:30
全部回复
venus老师
职称:中级会计师
4.98
解题: 5.1w
引用 @ Mr.陈 发表的提问:
老师,房地产成本会计一般都有哪些成本核算?
一、首先要弄清房地产成本的组成。   二、要掌握开发成本核算的项目。   开发成本的核算项目有:   1、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指因开发房地产而征用土地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征地费、安置费以及原有建筑物的拆迁补偿费,或采用批租方式取得土地的批租地价。   2、前期工程费:指土地、房屋开发前发生的规划、设计、可行性研究以及水文地质勘察、测绘、场地平整等费用。   3、基础设施费指:土地、房屋开发过程中发生的供水、供电、供气、排污、排洪、通讯、照明、绿化、环卫设施以及道路等基础设施费用。   4、建筑安装工程费:指土地房屋开发项目在开发过程中按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图施工所发生的各项建筑安装工程费和设备费。   5、配套设施费:指在开发小区内发生,可计入土地、房屋开发成本的不能有偿转让的公共配套设施费用,如钢炉房、水塔、居委会、派出所、幼托、消防、自行车棚、公厕等设施支出。   6、开发间接费:指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独立核算单位及开发现场为开发房地产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现场管理机构人员工资、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劳动保护费、周转房摊销等。   三、正确核算区分开发成本和期间费用   1、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开发成本,相当于工业产品的制造成本和建筑安装工程的施工成本。如要计算房地产开发企业产品的完全成本,还要计算开发企业(公司本部)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开发经营活动而发生的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以及为销售、出租、转让开发产品而发生的销售费用。   2、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也叫期间费用。它们绝大部分都是经营期间的费用开支,与开发工程量的关系并不十分密切,如果将期间费用计入开发产品成本,在开发产品开发和销售、出租、转让不同步的情况下,就会增加开发产品的成本,特别是在开发房地产滞销时期,将滞销期间发生的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计入当期开发产品成本,就会使企业造成大量的潜亏,不能及时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同时,将期间费用计入开发产品成本,不但要增加核算的工作量,也不利于正确考核企业开发单位的成本水平和成本管理责任。   3、因此,现行会计制度中规定将期间费用计入当期损益,不再计入开发产品成本,也就是说,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产品只计算开发成本,不计算完全成本。
168楼
2023-04-25 19:26:59
全部回复
Mr.陈:回复venus老师 是不是很复杂,我之前是做商贸的,现在要面试房地产成本会计,需要注意什么吗?
2023-04-25 19:48:24
venus老师:回复Mr.陈这个的确跨度挺大,你看一下我们关于房地产的实操去体验下
2023-04-25 20:07:22
文文老师
职称:中级会计师,税务师
4.98
解题: 13.03w
引用 @ 发表的提问:
老师好,成本会计的意义有哪些?(我知道的是这些:准确核算成本,有利于报价,有利于成本分析,有利于核算正确的利润)谢谢老师帮助。
这就是成本会计存在的意义了。别想复杂了。
169楼
2023-04-26 18:25:21
全部回复
靖曦老师
职称:高级会计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
4.91
解题: 0.71w
引用 @ 幼稚鬼ᝰ 发表的提问:
会计交接需要注意些什么,平时做的最多的是成本核算,还有其他数据的填表等
会计交接工作的程序   1、交接前的准备工作。   会计人员在办理会计工作交接前,必须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①已经受理的经济业务尚未填制会计凭证的应当填制完毕。   ②尚未登记的账目应当登记完毕,结出余额,并在最后一笔余额后加盖经办人印章。   ③整理好应该移交的各项资料,对未了事项和遗留问题要写出书面说明材料。   ④编制移交清册,列明应该移交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公章、现金、有价证券、支票薄、发票、文件、其他会计资料和物品等内容;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从事该项工作的移交人员应在移交清册上列明会计软件及密码、会计软件数据盘、磁带等内容。   ⑤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移交时,应将财务会计工作、重大财务收支问题和会计人员的情况等向接替人员介绍清楚。   2、移交点收。   移交人员离职前,必须将本人经管的会计工作,在规定的期限内,全部向接管人员移交清楚。接管人员应认真按照移交清册逐项点收。   具体要求是:   ①现金要根据会计账簿记录余额进行当面点交,不得短缺,接替人员发现不一致或“白条抵库”现象时,移交人员在规定期限内负责查清处理。   ②有价证券的数量要与会计账簿记录一致,有价证券面额与发行价不一致时,按照会计账簿余额交接。   ③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必须完整无缺,不得遗漏。如有短缺,必须查清原因,并在移交清册中加以说明,由移交人负责。   ④银行存款账户余额要与银行对账单核对相符,如有未达账项,应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节相符;各种财产物资和债权债务的明细账户余额,要与总账有关账户的余额核对相符;对重要实物要实地盘点,对余额较大的往来账户要与往来单位、个人核对。   ⑤公章、收据、空白支票、发票、科目印章以及其他物品等必须交接清楚。   ⑥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交接双方应在电子计算机上对有关数据进行实际操作,确认有关数字正确无误后,方可交接。   3、专人负责监交。   为了明确责任,会计人员办理工作交接时,必须有专人负责监交。通过监交,保证双方都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认真办理交接手续,防止流于形式,保证会计工作不因人员变动而受影响;保证交接双方处在平等的法律地位上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不允许任何一方以大压小,以强凌弱,或采取非法手段进行威胁。   移交清册应当经过监交人员审查和签名、盖章,作为交接双方明确责任的证件。   对监交的具体要求是:   ①一般会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由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监交。   ②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由单位负责人监交,必要时主管单位可以派人会同监交。   所谓必要时由主管部门派人会同监交,是指有些交接需要主管单位监交或者主管单位认为需要参与监交。   通常有三种情况:   一是所属单位负责人不能监交,需要由主管单位派人代表主管单位监交。如因单位撤并而办理交接手续等。   二是所属单位负责人不能尽快监交,需要由主管单位派人督促监交。如主管单位责成所属单位撤换不合格的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所属单位负责人却以种种借口拖延不办交接手续时,主管单位就应派人督促会同监交等。   三是不宜由所属单位负责人单独监交,而需要主管单位会同监交。如所属单位负责人与办理交接手续的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有矛盾,交接时需要主管单位派人会同监交,以防可能发生单位负责人借机刁难等。此外,主管单位认为交接中存在某种问题需要派人监交时,也可派人会同监交。   4、交接后的有关事宜:   ①会计工作交接完毕后,交接双方和监交人在移交清册上签名或盖章,并应在移交清册上注明:单位名称,交接日期,交接双方和监交人的职务、姓名,移交清册页数以及需要说明的问题和意见等。   ②接管人员应继续使用移交前的账簿,不得擅自另立账簿,以保证会计记录前后衔接,内容完整。   ③移交清册一般应填制一式三份,交接双方各执一份,存档一份。   会计交接注意事项:   第一.交接表要写清楚.看交接表上的内容与事实是否相符.   第二.发票要看仔细.发票本数与事实相符.企业帐要与银行帐相符.现实和实务往来是否相符.保管帐与实务是否相符.要清点仓库.固定资产也要盘点.   第三.有时间的话,单位往来帐要相核对.个人帐要核对.   总之会计交接一定要注意.否则后果自负.所以不要怕麻
170楼
2023-04-26 18:49:44
全部回复
朴老师
职称:会计师
4.98
解题: 45.51w
引用 @ 学霸 发表的提问:
会计季度报表成本核算怎么算?
成本报表是用以反映企业生产费用与产品成本的构成及其升降变动情况,以考核各项费用与生产成本计划执行结果的会计报表,是会计报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本报表资金耗费和产品成本及其升降变动情况,用以考核成本计划执行结果。
171楼
2023-04-26 18:56:48
全部回复
学霸:回复朴老师 老师,我想问季度报表和月报表成本核算用移动加权平均法算出来是有差额的,下个月报表是按季度来算还有按月报表算?
2023-04-26 19:19:25
学霸:回复朴老师 季度是一次平均,月是每次都平均。
2023-04-26 19:36:24
朴老师:回复学霸季报的话就按照季度的
2023-04-26 19:59:17
学霸:回复朴老师 也就是说季报和月报分开算,缴纳所得税是按照季报来缴纳。
2023-04-26 20:16:10
朴老师:回复学霸是的,是按照季度的交
2023-04-26 20:37:48
学霸:回复朴老师 嗯,谢谢老师。
2023-04-26 20:48:20
朴老师:回复学霸不用客气,满意请给五星好评,谢谢
2023-04-26 21:10:24
陈诗晗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高级会计师
4.99
解题: 17.93w
引用 @ 辛爱民 发表的提问:
你好老师,去应聘电厂的成本会计,核算会计,需要准备什么,会被问到什么呢?有笔试和面试,该怎么准备一下?
成本会计主要是核算成本。 你要对成本的核算方法数字,比如移动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等,各周转材料的探险方法等。 面试主要是看表述能力 笔试会给你一点题目让你做
172楼
2023-04-26 19:06:07
全部回复
武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
4.93
解题: 0.73w
引用 @ 发表的提问:
纺织行业这块成本核算怎样做 会计新手
你可以先学习学习,你公司的原因账目
173楼
2023-04-26 19:23:59
全部回复
陈诗晗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高级会计师
4.99
解题: 17.93w
引用 @ 透心凉心飞扬 发表的提问:
我是一名经验不多的会计,刚进入一家环境工程的企业,不知道成本核算是怎样的
成本是根据实际发生的工程成本计入当期成本
174楼
2023-05-03 19:45:38
全部回复
陈橙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中级会计师,税务师
4.99
解题: 0.25w
引用 @ 嘻嘻 发表的提问:
老师,我想问一下,成本核算里面的移动加权法,先进先出法,全月一次法,这三个是什么意思,日常做账的时候,产品选择核算方法的时候,怎么去选择是那一种
是存货发出计量方式,现在电算化一般都是用移动加权平均法
175楼
2023-05-03 20:06:52
全部回复
张伟老师
职称:会计师
4.91
解题: 0.74w
引用 @ 沁心 发表的提问:
请问老师,工业会计成本核算方法有哪些
我提问:请问老师,工业会计成本核算方法有哪些
176楼
2023-05-03 20:18:48
全部回复
张伟老师:回复沁心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分为供应、生产、销售三大环节,其中生产环节为组织产品生产所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按产品对象形成产品生产成本,即为制造成本。产品制造成本核算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产品销售成本结转的正确性,进而影响当期的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因此,对制造成本的审查应作为企业所得税纳税审查的重点。   一、制造成本的会计核算   制造成本通过“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科目进行核算。“生产成本”科目核算企业进行工业性生产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包括生产各种产成品、自制半成品、自制材料、自制工具以及自制设备等所发生的各项费用;该科目设置“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两个二级科目。“基本生产成本”二级科目核算企业为完成主要生产目的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发生的费用,用于计算基本生产的产品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二级科目核算企业为基本生产及其他服务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和劳务供应发生的费用,用于计算辅助生产产品和劳务成本。该科目按成本核算对象设明细账,明细账用多栏式账页按成本项目设专栏进行明细核算。
2023-05-03 20:43:04
张伟老师:回复沁心“制造费用”科目核算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按不同的车间、部门设置明细账,明细账用多栏式按费用项目内容设专栏进行明细核算。   基本生产发生的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费用,按成本项目借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贷记有关科目。账务处理: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直接材料   应付工资   辅助生产发生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费用,按成本项目借记“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贷记有关科目。账务处理:   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直接材料   应付工资   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借记“制造费用”,贷记有关科目。账务处理:   借:制造费用   贷:原材料(银行存款、累计折旧等)
2023-05-03 21:02:35
张伟老师:回复沁心月终,制造费用分配给成本核算对象时,账务处理: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科目月末无余额。   二、制造成本的审查要点   审查制造成本,应通过“生产成本”、“制造费用”明细账归集的内容、分配的方法,获取经济业务中的原始记录、单据、记账凭证,采用核对法、审阅法、复算法进行审查。审查要点如下:   ⒈审查费用发生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无虚假成本,有无非生产性费用和扩大成本列支范围等挤占成本的现象;   ⒉跨期摊销费用,是否按权责发生制原则记入当期成本,有无人为调节利润的情况;   ⒊费用归集和分配的方式是否正确。有无未按规定将制造费用在不同产品之间分配的情况;   ⒋在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是否准确。有无任意改变方法少记或多记产成品成本及利用保留在产品成本,人为多计算或少计算产品成本,从而调节利润的情况;   ⒌会计处理是否恰当,有无影响当期成本情况。
2023-05-03 21:15:35
张伟老师:回复沁心三、制造成本审查方法   由于工业企业产品成本计算方法复杂,会计核算工作量大。因此,注册税务师在进行纳税审查时,应当借助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效用,通过了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存在及对遵守性的测试,分析找出企业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而有选择、有目的、有重点地审查,这样既能降低审查工作量,又能确保审查质量。   企业的内部控制是指企业的内部管理控制系统,包括为保证企业正常经营所采取的一系列必要的管理措施。内部控制的职能不仅包括企业最高管理当局用来授权或指挥进行购货、生产、销售等经营活动的各种方式方法,也包括核算、审核、分析各种信息资料及报告的程序与步骤,还包括为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综合计划,控制和评价而制定或设置的各种规章制度。因此,内部控制的作用能够提高会计核算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⒈可靠的内部凭证制度。   企业有完善的内部控制凭证,以种类全、内容完整、连续编号的一些处理经济业务的凭证,作为会计处理依据。   ⒉完善的簿记制度。在可靠的凭证制度基础上,建立完整的账簿和报表制度,确保会计记录的严密性。   ⒊严格核对制度。包括凭证之间的核对,凭证和账簿之间的核对,账簿和报表之间的核对等。企业建立严格的核对制度,有利于及时改正会计记录中错误,做到证、账、表三相符。   ⒋合理的会计政策和会计程序。企业在遵守国家制定的会
2023-05-03 21:29:30
张伟老师:回复沁心对上述内部控制制度会计体系可靠程度进行遵守性的调查:   第一、采用询问法。询问企业是否具有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采取问卷的形式设计调查表格,将你想要询问的项目按其重要性依次排列。对想要问的内容及企业回答,要逐项进行并做好记录,使你在很短的时间内对企业生产环节的业务流程、控制程序、核算方法有所认识。   第二、采用抽查法。验证内部控制是否一直在运行,是否取得了预期效果,在多大程度上确保核算的正确性。我们可以对上述的询问内容,选择对成本影响最大的项目,抽取样本—原始单据、凭证进行查看,并对企业回答进行核对,判断其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通过询问和抽查,对被查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我们可得出这几种结论:   第一、依赖程度高。被查企业具有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且均能有效发挥作用。因此,经济业务和会计核算发生差错的可能性很小,可以相应对该环节减少审查的工作量,甚至于可以不查。   第二、依赖程序一般。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较为良好,但存在一定缺陷或薄弱环节,在某种程度上可能影响会计核算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可以对薄弱环节项目进行较为深度的审查。   第三、依赖程度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明显失效,大部分经济业务和会计记录失控,各项资料和数据经常出错,从而导致无法依赖。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开展制造成本详细审查。   审查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操作:   一按成本项目进行审查   产
2023-05-03 21:40:52
张伟老师:回复沁心 ①审查成本计算单中直接材料与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中相关的直接材料是否相符,分配的标准是否合理。审查时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非生产耗用材料记入产品成本。如果成本计算单直接材料金额大于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的分配金额,应进一步查明原因,审查材料使用对象有无将非产品耗用材料记入产品成本。但企业会计人员如果有意识地挤占产品成本,在耗用材料进行分配时,就会将非生产耗用材料直接分配到产品成本,使得成本计算单和材料分配汇总表金额相等。核对材料分配表若不能暴露问题,可采取通过非生产性项目的审查,即采用“反查法”的方法进行审查,查明问题后,按照谁耗用谁负担的原则,进行纳税调整。账务处理:   借:在建工程   应付福利费   贷:本年利润(或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第二、混淆不同产品成本。通过材料分配率混淆不同产品的成本,相应降低本期畅销产品成本,以调节跨年度的利润。审查注意那些不能确指产品耗用的共同混合使用原材料,分配时应科学地选择分配标志、计算方法及会计记录。   正确方法:在消耗定额比例法下,通常采用按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或材料定额成本的比例分配。计算处理:   分配率= 材料实际总消耗量(或实际成本)÷各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或定额成本)之和   某种产品应分配=该种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或定额成本)×分配率   也可以采用其他分配方法。如:产品产量或重量比例分配法。
2023-05-03 22:02:05
张伟老师:回复沁心②抽取材料发出汇总表,选主要材料品种,统计直接材料的发出数量,将其与实际单位成本相乘,计算金额数,并与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中该种材料成本比较,看其是否相等。审查注意下列问题:   第一、企业是否采取提高成材料单位成本,多计产品成本。   第二、审查领料单授批准及领料人是否签字,防止虚假领料多计成本。   第三,材料单位成本计价方法是否恰当,有无变更、人为调节成本或利润。如果企业年度内改变计价方法,应按原计价方法计算发出材料结转成本,其差额调整材料成本或当期利润。   审查方法参见“材料成本的审查要点”。   ⑵采用定额成本法   抽查某种产品的生产通知单若产量统计记录及其直接材料单位消耗定额,根据材料明细账中各该项直接材料的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直接材料总消耗量和总成本,与有关成本计算单中耗用直接材料成本核对,看其是否相等。并注意两个问题:   第一、生产通知单是否经过授权批准,防止虚假业务产量增加材料耗用;   第二、单位消耗定额和材料成本计价是否恰当,有无变更、人为改变方法而影响成本。
2023-05-03 22:14:00
张伟老师:回复沁心⑶采用标准成本法   抽取生产通知单或产量统计记录,直接材料单位标准用量,直接材料标准单价及发出材料汇总表。   ⒉直接人工成本   ⑴对于采用计时工资制的,抽取实际工时统计记录、人员工资分类表及人工费用分配汇总等,运用核对法开展审查。   ①从成本计算单中选择核对直接人工成本与人工费用分配汇总表相应的实际工资费用是否相符,查明 有无将非生产人员工资计入成本。   ②选 取某月资料核对实际工时记录与人工费用分配汇总表中相应的实际工时是否相符,查明有无虚报工时、多列工资扩大成本,减少利润。   ③抽取并核对生产部门若干期间的工时台账与实际工时统计是否相符,追溯原始工时记录,确保工资核算真实性。   ④当没有实际工时统计记录时,根据人员工资分类表,计算复核人工费用分配汇总表中的直接人工工资费用是否合理正确,有无出现与生产量偏离太大的数据,如有,应进一步查明原因。
2023-05-03 22:26:22
张伟老师:回复沁心⑵对采用计件工资制的,抽取产量统计报告、个人(小组)产量记录和经批准的单位工资标准或计件工资制度,运用核对法开展审查。   ①核对按统计产量和单位工资标准计算的人工费用与成本计算单中直接人工成本是否相符。   ②抽取若干直接人工(小组)产量记录,审查是否被汇总计入产量统计报表中。   ⑶对于采用标准成本法,抽取生产通知单或产量统计报表、工时统计报表和经批准的工时、标准工时工资率、直接人工的工资汇总表等资料,运用核对法进行审查。   ①根据产量和单位标准工时计算标准工时总量,再乘以标准工时工资率,以审查其是否与成本计算单中的直接人工成本相符。   ②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计算与账务处理是否正确,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的年度内有无重大变更。   ⒊制造费用成本   抽取制造费用分配汇总表、按项目分列的制造费用明细账、与制造费用分配标准有关的统计资料及其相关原始记录。   ⑴审查“制造费用”账户借方发生额归集的制造费用内容是否正常,开支的标准、发生的费用是否是应归属于本期的生产费,不符合规定的应剔除计税处理。制造费用成本项目中,固定资产折旧为其中的主要内容,其审查方法在第五节中讲解。   ⑵在制造费用分配汇总表中选择一个产品,核对其分摊的制造费用与相应的成本计算单的制造费用是否相符。   ⑶制造费用的分配、计算选择的标准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分配的方法有无变更,防止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多分配应税产品
2023-05-03 22:41:50
张伟老师:回复沁心 二审查“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账户   辅助生产成本核算内容是为企业生产车间、管理部门、在建工程及辅助生产车间提供产品和劳务的车间所发生的费用。从服务的对象上看,部门多、非生产性占有一定的比例,正确分配辅助生产成本关系到正确计算产品成本。   抽取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生产统计表等原始记录资料,从分配标准、费用分配方法、费用分配金额三个环节查证辅助生产成本分配是否真实、正确。   ⒈审查各车间的费用分配标准。审查有无将为基本建设、专项工程、福利部门提供的水、汽、机械加工、修理修配等劳务费用计入辅助生产;审查是否按实际受益对象进行分配,分配率是否正确,采用复算方法重新计算,对少分配或非生产性费用挤入生产成本的情况 ,调增计税利润。   ⒉审查分配方法。辅助生产分配方法较为复杂,审查进注意有无年度内任意改变分配方法,使各部门分配金额发生不正常波动的情况。如果存在这样情况,应按原方法进行计算,其差额调增(调减)计税利润。
2023-05-03 22:57:08
张伟老师:回复沁心⒊审查费用分配金额。用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与辅助生产车间统计表对照,当费用分配表中的分配金额大于生产统计表中的费用额时,应进一步查明辅助生产费用归集有无虚假,抑或统计有差错。如证实生产统计表正确的情况下,即为多转生产成本的费用,应调增利润。   三审查费用确认的原则   会计制度规定,确认费用应遵守权责发生制原则。   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凡是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不论其款项是否已收到或支付,均作为本期收入和费用处理;反之,凡不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其款项已在本期收到或付出,也不应作为本期的收入或费处理。由此可见权责发生制才能真正按会计期间来正确反映各期的盈亏情况 。
2023-05-03 23:16:23
邹老师
职称:注册税务师+中级会计师
4.99
解题: 62.44w
引用 @ Aliang 发表的提问:
工业会计核算成本
你好,主要是有材料,人工,制造费用构成
177楼
2023-05-03 20:39:24
全部回复
小余老师
职称:,中级会计师
4.94
解题: 0.03w
引用 @ 细腻的冰棍 发表的提问:
成本会计核算需要的一些表格
产品的BOM表,材料使用明细表,人工工资表,产成品、在产品统计表,制造费用分配表等
178楼
2023-05-03 20:57:00
全部回复
陈诗晗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高级会计师
4.99
解题: 17.93w
引用 @ 狂野的小虾米 发表的提问:
会计核算法中,建设工程成本如何划分
工程 成本根据实际发生计入成本,根据其成本发生可以分为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等。
179楼
2023-05-04 18:17:11
全部回复
龙枫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国际税收协会会员
4.99
解题: 1.55w
引用 @ 希媛儿???? 发表的提问:
面试地产会计需要注意什么?成本核算的方法有哪些
1、要突出自身的财务工作经历及经验(尤其是工作业绩) 2、表现出沉稳、干练的一面 3、阐述自己的学历以及正在学习的内容(学习能力) 4、良好的表达和沟通 5、工作经历不要太复杂,更换工作的频率不要过高 1 . 品种法;品种法是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来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 一种方法。由于品种法不需要按批计算成本,也不需要按步骤来计算半成品成本,因而这 种 成本计算方法比较简单。品种法主要适用于大批量单步骤生产的企业。如发电、采掘 等。或者虽属于多步骤生产,但不要求计算半成品成本的小型企业,如小水泥、制砖等。 品种法一般按月定期计算产品成本,也不需要把生产费用在产成品和半成品之间进行分 配。 2.分批法。分批法也称定单法。是以产品的批次或定单作为成本计算对象来归集生产 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分批法主要适用于单件和小批的多步骤生产。如重型 机床、船舶、精密仪器和专用设备等。分批法的成本计算期是不固定的,一般把一个生产 周期(即从投产到完工的整个时期)作为成本计算期定期计算产品成本。由于在未完工时没 有产成品,完工后又没有在产品,产成品和在产品不会同时并存,因而也不需要把生产 费用在产成品和产成品之间进行分配。 3.分步法。分步法是按产品的生产步骤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分 步法适用于大量或大批的多步骤生产。如机械、纺织、造纸等。分步法由于生产的数量 大,在某一时间上往往即有已完工:的产成品,又有未完工的在产品和半成品,不可能 等全部产品完工后再计算成本。因而分步法一般是按月定期计算成本,并且要把生产费 用在产成品和半成品之间进行分配。 感谢您的提问,如果满意请给五星谢谢
180楼
2023-05-04 18:43:29
全部回复
希媛儿????:回复龙枫老师 第一次面试会计总是碰壁怎么办?如果让她们觉得我业务可以干过呢
2023-05-04 19:05:00
龙枫老师:回复希媛儿????实际操作很难展现,你最好展示一些您的实际经营经验跟会计职称是比较好的
2023-05-04 19:21:59
希媛儿????:回复龙枫老师 实际经营经验怎么展示
2023-05-04 19:45:30
龙枫老师:回复希媛儿????从事的岗位 会计工作业绩 在各种公司实习的感悟学到的知识是啥
2023-05-04 20:11:41

微信扫码做题

领取会员

亲爱的学员你好,微信扫码加老师领取会员账号,免费学习课程及提问!

微信扫码加老师开通会员

在线提问累计解决68456个问题

齐红老师 | 官方答疑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你好,我是来自快账的齐红老师,很高兴为你服务,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你的吗?

您的问题已提交成功,老师正在解答~

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码,可方便地进行更多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该手机号码已注册,可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进行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会计问小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