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

​税率调整后合同金额怎么计算

2020-09-15 08:02 来源:快账

导读:在这个世界上,每进行一笔经济业务都需要及时的缴纳各种税金,税金交纳的时候需要有一定的税率,有的时候税率会发生调整的情况,税率调整可能会造成合同金额出现变动,本文将详细介绍一下税率,调整后合同金额怎么计算?

免费提供专业财税问题解答,让您避免税务行政处罚风险
答疑老师

罗芳|官方答疑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财税讲师

免费咨询老师(3分钟内极速解答)

税率调整后合同金额怎么计算

答:价税合计金额是850元,说明不含税金额是850÷(1+17%)=726.50元,增值税额是726.50×17%=123.50元.现在税率变为16%,所以增值税额应当变为726.50×16%=116.24元,价税合计变为726.50+116.24=842.74元.

所以,购买方的要求是合理的.

但是如果约定的是不含税价,也就是"客户要求净单价",按照新的税率16%开具发票,总价肯定变少.

原来17%的总价=不含税价×(1+17%)

现在16%的总价=不含税价×(1+16%)

如果是约定的是含税价,"客户要求净单价"升高,总价不变.

不含税价=含税价÷(1+16%)>含税价÷(1+17%)

税率调整后合同金额怎么计算

增值税如何计算销项税额?

含税价是包含税金在内的计税价格,价格由成本、利润和税金组成,税金内含于价格之中;实行价内税时,商品交易价格即为含税价格.如果商品价格为不含税价格,就要按组成计税价格计算含税价格.

实际操作

在实际业务操作中,报价一般多为含税价,因为这就好像是默认的潜规则一样.至于把含税价再分离为不含税价和税金,多半为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和企业会计在对收入入账时应该处理的事情.过程也比较简单.三者的关系如下所示:

含税价=不含税价*(1+适用税率)

销项税额=不含税价*适用税率

含税价=不含税价+销项税额

增值税是价外税,所以报价时会出现含税价与不含税价.比如:报含税价11700元,支付金额也是11700元,其实价格是10000元[11700/(1+17%)],税款是1700元.报不含税价11700元,那在支付款项时,还需要支付17%的增值税1989元,合计支付金额为13689元.

以上详细介绍了税率调整后合同金额怎么计算,也介绍了增值税如何计算销项税额.作为一名发生了税率调整的单位的财务人员,一定要非常清楚,税率调整后,合同金额计算方式如本文所示.每一个会计人员都希望能够在工作的时候更加顺利,要想更加顺利需要不断学习,本平台提供学习机会.

领取会员

亲爱的学员你好,微信扫码加老师领取会员账号,免费学习课程及提问!

微信扫码加老师开通会员

在线提问累计解决68456个问题

齐红老师 | 官方答疑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你好,我是来自快账的齐红老师,很高兴为你服务,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你的吗?

您的问题已提交成功,老师正在解答~

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码,可方便地进行更多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该手机号码已注册,可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进行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会计问小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