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购入的固定资产怎么做账
新购入的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购入固定资产时,应将固定资产从"库存商品"科目或"其他应付款"科目中划出,记入"固定资产"科目,并计入购买金额.
购入固定资产且取得对应发票时,应借记"固定资产"和"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记"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等科目.
如果是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应先记入"在建工程"科目,待安装完毕交付使用时,按照其实际成本,借记"固定资产",贷记"在建工程"科目.
购入不需安装的固定资产,成本包括买价、增值税、进口关税等相关税费,以及为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直接归属于该资产的其他支出.
购入需安装的固定资产,应按实际支付的全部价款及该项资产达到预期工作状态所支付的相关费用作为固定资产的成本.
每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应借记"管理费用--折旧费"(根据费用所属部门计入到相关的科目),贷记"累计折旧".
期末结转本年利润时,应借记"本年利润",贷记"管理费用--折旧费"(根据费用所属部门计入到相关的科目).
以上步骤确保了新购入的固定资产能够被正确地记录在会计账簿中,并且能够准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固定资产的定义是什么?
1、《企业会计制度》
《企业会计制度》(财会[2000]25号)第二十五条规定:固定资产,指企业使用期限超过1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并且使用年限超过2年的也应当作为固定资产.
2、《企业会计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准则》中对固定资产的定义为:"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备以下特征的有形资产:
(1)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
(2)使用年限超过1年;
(3)单位价值较高.
《准则》只是强调"单位价值较高",没有给出具体的价值判断标准,并突出固定资产持有的目的和实物形态的特征.
3、《小企业会计准则》
《小企业会计准则》第二十七条规定:固定资产,是指小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1年的有形资产.小企业的固定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设备、器具、工具等.
以上详细介绍了新购入的固定资产怎么做账,也介绍了固定资产的定义是什么.新购入的固定资产的做账方式应如本文所讲.固定资产指的是使用期限超过一年,并且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的有形资产,固定资产在不同的会计准则里面的定义有点不同,但是本质是相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