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修复废品的废品损失是指什么
由于生产原因造成废品而发生的一种损失.废品不论是在生产过程中发现或在入库之后发现,都应作为废品处理.
废品按其不符合原定规格或技术标准的程度,可分为可修复废品可不可修复的废品.可修复废品,指废品经过修复可以使用,而且花费的修复费用在经济上是合算的;不可修复的废品指废品不能修复,或者所花费的修复费用在经济上是不合算的.废品损失,包括不可修复废品的成本减去废品可回收残值后的报废损失、以及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出售后发现的废品所发生的一切损失,包括退回废品时所支付的运杂费等,应作为管理费用处理,不包括在废品损失之内.
可修复废品的损失一般与合格产品发生的费用一样,先根据材料费用、工资费用、辅助生产费用、制造费用等分配表借记"废品损失"科目,贷记有关科目.
可修复废品和不可修复废品的区别是什么?
可修复废品指经过修复后仍可达到合格产品要求的废品.不可修复废品指不能修复,或者所花费的修复费用在经济上不合算的废品.
可修复废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这种品在技术和工艺上可以修复达到合格产品的要求;二是修复所需费用在经济上比较合算,低于重新制造需要的费用.如果以上两个条件都不符合要求,那么,可修复废品就没有修复为合格品的可能和必要.
注:产成品毁损处理,通常废品可以分为可修复废品和不可修复废品两种.可修复废品经修复后仍可作为合格品,但为修复支付的费用,应作为废品损失.
以上详细介绍了可修复废品的废品损失是指什么,也介绍了可修复废品和不可修复废品的区别是什么.可修复废品的废品损失是指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可修复废品和不可修复废品的区别应如本文所讲.每一个企业的财务人员需要认真了解一下可修复废品和不可修复废品的具体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