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所得税如何计算

2022-05-19 08:40 来源:快账

导读: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所得税如何计算?通常来说公司财务人员按照债务法来处理公司资产负债表上的所得税计算,那么核心的会计分录则是通过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来核算的,具体的资产负债表的确定步骤都会在下述内容中进行阐述,希望对你们学习有所启发的.

免费提供专业财税问题解答,让您避免税务行政处罚风险
答疑老师

谭妍洁|官方答疑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财税讲师

免费咨询老师(3分钟内极速解答)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所得税如何计算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基本思路

1.核心分录:

借:所得税费用(会计立场)

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贷方)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税务立场)

递延所得税负债(或借方)

2.账户确定步骤:

第一步:确定"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的金额.贷方"应交税费"是站在税务的立场,这个数据不会因为会计所得税核算方法的改变而改变,特定时期应缴纳的税金是唯一的、确定的.

其中:

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会计利润±非暂时性差异±暂时性差异)×所得税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

第二步:确定"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金额.(本章核心问题)

总体来说,"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是由于存在暂时性差异导致的,而暂时性差异又是由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一致导致的.

第三步:倒挤出所得税费用.借方"所得税费用"是站在会计的立场,是利润表项目,在整个分录中是倒挤出来的.

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定义是什么?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一般是在月末、季末、年末)的全部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情况的会计报表,是企业经营活动的静态体现,根据平衡公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依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和一定的次序,将某一特定日期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具体项目予以适当的排列编制而成.资产负债表分三大块: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者之间关系构成了最基本的会计等式,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等式也是整个资产负债表核心的理论依据.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生产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既可能表现为盈利货亏损,所以,利润表也被称为损益表.它能够全面揭示了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实现的各种收入、发生的各种费用、成本或支出,以及企业实现的利润或发生的亏损情况.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所得税如何计算?整体上来说,按照小编老师在上文中针对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所得税计算资料解读,相信你们应该都非常清楚如何来一步步的确定,并且对此债务法下处理资产负债表所得税核心分录都有提及.如果你们还有其他问题,希望你们可以来这里进行学习.

领取会员

亲爱的学员你好,微信扫码加老师领取会员账号,免费学习课程及提问!

微信扫码加老师开通会员

在线提问累计解决68456个问题

齐红老师 | 官方答疑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你好,我是来自快账的齐红老师,很高兴为你服务,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你的吗?

您的问题已提交成功,老师正在解答~

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码,可方便地进行更多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该手机号码已注册,可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进行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会计问小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