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

​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

2020-10-10 07:11 来源:快账

导读:企业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中规定的核算的基础原则是企业的权责发生制,但是政府和事业单位进行会计核算的时候,是遵循相关的收付实现制的原则,两者都是会计核算的方法,那么大家知道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是什么呢?

免费提供专业财税问题解答,让您避免税务行政处罚风险
答疑老师

吴艳丽|官方答疑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财税讲师

免费咨询老师(3分钟内极速解答)

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

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区别:

1、确认收入和费用的标准不同

权责发生制按照收入已经实现和费用已经发生,并应由本期负担为标准确认本期收入和本期费用.

收付实现制是按照收益、费用是否在本期实际收到或付出为标准确定本期收益和本期费用.

2、优缺点?

权责发生制的优点是科学、合理、盈亏的计算比较准确,但缺点比较复杂.

收付实现制的优点是操作方便,缺点是对盈亏计算不准确.

3、使用对象

我国企业采用权责发生制,但我国的行政单位仍然普遍采用收付实现制.

4、会计期末处理方法不同

权责发生制是本期的收入和费用以"应收应付"为原则入账,不论款项是否实际收到或支出.

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

事业单位收入支出分录怎么做

只有控制才使用成本法,其他情况一律是权益法.成本法是对于已经有控制权的企业使用,视为自有业务处理,权益法对无控制权企业使用,视为投资企业处理.

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对不同情况的子公司,需要采用同一口径,减少利润操纵空间.而国际惯例都是采用权益法,因为通过成本法核算,显示在财务报表中的利润低于权益法(若子公司的盈利程度较高的话),所以一直以来都是要求成本法改为权益法.

《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59号)规定,企业股权收购时,收购方取得的股权(即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计税基础应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即意味着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在初始确认时与其计税基础不存在差异,

在合并财务报表层面,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实际上代表了子公司的各项资产、负债,也即意味着子公司的各项资产、负债在合并财务报表层面在税收上实际是按公允价值确定计税基础的,与会计上相同,不存在暂时性差异.

因此,母公司在合并财务报表层面不需要对子公司该项固定资产及其折旧确认递延所得税影响或所得税影响.

收付实现制则以"实收实付"为原则入账,已实际现金的收到和支付为衡量标准.

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是什么?根据我们上面文章中的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企业在进行账务处理的时候,需要选择适宜的会计核算原则,主要的会计核算原则有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两者的差异大家可以参考我们上面的介绍.

领取会员

亲爱的学员你好,微信扫码加老师领取会员账号,免费学习课程及提问!

微信扫码加老师开通会员

在线提问累计解决68456个问题

齐红老师 | 官方答疑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你好,我是来自快账的齐红老师,很高兴为你服务,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你的吗?

您的问题已提交成功,老师正在解答~

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码,可方便地进行更多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该手机号码已注册,可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进行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会计问小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