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报造假会怎么样
财务报表造假的后果主要包括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
一、行政处罚
如果财务报表造假行为尚不构成犯罪,那么相关责任主体将会受到行政处罚。具体来说:
对单位: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予以通报,并可以处五千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三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对国家工作人员:除了上述罚款外,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撤职直至开除的行政处分。
对会计人员: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并且五年内不得从事会计工作。
二、刑事处罚
如果财务报表造假行为构成犯罪,那么相关责任主体将会受到刑事处罚。具体来说,可能会触犯以下罪名:
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
妨害清算罪。
虚假破产罪等。
对于具体的刑事处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所述,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可能会被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财报是什么?
财报,即“财务报告”。财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文件,它包括财务报表及其附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两部分。其中,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或财务状况变动表。
财务报表是反映企业或预算单位一定时期资金、利润状况的会计报表;财务情况说明书主要说明企业的生产经济情况利润实现及利润分配情况资金增减和周转情况、财产物资变动情、对本期和下期财务状况发生重大影响的事项、主要税费的交纳情况、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财务状况有重大影响的事项以及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
财报造假会怎么样?通过上文小编老师针对财务报告造假后果的相关知识介绍,学员们对此财务报告造假的后果应该是有所了解的;其实,财报造假不管是对于企业还是个人来说都是不利的,都是需要承担造假的后果;当然小编老师也知道在现实的情况中偶尔会遇到企业要求财务造假的存在,但是小编老师希望大家一定要守住自己的职业素养,做一个守法的财务人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可以来这里找老师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