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政策变更与差错更正的并行处理规则
同2001年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以下简称原准则)相比,新准则的主要变化包括:
1、改变了追溯调整法的应用,要求将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调整列报前期最早期初留存收益,而不是调整变更年度的期初留存收益,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余额和列报前期披露的其他比较数据也应当一并调整,除非该项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不切实可行。
2、提出了前期差错的概念,要求采用追溯重述法进行处理。原准则规定了。重大会计差错’定义,要求对影响损益的重大会计差错进行追溯调整。新准则取消了。重大会计差错的定义,提出“前期差错”的概念,要求所有重要前期差错都应采用追溯重述法进行处理。应用指南同时指出,追溯重述法的会计处理与追溯调整法相同。
3、增加了有关无法进行追溯调整和追溯重述的规定,即如果追溯调整和追溯重述不切实可行,则无需进行追溯调整和追溯重述。
会计政策是什么?
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时所遵循的具体原则以及企业所采用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不是一个单纯的会计问题,它是与企业相关的各利益集团处理经济关系,协调经济矛盾,分配经济利益的一项重要措施。企业恰当选择会计政策,对于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常见的会计政策包括:会计政策发出存货成本的计量、长期股权投资的估量、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生物资产的初始计量、无形资产的确认、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计量、收入的确认、合同收入与费用的确认、借款费用的处理以及合并政策。
会计政策变更与差错更正的并行处理规则有什么?整体上来说,小编老师在上文内容中通过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阐述了企业会计资产变更和差错变更并行处理的措施,这些措施的变化,相信你们已经有着一定程度上的了解;其次,对于这方面的知识的深入学习知识,在本网站上还有很多对应的财务课程学习,学习中遇到任何和财务方面的问题都是可以来找会计老师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