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

不完全权益法和完全权益法的区别

2020-11-04 07:46 来源:快账

导读:对于长期股权投资来说,有着用权益法还是成本法核算的区别,而在权益法中,又有不完全权益法和完全权益法的区别,其实就是简单权益法与复杂权益法,这个概念接触到的人会比较少,所以小编今天就来给大家讲解一番,详情如下.

免费提供专业财税问题解答,让您避免税务行政处罚风险
答疑老师

齐红|官方答疑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财税讲师

免费咨询老师(3分钟内极速解答)

不完全权益法和完全权益法的区别

简单权益法但在理论上是复杂权益法的简化,既不需要摊销购买时投资的公允价值与帐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也不需要扣除内部交易形成的未实现损益.但是在实务中,简单权益法出现更早.美国的权益法以APB18为界,APB18之前为简单权益法,APB18之后为复杂权益法.

复杂权益法把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的投资视同合并处理,又称单线合并法.复杂权益法不仅需要摊销购买时投资的公允价值与帐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而且需要扣除内部交易形成的未实现损益.

完全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帐户余额=投资成本+享有的购买后被投资公司净损益的份额-分得的股利-已摊销的购买时投资的市场价值与帐面价值之间的差额;投资收益=享有的被投资公司净损益的份额-分得的股利-已摊销的购买时投资的市场价值与帐面价值之间的差额.

不完全权益法和完全权益法的区别

权益法怎么核算损益调整

损益调整

投资企业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后,应当按照应享有或应分担的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的份额,确认投资损益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投资企业按照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计算应分得的部分,相应减少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投资企业在确认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的份额时,应当以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各项可辨认资产等的公允价值为基础,对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进行调整后确认.

比如,以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计提的折旧额或摊销额,相对于被投资单位已计提的折旧额、摊销额之间存在差额的,应按其差额对被投资单位净损益进行调整,并按调整后的净损益和持股比例计算确认投资损益.在进行有关调整时,应当考虑具有重要性的项目.

上文就是不完全权益法和完全权益法的区别,总结来说权益法是当我们能对被投资方产生重大影响或者控制的时候核算长投的一种方法,随着对方利润等各方面的变动,我们的长投账面价值也随之变动,这就是小编的所有解答,感谢阅读.

领取会员

亲爱的学员你好,微信扫码加老师领取会员账号,免费学习课程及提问!

微信扫码加老师开通会员

在线提问累计解决68456个问题

齐红老师 | 官方答疑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你好,我是来自快账的齐红老师,很高兴为你服务,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你的吗?

您的问题已提交成功,老师正在解答~

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码,可方便地进行更多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该手机号码已注册,可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进行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会计问小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