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
企业无形资产会计问题研究论文
分享
舟舟老师
职称: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
4.98
解题: 0.44w
引用 @ ???????? 发表的提问:
准备写论文,选题有:会计要素研究,企业应收帐款管理问题,收入确认中的会计处理问题,哪个选题比较好呢?哪个比较能展开来写呢?如果是您会怎么选择?
收入确认中的会计处理 新旧准则变化比较多,有比较新的论文可供参考,比较务实,有许多新的观点可以发挥。其他两个话题,比较陈旧,提不出什么新鲜的观点了。
31楼
2022-11-28 10:08:07
全部回复
微微老师
职称:初级会计师,税务师
4.99
解题: 3.69w
引用 @ 发表的提问:
老师,1、研发支出,没有形成研究成果,管理费用--研究费用,形成了研究成果,是入无形资产,对吗?2、请问,怎么样才证明是形成了研究成果?谢谢老师。
您好,是的,研发支出,没有形成研究成果,管理费用--研究费用,形成了研究成果,是入无形资产;有成果通常是获得专利什么的
32楼
2022-11-28 10:34:58
全部回复
朱:回复微微老师 我现在想把这些费用摊入生产成本,可以吗?这样的话,成本核算准确些。
2022-11-28 10:51:41
微微老师:回复您好,研发费用不应该摊入生产成本
2022-11-28 11:07:44
季老师
职称:高级会计师,税务师,建造师
4.95
解题: 0.42w
引用 @ 冬天的雪 发表的提问:
税法规定,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 请问研究阶段的费用化支出能加计50%扣除吗
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在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75%在税前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在上述期间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75%在税前摊销。
33楼
2022-11-29 09:10:23
全部回复
冬天的雪:回复季老师 那外购的无形资产不能享受这一优惠政策?
2022-11-29 09:32:52
季老师:回复冬天的雪外购不能,国家鼓励自主开发的政策。
2022-11-29 09:43:45
家权老师
职称:税务师
4.97
解题: 17.92w
引用 @ yi 发表的提问:
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与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研究与开发费用的( )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无形资产成本的175%摊销.老师,请问是,百分之多少加计扣除?谢谢
请问是,百分之75加计扣除
34楼
2022-11-29 09:33:30
全部回复
yi:回复家权老师 老师您好,请问以前是按50%加计扣除对吗?
2022-11-29 09:57:15
家权老师:回复yi是的,以前是按50%加计扣除
2022-11-29 10:26:18
朱小慧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初级会计师
4.99
解题: 1.21w
引用 @ mh 发表的提问:
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条第(一)项所称研究开发费用的加计扣除,是指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请问老师,假设形成无形资产。成本是100万。是按150万摊销还是本来100再加150万=250万摊销呢
您好,是按照150%进行摊销,不过现在是按照175%了,这个比例提高了
35楼
2022-11-29 09:57:14
全部回复
mh:回复朱小慧老师 那等于是形成了无形资产,假设花了100万。可以按175万摊销是吗?
2022-11-29 10:11:43
朱小慧老师:回复mh对的,是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175%进行摊销
2022-11-29 10:24:02
五条悟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中级会计师,初级会计师
4.98
解题: 0.57w
引用 @ 婷燕 发表的提问:
你好!老师,想请问下,内部研究开发无形资产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的150%还是175%摊销呢?
您好,这个按照175%摊销的
36楼
2022-11-29 10:16:45
全部回复
婷燕:回复五条悟老师 老师,这个是有分时间段吗?我看有些题目是按照150%,有些是175%
2022-11-29 10:36:07
五条悟老师:回复婷燕您好从2018年1月1日开始175%
2022-11-29 11:01:23
英老师
职称:中级会计师
4.96
解题: 0.42w
引用 @ beauty~ 发表的提问:
咨询下高新企业研究一个项目,在研究阶段是不是应该属于费用花,研发费用,等到形成无形资产或者形成物件的时候进行资本化?
同学好,研究阶段一般是费用化,开发阶段就可以资本化,形成了资产再结转到无形资产
37楼
2022-11-29 10:29:59
全部回复
邹老师
职称:注册税务师+中级会计师
4.99
解题: 62.47w
引用 @ 一一 发表的提问:
企业在无形资产研究阶段发生的职工薪酬,为什么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你好,企业在无形资产研究阶段发生的职工薪酬,计入研发支出——费用化科目核算,然后结转到管理费用 
38楼
2022-12-08 09:18:59
全部回复
一一:回复邹老师 哦哦哦好的
2022-12-08 09:39:20
邹老师:回复一一祝你学习愉快,工作顺利! 希望你对我的回复及时予以评价,谢谢。
2022-12-08 09:53:51
水本无色
职称:中级职称
5.00
解题: 0.13w
引用 @ 爱笑的流沙 发表的提问:
无形资产研究阶段的支出计入什么费用里
无形资产研究阶段的支出计入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月末转入管理费用
39楼
2022-12-08 09:39:09
全部回复
王瑞老师
职称: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
4.96
解题: 0.94w
引用 @ 竺二 发表的提问:
我准备写本科论文,课题是XXX公司销售业务内部控制问题研究,请问我该到哪里找相关企业内控方面的资料啊?谢谢!
你好,巨潮咨询网可以查询到上市公司披露的年报及内控,可以做论文分析案例。
40楼
2022-12-08 09:59:21
全部回复
邹老师
职称:注册税务师+中级会计师
4.99
解题: 62.47w
引用 @ 糊涂的大白 发表的提问:
无形资产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
你好,无形资产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费用化 
41楼
2022-12-08 10:24:59
全部回复
陈诗晗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高级会计师
4.99
解题: 17.93w
引用 @ 赵高松 发表的提问:
学堂老师好,帮我解答一下这道题吧。 1、下列关于无形资产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内部研究开发形成无形资产的加计摊销额属于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B、内部研究开发形成无形资产的加计摊销额属于非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C、内部研究开发形成无形资产的加计摊销额属于暂时性差异,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D、内部研究开发形成无形资产的加计摊销额属于非暂时性差异,不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你好,同学。 1不确认递延所得税 2不确认递延所得税 3正确 4不正确
42楼
2022-12-09 07:44:28
全部回复
吴少琴老师
职称:会计师
4.99
解题: 3.47w
引用 @ 贤惠的路人 发表的提问:
企业自创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申请取得前研究阶段发生的费用,应计入
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43楼
2022-12-09 08:03:52
全部回复
武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
4.93
解题: 0.73w
引用 @ 荟花之美 发表的提问:
税法中规定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 )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 老师这题新的规定是多少啊,75和175还是50和175啊
175进行扣除的,同学,这是一个新的规定
44楼
2022-12-09 08:15:38
全部回复
叶子老师
职称:中级会计师,税务师,初级会计师
4.99
解题: 0.13w
引用 @ 荟花之美 发表的提问:
税法中规定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 )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 老师这题新的规定是多少啊,75和175还是50和175啊
研究开发费用的加计扣除,是指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在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75%在税前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在上述期间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 175%在税前摊销。
45楼
2022-12-09 08:38:59
全部回复

微信扫码做题

领取会员

亲爱的学员你好,微信扫码加老师领取会员账号,免费学习课程及提问!

微信扫码加老师开通会员

在线提问累计解决68456个问题

齐红老师 | 官方答疑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你好,我是来自快账的齐红老师,很高兴为你服务,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你的吗?

您的问题已提交成功,老师正在解答~

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码,可方便地进行更多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该手机号码已注册,可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进行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会计问小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