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值迹象判断标准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减值条件判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管理层有明确的计划减少或停止产生足够应税利润的经营活动,导致未来期间很可能没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来利用递延所得税资产。例如,企业可能因为市场环境变化、技术更新换代等原因而决定缩减某项业务规模。
2.企业近期连续亏损且预计短期内难以扭亏为盈,这意味着企业当前及可预见的将来可能缺乏足够的盈利水平以实现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价值。
3.税法发生变化或者预期将发生重大改变,使得原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在未来期间内无法得到充分利用。比如税制改革导致税率下降、税收优惠政策取消等情况都可能导致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实际价值降低。
4.其他因素如经济形势恶化、行业景气度下滑等外部环境变化也可能影响到企业对未来应纳税所得额的预测,进而影响到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可回收性评估。
递延所得税如何计算?
递延所得税=(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企业因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产生的递延所得税,一般应当记入所得税费用,但以下两种情况除外:某项交易或事项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应计入所有者权益的,由该交易或事项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及其变化亦应计入所有者权益,不构成利润表中的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资产、负债,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应确认相关递延所得税的,该递延所得税的确认影响合并中产生的商誉或是记入合并当期损益的金额,不影响所得税费用。
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值迹象判断标准有哪些?整体上来说,在上文汇总的知识中小编老师已经从四个方面来阐述企业递延所得税发生减值迹象的情况,通过这些因素的介绍与学习相信你们对此应该已经有所了解的。只不过关于企业递延所得税的减值账务处理知识,不知道学员们是否已经掌握好相关的知识,如果还没有掌握的话不妨来本网站上免费学习,还有很多专业的财务老师会指导你们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