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

​名义金额入账会计分录

2020-08-04 07:48 来源:快账

导读:我们在企业会计准则中,可以看到有些资产无法进行核算的时候,可以按照名义金额入账,一般的名义金额就是人民币1元,但是这种情况平常是很少人能接触到的,如果发生了的话,应该怎么做呢?还有就是名义金额入账会计分录应该怎么做呢?

免费提供专业财税问题解答,让您避免税务行政处罚风险
答疑老师

齐红|官方答疑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财税讲师

免费咨询老师(3分钟内极速解答)

名义金额入账会计分录

名义金额是计算利率的本金额,一般是签订协议时就确定了.在某一时点上,金融市场上由借贷资金的供求关系直接决定并由借贷双方自由决定利率.

这种利率不同于银行利率,银行利率是一定时期内,由银行判定,适用于银行交流和与银行有业务往来的客户之间的利率,但这些利率都是一定时期内利息量和本金,即名义金额的比率.利息率和利息本身之所以有数量上的限制正是取决于名义金额的多少.

贷款人放弃了的货币资本,是本来能带来使用价值,因此借贷者和银行中介必须向贷款人支付一定的报酬,这样利率就不能为零或负数,而是在名义金额基础上决定的一个正的百分比率.

当然借贷人借用的名义金额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利润,因而也不能将其收入的全部以利息形式交给放贷者,因此贷款者的利息和借贷者的利润二者都有相同的上下限:资本的平均利润和零,这个上下限围绕名义金额的总量而决定,在资本市场上由供求来协调.

名义金额入账会计分录

什么情况下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会显示为1元

公允价值不能可靠得的非货币资产入账金额不同.企业会计准则下,按照名金额(即1元)计量.

含义:公允价值无法确定,这个经济事项又确实存在,给它一个金额,让帐上有体现,不然易疏漏,让资产流失.

现在的新准则中有名义金额之说,通常是人民币1元.例如:国家拔给乙单位一项固定资产,由于市场上没有同类固定资产,很难确定公允价值;所以乙单位做成会计分录如下:

借:固定资产 1

贷:营业外收入 1

名义金额入账会计分录应该怎么做?根据我们的介绍,可以了解到企业按照名义金额入账的时候,可以按照1元人民币入账的,比如政府补助给企业的机器等,按照名义金额入账的时候,可以计入固定资产中,金额就是1元.具体操作请看上文.

领取会员

亲爱的学员你好,微信扫码加老师领取会员账号,免费学习课程及提问!

微信扫码加老师开通会员

在线提问累计解决68456个问题

齐红老师 | 官方答疑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你好,我是来自快账的齐红老师,很高兴为你服务,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你的吗?

您的问题已提交成功,老师正在解答~

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码,可方便地进行更多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该手机号码已注册,可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进行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会计问小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