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

合同履约成本与合同取得成本的区别

2019-10-27 15:34 来源:快账

导读:公司合同的签订,相信大家一定不陌生,那么对于合同的成本,概念上有公司履约成本和取得成本,那么对于合同履约成本与合同取得成本的区别,不知道大家了解多少呢?下面我们来为大家分析下,详见下文。

免费提供专业财税问题解答,让您避免税务行政处罚风险
答疑老师

王侨|官方答疑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考证讲师

免费咨询老师(3分钟内极速解答)

合同履约成本与合同取得成本的区别

合同履约成本是指租赁期内为租赁资产支付的各种使用费用,如技术咨询和服务费、人员培训费、维修费、保险费等。承租人发生的履约成本通常应计入当期损益。

履约成本种类很多,对于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技术咨询和服务费、人员培训费等应予递增延分摊记入各期费用,借记"长期待摊费用"、" 预提费用"、"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对于固定资产的经常性修理费、保险费等可直接计入当期费用,借记"制造费用"、"营业费用"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到科目。

取得成本指在人力资源取得过程中所支付的费用。

合同履约成本,本科目可以根据合同分别设置“服务成本”和“工程施工”进行明细核算,但是企业因履行合同而产生的毛利不在本科目核算。

1、企业发生上述合同履约成本时:

借:合同履约成本

贷: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原材料等

2、对合同履约成本进行结转(摊销)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或者其他业务成本

贷:合同履约成本

合同履约成本与合同取得成本的区别

合同取得成本和合同履约成本如何核算?

对于确认为资产的合同履约成本和合同取得成本,企业应当采用与该资产相关的商品收入确认相同的基础进行摊销,计入当期损益。

企业应当根据预期向客户转让与资产相关的商品的时间,对资产的摊销情况进行复核并更新,并作为会计估计变更处理。

合同履约成本和合同取得成本的账面价值,高于企业因转让与该资产相关的商品预期能够取得的剩余对价与为转让该相关商品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之间的差额,应当将超出部分计提减值准备。

在确定合同履约成本和合同取得成本的减值损失时,企业应当首先确定其他资产减值损失,然后再确认合同履约成本和合同取得成本的减值损失。

针对合同履约成本与合同取得成本的区别这一问题,文中已作出详细的解答,相信通过对上文的阅读,你也一定有所了解了,喜欢我们的文章,请继续关注我们的更新呦!

领取会员

亲爱的学员你好,微信扫码加老师领取会员账号,免费学习课程及提问!

微信扫码加老师开通会员

在线提问累计解决68456个问题

齐红老师 | 官方答疑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你好,我是来自快账的齐红老师,很高兴为你服务,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你的吗?

您的问题已提交成功,老师正在解答~

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码,可方便地进行更多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该手机号码已注册,可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进行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会计问小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