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
编制会计报表的内容是
分享
袁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中级会计师,税务师
4.98
解题: 7.19w
引用 @ Miss*琪* 发表的提问: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报表审核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就是该报表是否符合会计报表的编制 这句话是对的吗?
是的
1楼
2023-03-09 14:56:51
全部回复
袁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中级会计师,税务师
4.98
解题: 7.19w
引用 @ Miss*琪* 发表的提问: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报表审核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就是该报表是否符合会计报表的编制 这句话是对的吗?
是对的
2楼
2023-03-09 16:04:00
全部回复
小洪老师
职称:CMA,财务分析,cfa一级和二级
4.98
解题: 1.66w
引用 @ 聆听关于你的心跳besos 发表的提问:
财务会计报告都需要编制哪些内容
你好,财务报表(四表一一附注)+审计报告+其他信心+管理者的投资决策
3楼
2023-03-09 17:08:57
全部回复
3号直播
职称:初级会计师,高级会计师
4.96
解题: 0.54w
引用 @ 矮小的夕阳 发表的提问:
财务报表附注的内容及编制形式
附注是财务报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报表使用者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应当全面阅读附注,附注相对于报表而言,同样具有重要性。根据会计准则规定,附注应当按照一定的结构进行系统合理的排列和分类,有顺序地披露信息。 企业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等38项具体会计准则要求在附注中至少披露下列内容,但是,非重要项目除外。 (一)企业的基本情况:1、企业注册地、组织形式和总部地址。2、企业的业务性质和主要经营活动。3、母公司以及集团最终母公司的名称。4、财务报告的批准报出者和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  (二)财务报告的编制基础, (三)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声明, (四)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1、重要会计政策的说明:(1)财务报表项目的计量基础,(2)会计政策的确定依据。 2、重要会计估计的说明, (五)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以及差错更正的说明, (六)重要报表项目的说明, (七)其他需要说明的重要事项。
4楼
2023-03-09 18:03:01
全部回复
暖暖老师
职称:中级会计师,税务师,审计师
4.98
解题: 14.64w
引用 @ 小草 发表的提问:
汇算清缴编制报表这块的课程内容有吗?
你好,学堂有汇算清缴的课程,请咨询在线客服
5楼
2023-03-09 19:13:59
全部回复
文文老师
职称:中级会计师,税务师
4.98
解题: 14.95w
引用 @ 欣然 发表的提问:
26.会计报表按( )的不同,可分为静态报表和动态报表。 A.反映的经济内容及其状态 B.会计要素 C.反映的会计主体 D.编制时间
应选择A 按照反映的内容分为动态会计报表和表态会计报表
6楼
2023-03-09 20:36:00
全部回复
陈诗晗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中级会计师,专家顾问
4.99
解题: 17.93w
引用 @ 网瘾少女小韩 发表的提问:
编制报表后的财务分析要包含哪些内容呀
你好,分析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经营效率。 通过这3个大方面进行细化分析。具体企业会有所区别,
7楼
2023-03-09 21:40:50
全部回复
王雁鸣老师
职称:中级会计师
4.99
解题: 10.37w
引用 @ 一笑而过 发表的提问:
会计分录纸里面的内容,如何制作成报表
您好,一般情况下,是把分录汇总,试算平衡后,登记总账,再根据总账余额来编制成报表。
8楼
2023-03-09 23:05:04
全部回复
一笑而过:回复王雁鸣老师 成本类是,借增贷减?损益类是?借增贷减
2023-03-09 23:27:53
王雁鸣老师:回复一笑而过您好,成本类是借增贷减,损益类的费用类也是的,损益类的收入类是贷增借减。
2023-03-09 23:39:08
玲老师
职称:会计师
4.99
解题: 37.73w
引用 @ 付静 发表的提问:
现金流量表,每个月的咋编制,编制的内容都有啥
1.现金 现金是指企业的库存现金以及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 会计上所说的现金通常指企业的库存现金。而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不仅包括“现金”帐户核算的库存现金,还包括企业“银行存款”帐户核算的存入金融企业、随时可以用于支付的存款,也包括“其他货币资金”帐户核算的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和在途货币资金等其他货币资金。应注意的是,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中有些不能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如不能随时支取的定期存款等,不应作为现金,而应列作投资;提前通知金融企业便可支取的定期存款,则应包括在现金范围内。 2.现金等价物 现金等价物是指企业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现金等价物虽然不是现金,但其支付能力与现金的差别不大,可视为现金。如企业为保证支付能力,手持必要的现金,为了不使现金闲置,可以购买短期债券,在需要现金时,随时可以变现。 一项投资被确认为现金等价物必须同时具备四个条件: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其中,期限较短,一般是指从购买日起,三个月内到期。例如可在证券市场上流通的三个月内到期的短期债券投资等。 3.现金流量 现金流量是某一段时期内企业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数量。如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出售固定资产、向银行借款等取得现金,形成企业的现金流入;购买原材料、接受劳务、购建固定资产、对外投资、偿还债务等而支付现金等,形成企业的现金流出。现金流量信息能够表明企业经营状况是否良好,资金是否紧缺,企业偿付能力大小,从而为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者提供非常有用的信息。应该注意的是,企业现金形式的转换不会产生现金的流入和流出,如企业从银行提取现金,是企业现金存放形式的转换,并未流出企业,不构成现金流量;同样,现金与现金等价物之间的转换也不属于现金流量,比如,企业用现金购买将于3个月内到期的国库券。 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1.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2.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互换 应计基础 调整 现金基础 销售收入 + 期初应收帐项 - 期末应收帐项 = 销售现金收入 销售成本 + 期末存货 - 期初存货+ 期初应付帐项 – 期末应付帐项 = 购货现金付出 营业费用 + 期末待摊、预付费用-期初待摊、预付费用 + 期初应付、预提费用-期末应付、预提费用=营业费用付现额 基本要求 1.企业应在年末编制年报时编报现金流量表。企业编报现金流量表以后,不再编报财务状况变动表。 2.现金流量表应标明企业名称、会计期间、货币单位和报表编号。 3.现金流量表应由制表人、会计主管和单位负责人签字盖章。 4.企业应当根据编制现金流量表的需要,做好有关现金帐簿的设置等会计基础工作,有条件的企业还应设置编表所需要的有关辅助帐簿。 5.企业应当就现金等价物的确认标准,作出明确规定,并加以披露。现金等价物的确认标准如有变更,应对其加以说明,并应披露确认标准变更对现金流量的影响程度。 关于现金流量表准则 第二章 现金流量的分类 (一)、关于现金流量的分类 本准则将现金流量分为三类,即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1.经营活动 经营活动是指企业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以外的所有交易和事项。 根据上述定义,经营活动的范围很广,它包括了企业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以外的所有交易和事项。就工商企业来说,经营活动主要包括: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经营性租赁、购买商品、接受劳务、广告宣传、推销产品、交纳税款等等。 各类企业由于行业特点不同,对经营活动的认定存在一定差异,在编制现金流量表时,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对现金流量进行合理的归类。由于金融保险企业比较特殊,本准则对金融保险企业经营活动的认定作了提示。 2.投资活动 投资活动是指企业长期资产的购建和不包括在现金等价物范围内的投资及其处置活动。这里所指的长期资产是指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其他资产等有期限在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资产。 这里之所以将“包括在现金等价物范围内的投资”排队在外,是因为已经将包括在现金等价物范围内的投资视同现金。 投资活动主要包括:取得和收回投资、购建和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等等。 3.筹资活动 筹资活动是指导致企业资本及债务规模和构成发生变化的活动。 这里所说的资本,包括实收资本(股本)、资本溢价(股本溢价)。与资本有关的现金流入和流出项目,包括吸收投资、发行股票、分配利润等。 这里“债务”是指企业对外举债所借入的款项,如发行债券、向金融企业借入款项以及偿还债务等。
9楼
2023-03-10 00:06:47
全部回复
付静:回复玲老师 每个月的现金出入咋编报表
2023-03-10 00:39:44
玲老师:回复付静现金流量表就是上面的编制方法 都是涉及到现金的的
2023-03-10 00:55:46
付静:回复玲老师 有没有一个表格的形式,这个看不太懂
2023-03-10 01:25:21
玲老师:回复付静用下面的这个公式 税率改成现在正确的税率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及相关计算公式有: 一、确定主表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收入×(1+17%)+利润表中其他业务收入+(应收票据期初余额-应收票据期末余额)+(应收账款期初余额-应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初余额)-计提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期末余额 2、收到的税费返还 =(应收补贴款期初余额-应收补贴款期末余额)+补贴收入+所得税本期贷方发生额累计数 3.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营业外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业务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应收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应付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公式一) 具体操作中,由于是根据两大主表和部分明细账簿编制现金流量表,数据很难精确,该项目留到最后倒挤填列,计算公式是: 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公式二) =补充资料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4+5+6+7) } 公式二倒挤产生的数据,与公式一计算的结果悬殊不会太大。 4.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成本+(存货期末余额-存货期初余额)〕×(1+17%)+其他业务支出(剔除税金)+(应付票据期初余额-应付票据期末余额)+(应付账款期初余额-应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初余额) 5.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应付工资”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应付福利费”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管理费用中“养老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成本及制造费用明细表中的“劳动保护费” 6.支付的各项税费 =“应交税金”各明细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其他应交款”各明细账户借方数+“管理费用”中“税金”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其他业务支出”中有关税金项目 即:实际缴纳的各种税金和附加税,不包括进项税。 7.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营业外支出(剔除固定资产处置损失)+管理费用(剔除工资、福利费、劳动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折旧、坏账准备或坏账损失、列入的各项税金等)+营业费用、成本及制造费用(剔除工资、福利费、劳动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其他应收款本期借方发生额+其他应付 二、确定主表的“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短期投资期初数-短期投资期末数)+(长期股权投资期初数-长期股权投资期末数)+(长期债权投资期初数-长期债权投资期末数) 该公式中,如期初数小于期末数,则在投资所支付的现金项目中核算。 2.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 =利润表投资收益-(应收利息期末数-应收利息期初数)-(应收股利期末数-应收股利期初数) 3.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 =“固定资产清理”的贷方余额+(无形资产期末数-无形资产期初数)+(其他长期资产期末数-其他长期资产期初数) 4.收到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如收回融资租赁设备本金等。 5.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 =(在建工程期末数-在建工程期初数)(剔除利息)+(固定资产期末数-固定资产期初数)+(无形资产期末数-无形资产期初数)+(其他长期资产期末数-其他长期资产期初数) 上述公式中,如期末数小于期初数,则在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项目中核算。 6.投资所支付的现金 =(短期投资期末数-短期投资期初数)+(长期股权投资期末数-长期股权投资期初数)(剔除投资收益或损失)+(长期债权投资期末数-长期债权投资期初数)(剔除投资收益或损失) 该公式中,如期末数小于期初数,则在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项目中核算。 7.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如投资未按期到位罚款。 三、确定主表的“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吸收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实收资本或股本期末数-实收资本或股本期初数)+(应付债券期末数-应付债券期初数) 2.借款收到的现金 =(短期借款期末数-短期借款期初数)+(长期借款期末数-长期借款期初数) 3.收到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如投资人未按期缴纳股权的罚款现金收入等。 4.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 =(短期借款期初数-短期借款期末数)+(长期借款期初数-长期借款期末数)(剔除利息)+(应付债券期初数-应付债券期末数)(剔除利息) 5.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 =应付股利借方发生额+利息支出+长期借款利息+在建工程利息+应付债券利息-预提费用中“计提利息”贷方余额-票据贴现利息支出 6.支付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如发生筹资费用所支付的现金、融资租赁所支付的现金、减少注册资本所支付的现金(收购本公司股票,退还联营单位的联营投资等)、企业以分期付款方式购建固定资产,除首期付款支付的现金以外的其他各期所支付的现金等。 四、确定补充资料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 现金的期末余额=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期末余额; 现金的期初余额=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期初余额;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现金的期末余额-现金的期初余额。 一般企业很少有现金等价物,故该公式未考虑此因素,如有则应相应填列。 五、确定补充资料中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净利润 该项目根据利润表净利润数填列。 2、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 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本期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发生额累计数 注:直接核销的坏账损失,不计入。 3、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制造费用中折旧+管理费用中折旧 或:=累计折旧期末数-累计折旧期初数 注:未考虑因固定资产对外投资而减少的折旧。 4、无形资产摊销 =无形资产(期初数-期末数) 或=无形资产贷方发生额累计数 注:未考虑因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减少。 5、长期待摊费用摊销 =长期待摊费用(期初数-期末数) 或=长期待摊费用贷方发生额累计数 6、待摊费用的减少(减:增加) =待摊费用期初数-待摊费用期末数 7、预提费用增加(减:减少) =预提费用期末数-预提费用期初数 8、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减:收益) 根据固定资产清理及营业外支出(或收入)明细账分析填列。 9、固定资产报废损失 根据固定资产清理及营业外支出明细账分析填列。 10、财务费用 =利息支出-应收票据的贴现利息 11、投资损失(减:收益) =投资收益(借方余额正号填列,贷方余额负号填列) 12、递延税款贷项(减:借项) =递延税款(期末数-期初数) 13、存货的减少(减:增加) =存货(期初数-期末数) 注:未考虑存货对外投资的减少。 14、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减:增加) =应收账款(期初数-期末数)+应收票据(期初数-期末数)+预付账款(期初数-期末数)+其他应收款(期初数-期末数)+待摊费用(期初数-期末数)-坏账准备期末余额 15、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减:减少) =应付账款(期末数-期初数)+预收账款(期末数-期初数)+应付票据(期末数-期初数)+应付工资(期末数-期初数)+应付福利费(期末数-期初数)+应交税金(期末数-期初数)+其他应交款(期末数-期初数)。
2023-03-10 01:47:56
3号直播
职称:初级会计师,高级会计师
4.96
解题: 0.54w
引用 @ 迷人的发箍 发表的提问:
资产负债表的内容及编制说明
1.本表反映小企业一定日期全部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情况。 2.本表“年初数”栏内各现数字,应根据上年末资产负债表“期末数”栏内所列数字填列。如果本年度资产负债表规定的各个项目的名称和内容同上年度不相一致,应对上年年末资产负债表各项目的名称和数字按照本年度的规定进行调整,填入本表“年初数”栏内。 3.本表“期末数”各项目的内容和填列方法: (1)“货币资金”项目,反映小企业库存现金、银行结算存款、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等的合计数。本项目应根据“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科目的期末余额合计填列。 (2)“短期投资”项目,反映小企业购入的各种随时变现、并准备随时变现的、持有时间不超过1年(含1年)的股票、债券等,减去已计提跌价准备后的净额。本科目应根据“短期投资”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科目的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3)“应收票据”项目,反映小企业收到的未到期收款也未向银行贴现的应收票据,包括商业银行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本项目应根据“应收票据”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已向银行贴现和已背书转让的应收票据不包括在本项目内,其中已贴现的商业承兑汇票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单独披露。 (4)“应收股息”项目,反映小企业因进行股权投资和债权投资应收取的现金股利和利息,应收其他单位的利润,也包括在本项目内。本项目应根据“应收股息”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5)“应收账款”项目,反映小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和提供劳务等而应向购买单位收取的各种款项,减去已计提的坏账准备后的净额。本项目应根据“应收账款”科目所属各明细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合计,减去“坏账准备”科目中有关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如“应收账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期末有贷方余额,应在本表中增设“预收账款”项目填列。 (6)“其他应收款”项目,反映小企业对其他单位和个人的应收和暂付的款项,减去已计提的坏账准备后的净额口本项目应根据“其他应收款”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坏账准备”科目中有关其他应收款计提的坏账准备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7)“存货”项目,反映小企业期末在库、在途和在加工中的各项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包括各种材料、商品、在产品、半成品、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委托代销商品等。本项目应根据“在途物资”、“材料”、“低值易耗品”、“库存商品”、“委托加工物资”、“委托代销商品”、“生产成本”等科目的期末余额合计,减去“存货跌价准备”科目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以及库存商品采用计划成本或售价核算的企业,应按加或减材料成本差异、商品进销差价后的金额填列。 (8)“待摊费用”项目,反映小企业已经支出但应由以后各期分期摊销的费用。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其他待摊费用,应在本表“长期待摊费用”项目反映,不包括在本项目内。本项目应根据“待摊费用”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长期待摊费用”科目中将于1年内到期的部分,也在本项目内反映。 (9)“其他流动资产”项目,反映小企业除以上流动资产项目外的其他流动资产,本项目应根据有关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10)“长期股权投资”项目,反映小企业不准备在1年内(含1年)变现的各种股权性质投资的账面余额。本项目应根据“长期股权投资”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11)“长期债权投资”项目,反映小企业不准备在1年内(含1年)变现的各种债权性质投资的账面余额。长期债权投资中,将于1年内到期的长期债权投资,应在流动资产类下“1年内到期的长期债权投资”项目单独反映。本项目应根据“长期债权投资”科目的期末余额分析填列。 (12)“固定资产原价”和“累计折旧”项目,反映小企业的各种固定资产原价及累计折旧。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其原价及已提折旧也包括在内。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原价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另行反映。这两个项目应根据“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等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13)“工程物资”项目,反映小企业各项工程尚未使用的工程物资的实际成本。本项目应根据“工程物资”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14)“在建工程”项目,反映小企业期末各项未完工程的实际支出,包括交付安装的设备价值,未完建筑安装工程已经耗用的材料、工资和费用支出、预付出包工程的价款、已经建筑安装完毕但尚未交付使用的工程等的账面余额。本项目应根据“在建工程”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15)“固定资产清理”项目,反映小企业因出售、毁损、报废等原因转入清理但尚未清理完毕的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以及固定资产清理过程中所发生的清理费用和变价收入等各项金额的差额。本项目应根据“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填列;如“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期末为贷方余额,以“-”号填列。 (16)“无形资产”项目,反映小企业持有的各项无形资产的账面余额。本项目应根据“无形资产”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17)“长期待摊费用”项目,反映小企业尚未摊销的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种费用。长期待摊费用中在1年内(含1年)摊销的部分,应在本表“待摊费用”项目填列。本项目应根据“长期待摊费用”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将于1年内(含1年)摊销的数额后的金额填列。 (18)“其他长期资产项目,反映小企业除以上资产以外的其他长期资产。本项目应根据有关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19)“短期借款”项目,反映小企业借入尚未归还的1年期以下(含1年)的借款。本项目应根据“短期借款”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20)“应付票据”项目,反映小企业为了抵付货款等而开出、承兑的尚未到期付款的应付票据,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口本项目应根据“应付票据”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21)“应付账款”项目,反映小企业购买原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供应等而应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本项目应根据“应付账款”科目所属各有关明细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合计填列;如“应付账款”科目所属各明细科目期末为借方余额,应在本表内增设“预付账款”项目填列。 (22)“应付工资”项目,反映小企业应付未付的职工工资。本项目应根据“应付工资”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填列。如“应付工资”科目期末为借方余额,以“-”号填列。 (23)“应付福利费”项目,反映小企业提取的福利费的期末余额。本项目应根据“应付福利费”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24)“应付利润”项目,反映小企业尚未支付的现金股利或利润。本项目应根据“应付利润”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25)“应交税金”项目,反映小企业期末未交、多交或未抵扣的各种税金。本项目应根据“应交税金”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填列;如“应交税金”科目期末为借方余额,以“-”号填列。 (26)“其他应交款”项目,反映小企业应交未交的除税金、应付利润等以外的各种款项。本项目应根据“其他应交款”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填列;如“其他应交款”科目期末为借方余额,以“-”号填列。 (27)“其他应付款”项目,反映小企业所有应付和暂收其他单位和个人的款项。本项目应根据“其他应付款”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28)“预提费用”目,反映小企业所有已经预提计入成本费用而尚未支付的各项费用。本项目应根据“预提费用”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填列。如“预提费用”科目期末为借方余额,应合并在“待摊费用”项目内反映,不包括在本项目内。 (29)“其他流动负债”项目,反映小企业除以上流动负债以外的其他流动负债。 (30)“长期借款”项目,反映小企业借入尚未归还的1年期以上(不含1年)的借款本息。本项目应根据“长期借款”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31)“长期应付款”项目,反映小企业除长期借款以外的其他各种长期应付款。本项目应根据“长期应付款”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32)“其他长期负债”项目,反映小企业除以上长期负债项目以外的其他长期负债,包括小企业接受捐赠记入“待转资产价值”科目尚未转入资本公积的余额。本项目应根据有关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上述长期负债各项目中将于1年内(含1年)到期的长期负债,应在“1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项目内单独反映。上述长期负债各项目均应根据有关科目期末余额减去将于1年内(含1年)到!期的长期负债后的金额填列。 (33)“实收资本”项目,反映小企业各投资者实际投入的资本总额。本项目应根据“实收资本”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34)“资本公积”项目,反映小企业资本公积的期末余额。本项目应根据“资本公积”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35)“盈余公积”项目,反映小企业盈余公积的期末余额。本项目应根据“盈余公积”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其中,法定公益金期末余额,应根据“盈余公积”科目所属的“法定公益金”明细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36)“未分配利润”项目,反映小企业尚未分配的利润。本项目应根据“本年利润”科目和“利润分配”科目的余额计算填列。未弥补的亏损,在本项目内以“-”号填列。
10楼
2023-03-10 01:00:05
全部回复
芳芳老师
职称:中级会计师,初级会计师
3.45
解题: 0.11w
引用 @ 易千苒 发表的提问:
根据采购业务核算内容,编制会计分录
借库存 应交税费-进项 贷银行
11楼
2023-03-10 02:07:47
全部回复
易千苒:回复芳芳老师 能不能详细一点
2023-03-10 02:47:37
易千苒:回复芳芳老师 那个能不能把分录表制一下
2023-03-10 03:13:06
易千苒:回复芳芳老师 老师在吗?
2023-03-10 03:34:16
芳芳老师:回复易千苒什么分录表呢?没听过
2023-03-10 03:47:01
易千苒:回复芳芳老师 就是会计分录
2023-03-10 04:10:51
芳芳老师:回复易千苒采购的分录就这一个!借库存 应交税费-进项 贷银行
2023-03-10 04:29:08
袁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中级会计师,税务师
4.98
解题: 7.19w
引用 @ 飞雪 发表的提问:
会计报表附注 怎么编制,主要包含些什么类容。
对每个会计科目注释,并列示相关明细内容
12楼
2023-03-10 03:11:48
全部回复
飞雪:回复袁老师 每一个科目 都要注释呀 一年的类容 全部都要明细吗?这也太复杂了
2023-03-10 03:41:28
袁老师:回复飞雪主要的,金额比较大,比较特殊事项,说明即可
2023-03-10 04:10:20
venus老师
职称:中级会计师
4.98
解题: 5.11w
引用 @ 落后的哈密瓜,数据线 发表的提问:
你好,老师我想问一下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为什么不属于会计核算方法,但是我看书里会计核算方法内容里写了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呀
会计核算方法包括设置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进行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13楼
2023-03-10 04:32:34
全部回复
小菲老师
职称:中级会计师,税务师
4.97
解题: 10.02w
引用 @ 飞艳 发表的提问:
老师:新手想转行会计,见网上离我近的公司写工作内容/审批财务收支,审阅会计报表,编制预算。到底是做哪些内容?该怎么做呢?请详细介绍一下,谢谢!
同学,你好 审批财务收支,就是审核收付款凭证 审阅会计报表,就是看公司的财务报表,看各项数据是否合理 编制预算,就是预计公司未来会花费多少钱
14楼
2023-03-10 05:24:02
全部回复
飞艳:回复小菲老师 那凭证与报表要不要自己做呢?
2023-03-10 05:50:25
飞艳:回复小菲老师 编制预算到底有哪些内容?还是单独指存款?有模板吗?
2023-03-10 06:08:43
小菲老师:回复飞艳同学,你好 都是需要自己做的 编制预算每个企业都不一样,你需要知道领导要看什么,你才能编制什么
2023-03-10 06:32:29
飞艳:回复小菲老师 搞个最基本的模板给我看看
2023-03-10 06:43:34
小菲老师:回复飞艳同学,你好 这是产品成本预算的表格,你看一下
2023-03-10 07:08:00
飞艳:回复小菲老师 哦,是根据公司已有的数据增加或减少就可吗?
2023-03-10 07:36:42
小菲老师:回复飞艳同学,你好 对的,可以增加可以减少,这个没有一定的格式要求
2023-03-10 07:59:20
小菲老师:回复飞艳同学,你好 满意请5星,谢谢!
2023-03-10 08:20:55
飞艳:回复小菲老师 好的,谢谢!
2023-03-10 08:45:13
小菲老师:回复飞艳不客气,结束问题后,麻烦5星,谢谢了!
2023-03-10 09:11:55
王雁鸣老师
职称:中级会计师
4.99
解题: 10.37w
引用 @ 木雨末 发表的提问:
可以发下现金流量表编制的方法吗,每项内容的编制依据
您好, 一、 确定补充资料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   现金的期末余额=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期末余额;   现金的期初余额=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期初余额;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现金的期末余额-现金的期初余额。   一般企业很少有现金等价物,故该公式未考虑此因素,如有则应相应填列。   二、确定主表的“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吸收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实收资本或股本期末数-实收资本或股本期初数)+(应付债券期末数-应付债券期初数)   2.借款收到的现金   =(短期借款期末数-短期借款期初数)+(长期借款期末数-长期借款期初数)   3.收到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如投资人未按期缴纳股权的罚款现金收入等。   4.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   =(短期借款期初数-短期借款期末数)+(长期借款期初数-长期借款期末数)(剔除利息)+(应付债券期初数-应付债券期末数)(剔除利息)   5.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   =应付股利借方发生额+利息支出+长期借款利息+在建工程利息+应付债券利息-预提费用中“计提利息”贷方余额-票据贴现利息支出   6.支付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如发生筹资费用所支付的现金、融资租赁所支付的现金、减少注册资本所支付的现金(收购本公司股票,退还联营单位的联营投资等)、企业以分期付款方式购建固定资产,除首期付款支付的现金以外的其他各期所支付的现金等。   三、确定主表的“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短期投资期初数-短期投资期末数)+(长期股权投资期初数-长期股权投资期末数)+(长期债权投资期初数-长期债权投资期末数)   该公式中,如期初数小于期末数,则在投资所支付的现金项目中核算。   2.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   =利润表投资收益-(应收利息期末数-应收利息期初数)-(应收股利期末数-应收股利期初数)   3.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   =“固定资产清理”的贷方余额+(无形资产期末数-无形资产期初数)+(其他长期资产期末数-其他长期资产期初数)   4.收到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如收回融资租赁设备本金等。   5.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   =(在建工程期末数-在建工程期初数)(剔除利息)+(固定资产期末数-固定资产期初数)+(无形资产期末数-无形资产期初数)+(其他长期资产期末数-其他长期资产期初数)   上述公式中,如期末数小于期初数,则在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项目中核算。   6.投资所支付的现金   =(短期投资期末数-短期投资期初数)+(长期股权投资期末数-长期股权投资期初数)(剔除投资收益或损失)+(长期债权投资期末数-长期债权投资期初数)(剔除投资收益或损失)   该公式中,如期末数小于期初数,则在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项目中核算。   7.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如投资未按期到位罚款。   四、确定补充资料中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净利润   该项目根据利润表净利润数填列。   2、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   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本期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发生额累计数   注:直接核销的坏账损失,不计入。   3、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制造费用中折旧+管理费用中折旧   或:=累计折旧期末数-累计折旧期初数   注:未考虑因固定资产对外投资而减少的折旧。   4、无形资产摊销   =无形资产(期初数-期末数)   或=无形资产贷方发生额累计数   注:未考虑因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减少。   5、长期待摊费用摊销   =长期待摊费用(期初数-期末数)   或=长期待摊费用贷方发生额累计数   6、待摊费用的减少(减:增加)   =待摊费用期初数-待摊费用期末数   7、预提费用增加(减:减少)   =预提费用期末数-预提费用期初数   8、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减:收益)   根据固定资产清理及营业外支出(或收入)明细账分析填列。   9、固定资产报废损失   根据固定资产清理及营业外支出明细账分析填列。   10、财务费用   =利息支出-应收票据的贴现利息   11、投资损失(减:收益)   =投资收益(借方余额正号填列,贷方余额负号填列)   12、递延税款贷项(减:借项)   =递延税款(期末数-期初数)   13、存货的减少(减:增加)   =存货(期初数-期末数)   注:未考虑存货对外投资的减少。   14、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减:增加)   =应收账款(期初数-期末数)+应收票据(期初数-期末数)+预付账款(期初数-期末数)+其他应收款(期初数-期末数)+待摊费用(期初数-期末数)-坏账准备期末余额   15、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减:减少)   =应付账款(期末数-期初数)+预收账款(期末数-期初数)+应付票据(期末数-期初数)+应付工资(期末数-期初数)+应付福利费(期末数-期初数)+应交税金(期末数-期初数)+其他应交款(期末数-期初数)   16、其他   一般无数据。   五、确定主表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收入×(1+17%)+利润表中其他业务收入+(应收票据期初余额-应收票据期末余额)+(应收账款期初余额-应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初余额)-计提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期末余额   2、 收到的税费返还   =(应收补贴款期初余额-应收补贴款期末余额)+补贴收入+所得税本期贷方发生额累计数   3.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营业外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业务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应收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应付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公式一)   具体操作中,由于是根据两大主表和部分明细账簿编制现金流量表,数据很难精确,该项目留到最后倒挤填列,计算公式是:   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公式二)   =补充资料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4+5+6+7) }   公式二倒挤产生的数据,与公式一计算的结果悬殊不会太大。   4.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成本+(存货期末余额-存货期初余额)〕×(1+17%)+其他业务支出(剔除税金)+(应付票据期初余额-应付票据期末余额)+(应付账款期初余额-应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初余额)   5.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应付工资”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应付福利费”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管理费用中“养老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成本及制造费用明细表中的“劳动保护费”   6.支付的各项税费   =“应交税金”各明细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其他应交款”各明细账户借方数+“管理费用”中“税金”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其他业务支出”中有关税金项目   即:实际缴纳的各种税金和附加税,不包括进项税。   7.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营业外支出(剔除固定资产处置损失)+管理费用(剔除工资、福利费、劳动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折旧、坏账准备或坏账损失、列入的各项税金等)+营业费用、成本及制造费用(剔除工资、福利费、劳动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其他应收款本期借方发生额+其他应付款本期借方发生额+银行手续费   六、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   =汇兑损益
15楼
2023-03-10 06:32:13
全部回复

微信扫码做题

领取会员

亲爱的学员你好,微信扫码加老师领取会员账号,免费学习课程及提问!

微信扫码加老师开通会员

在线提问累计解决68456个问题

齐红老师 | 官方答疑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你好,我是来自快账的齐红老师,很高兴为你服务,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你的吗?

您的问题已提交成功,老师正在解答~

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码,可方便地进行更多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该手机号码已注册,可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进行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会计问小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