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
关于会计员的最新政策
分享
小小霞老师
职称:初级会计师
4.98
解题: 0.88w
引用 @ 光亮的发箍 发表的提问:
你好,听说最近有新政策,我想问一下公转私超过5万会怎么样,进入3月份后,关于公转私会有什么新政策么
你好, 影响就是会税务和银行关注,也有被查账的可能  2022年3月1日起,**、支付宝个人收款码将不能用于经营收款。
16楼
2023-03-14 08:17:36
全部回复
光亮的发箍:回复小小霞老师 如果一天内分几次转呢,如果我要转20万,我分5次转,每隔几小时赚一笔,账号会测绘锁么
2023-03-14 08:31:27
光亮的发箍:回复小小霞老师 回被锁么
2023-03-14 08:42:23
小小霞老师:回复光亮的发箍你好,是同一天的话就会视为大额交易的呢
2023-03-14 08:54:53
钟存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中级会计师,CMA,法律职业资格
4.98
解题: 3.84w
引用 @ 徐文文 发表的提问:
关于房地产企业的最新税务政策有吗 谢谢老师
所得税季报最新填列规则: “调整《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A200000)第4行“特定业务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填报口径”。 第4行“特定业务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填报说明新旧对比 从事房地产开发等特定业务的纳税人,填报按照税收规定计算的特定业务的应纳税所得额。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未完工开发产品取得的预售收入,按照税收规定的预计计税毛利率计算出预计毛利额填入此行。 其他的你还需要哪些税种的
17楼
2023-03-14 09:46:58
全部回复
朴老师
职称:会计师
4.98
解题: 45.85w
引用 @ 成就的巨人 发表的提问:
在会计学堂那里能快速了解2022年最新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最新小微增值税的优惠政策,小微其税的最新政策
同学你好 你去税局总站找这个政策
18楼
2023-03-14 10:37:33
全部回复
克江老师
职称:,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税务师
4.96
解题: 0.33w
引用 @ 蒲公英 发表的提问:
老师你好,我想问一下有没有最新关于增值税的加计扣除的政策?
一、增值税进项加计扣除抵减的会计处理 自2019年4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允许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10%,抵减应纳税额。 以前类似的政策是农产品的进项加计扣除,纳税申报时,农产品加计扣除按增加的差额扣除额计算后得出进项税额填列在增值税申报表附表二第8a栏,其性质属于增值税进项增加额。 而这次的四项服务的加计扣除政策抵减税额完全不同于农产品的进项加计扣除,其属于应纳税额的抵减额,按政策规定需要分计提和抵减两个环节,在《关于调整增值税纳税申报有关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15号附件申报表附表四中分别填列。 因为这是新的税务规定,在财政部营改增后发布的《关于印发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的通知》(财会[2016]22号)中并无相应规范性规定,那如何进行会计处理比较合适呢?遵从其税收原理及申报环节,我们认为会计处理也需要分两个环节处理,建议增设“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加计抵减额”及“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待抵减进项加计额”两个明细科目用于10%进项加计扣除的核算,建议分录如下。 1、计算当期可抵扣进项加计抵减额 (1)发生当期依据可抵扣进项计提可加计抵减额 借:固定资产、原材料、费用等科目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金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待抵减进项加计额 贷:银行存款 (2)当期发生不可抵减进项税额期末转出进项 借:成本、费用科目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金转出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待抵减进项加计额 2、当期进项加计额抵减应纳税额时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加计抵减额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待抵减进项加计额 3、优惠到期如还有进项加计额抵减额结余的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待递减进项加计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二、增值税进项加计扣除抵减税额政策细节 (一)抵减应纳税额政策执行期间 自2019年4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允许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10%,抵减应纳税额(以下称加计抵减政策)。 (二)加计抵减四项服务的范围 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是指提供邮政服务、电信服务、现代服务、生活服务(以下称四项服务)取得的销售额占全部销售额的比重超过50%的纳税人。 四项服务的具体范围按照《销售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注释》(财税〔2016〕36号印发)执行。这次范围不包含金融业 邮政服务:是指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及其所属邮政企业提供邮件寄递、邮政汇兑和机要通信等邮政基本服务的业务活动。包括邮政普遍服务、邮政特殊服务和其他邮政服务。 电信服务:是指利用有线、无线的电磁系统或者光电系统等各种通信网络资源,提供语音通话服务,传送、发射、接收或者应用图像、短信等电子数据和信息的业务活动。包括基础电信服务和增值电信服务。 现代服务:是指围绕制造业、文化产业、现代物流产业等提供技术性、知识性服务的业务活动。包括研发和技术服务、信息技术服务、文化创意服务、物流辅助服务、租赁服务、鉴证咨询服务、广播影视服务、商务辅助服务和其他现代服务。 生活服务:是指为满足城乡居民日常生活需求提供的各类服务活动。包括文化体育服务、教育医疗服务、旅游娱乐服务、餐饮住宿服务、居民日常服务和其他生活服务。 (三)不同设立时点纳税人何时开始适用加计抵减 2019年3月31日前设立的纳税人 自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期间的销售额(经营期不满12个月的,按照实际经营期的销售额)符合上述规定条件的,自2019年4月1日起适用加计抵减政策。 2019年4月1日后设立的纳税人 自设立之日起3个月的销售额符合上述规定条件的,自登记为一般纳税人之日起适用加计抵减政策。 (四)当期加计抵减额的计提 纳税人确定适用加计抵减政策后,当年内不再调整,以后年度是否适用,根据上年度销售额计算确定。 纳税人可计提但未计提的加计抵减额,可在确定适用加计抵减政策当期一并计提。 纳税人应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的10%计提当期加计抵减额。按照现行规定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不得计提加计抵减额;已计提加计抵减额的进项税额,按规定作进项税额转出的,应在进项税额转出当期,相应调减加计抵减额。 计算公式如下: 当期计提加计抵减额=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10% 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上期末加计抵减额余额+当期计提加计抵减额-当期调减加计抵减额 (五)当期加计抵减额的抵减 纳税人应按照现行规定计算一般计税方法下的应纳税额(以下称抵减前的应纳税额)后,区分以下情形加计抵减: 抵减前的应纳税额等于零的: 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全部结转下期抵减; 抵减前的应纳税额大于零: (1)且大于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的,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全额从抵减前的应纳税额中抵减; (2)且小于或等于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的,以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抵减应纳税额至零。未抵减完的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结转下期继续抵减。 (六)免税及兼营免税的不得加计抵减额 纳税人出口货物劳务、发生跨境应税行为不适用加计抵减政策,其对应的进项税额不得计提加计抵减额。 纳税人兼营出口货物劳务、发生跨境应税行为且无法划分不得计提加计抵减额的进项税额,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不得计提加计抵减额的进项税额=当期无法划分的全部进项税额×当期出口货物劳务和发生跨境应税行为的销售额÷当期全部销售额 (七)政策到期后进项加计扣除额的处理 加计抵减政策执行到期后,纳税人不再计提加计抵减额,结余的加计抵减额停止抵减。
19楼
2023-03-14 11:32:56
全部回复
meizi老师
职称:中级会计师
4.99
解题: 31.76w
引用 @ 发表的提问:
有没有山西省内的,关于文化事业建设费的最新政策。
http://shanxi.chinatax.gov.cn/son/detail/sf-11407-522-1705846 里面一直下拉 看第8点 八、文化事业建设费   (一)未达到增值税起征点的缴纳义务人免征文化事业建设费。   【享受主体】   未达到增值税起征点(增值税起征点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下同)的文化事业建设费缴纳义务人。   【优惠内容】   自2016年5月1日起,未达到增值税起征点的缴纳义务人,免征文化事业建设费。   【享受条件】   未达到增值税起征点的缴纳义务人。   【政策依据】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文化事业建设费政策及征收管理问题的补充通知》(财税〔2016〕60号)   (二)达到增值税起征点的缴纳义务人减按50%征收文化事业建设费。   【享受主体】   达到增值税起征点的文化事业建设费缴纳义务人。   【优惠内容】   自2019年7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对文化事业建设费按照缴纳义务人应缴费额的50%减征。   【享受条件】   达到增值税起征点的缴纳义务人。   【政策依据】   1.《财政部关于调整部分政府性基金有关政策的通知》(财税〔2019〕46号)   2.《山西省财政厅关于减征文化事业建设费有关事项的通知》(晋财综〔2019〕44号)
20楼
2023-03-14 12:41:39
全部回复

微信扫码做题

领取会员

亲爱的学员你好,微信扫码加老师领取会员账号,免费学习课程及提问!

微信扫码加老师开通会员

在线提问累计解决68456个问题

齐红老师 | 官方答疑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你好,我是来自快账的齐红老师,很高兴为你服务,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你的吗?

您的问题已提交成功,老师正在解答~

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码,可方便地进行更多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该手机号码已注册,可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进行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会计问小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