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

​如何识破无形资产中的作假行为

2021-07-01 07:42 来源:快账

导读:在企业财务管理中,有着一些特殊的造假方式,如何识破无形资产中的作假行为,这个问题想必很多人都想要了解,关于这个问题有很多小伙伴都是一知半解的,很多会计朋友不知道怎么处理,碰到这种问题不知所措,这是经常困扰财务人员的问题之一,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看一看.

免费提供专业财税问题解答,让您避免税务行政处罚风险
答疑老师

罗芳|官方答疑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财税讲师

免费咨询老师(3分钟内极速解答)

如何识破无形资产中的作假行为

1、无形资产增加不真实,不合规

企业增加的无形资产有的没有合法的文件证明,有的已超出了法定有效期.

2、无形资产所有权和使用权处理不当

无形资产的所有权是企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对无形资产所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处置的权力.无形资产的使用权是按照企业无形资产的用途和性能加以利用,以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将只有使用权的无形资产作为有所有权的无形资产下帐,从而增大无形资产摊销,减少利润,进而减少所得税的上缴.

3、无形资产计价不正确.

无形资产计价原则:

(1)购入的无形资产,按照实际支付的价款计价.

(2)企业自行开发并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按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聘请律师费等实际净支出计价.

(3)投资者作为资本金或合作条件投入的无形资产,按评估或合同协议及企业申请书的金额计价.

(4)接受捐赠的无形资产的成本,应根据资产的市场价格或根据所提供的有关凭据确认的价值和接受捐赠时发生的各项费用确定.

企业明知计价不合法、不合理,故意将无形资产计价过高或过低;未经法定手续进行评估或确认,随便计价,没有企业合并或接受其他单位商誉投资时,就对商誉作价入帐.

4、对无形资产摊销期限不符合规定

无形资产是一项特殊资产,它可使企业长期受益,因而企业从开始使用之日起,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协议或企业申请书的规定期限及有效使用期平均摊入管理费用.无形资产的有效期限按下列原则确定:

(1)法律法规、合同或者企业申请书分别规定有法定有效期限和受益年限的,按照法定的有效期限与合同或者企业申请书规定的受益年限孰短的原则确定.

(2)法律、法规未规定有效期限,企业合同或企业申请书中规定了受誉年限的,按照合同或企业申请书规定的受誉年限确定.

(3)法律法规、合同或企业申请书均未规定法定有效期和受益年限的,按照不少于10年的期限确定.无形资产的摊销期限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改变,否则须经有关部门批准.

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存在对无形资产摊销的作假方式,如摊销期限随意变动来调节管理费用,多摊或少摊无形资产,人为调节财务成果的高低.

5、无形资产摊销金额不正

如何识破无形资产中的作假行为

无形资产怎么做账

1、购入无形资产时:

企业外购无形资产,会计分录为:

借:无形资产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其中,企业自产无形资产的,会计分录为:

研发项目发生支出时: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贷:银行存款(或原材料等科目)

不满足资本化条件的支出:

借:管理费用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满足资本化条件的支出:

借:无形资产

贷: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2、摊销无形资产时,根据无形资产用途计入对应科目:

借:管理费用等

贷:累计摊销

3、处置无形资产时:

借:银行存款

累计摊销

贷:无形资产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资产处置损益(或借记)

其中,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还应结转减值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一般纳税人企业的无形资产分为外购无形资产以及自产无形资产.

关于如何识破无形资产中的作假行为的内容我们就介绍到这里,大家一定要遵守岗位责任,不要去作假,不然会有处罚,而且必须要严格按照步骤来操作,这就是所有内容,如果你在实际操作中遇到其他的会计问题,欢迎咨询本网得在线答疑老师.

领取会员

亲爱的学员你好,微信扫码加老师领取会员账号,免费学习课程及提问!

微信扫码加老师开通会员

在线提问累计解决68456个问题

齐红老师 | 官方答疑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你好,我是来自快账的齐红老师,很高兴为你服务,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你的吗?

您的问题已提交成功,老师正在解答~

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码,可方便地进行更多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该手机号码已注册,可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进行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会计问小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