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承兑汇票的账务处理及风险防范
1、收到汇票时的会计分录
核心原则:根据业务场景选择对应科目。
场景一:销售商品/服务时直接收到汇票
借:应收票据——银行承兑汇票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场景二:客户用汇票抵偿前期应收账款
借:应收票据——银行承兑汇票
贷:应收账款——XX客户
2. 汇票到期兑现的账务处理
汇票到期后,持票人可委托银行收款,账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票据——银行承兑汇票
若汇票到期未兑付(极低概率),需转为应收账款并启动追索程序:
借:应收账款——XX客户
贷:应收票据——银行承兑汇票
银行承兑汇票的风险有哪些?
操作风险:
付款人支付风险和票据行为风险。若票据要素存在瑕疵,经办人员未能审核出,将产生风险。
银行为争揽业务,放松对申请人的资格审查,签发无真实贸易背景或贸易背景不明的承兑汇票,导致风险。
贴现审查条件放宽,贴现资金流向监控不严,造成贴现资金用途不当,带来风险。
真实性核查风险:
银行承兑汇票的签发应基于真实交易背景。若缺乏真实商品交易,企业可能套取银行资金。
银行对出票人的商品交易合同、资信情况、偿债能力把关不严,易导致坏账和不良资产。
欺诈风险:
利用高科技手段伪造、变造银行承兑汇票,进行票据诈骗。
票据调包,以假票据替换真票据。
伪造商品交易合同、增值税发票复印件,骗取银行承兑汇票和贴现资金。
利率风险:
国家货币政策变化,如收紧银根、提高再贴现率,导致票据市场资金紧缩,转让票据可能产生利率损失。
银行间盲目发展和非理性竞争,导致贴现利率不断走低,甚至低于再贴现利率,带来风险。
银行承兑汇票的账务处理及风险防范有什么?整体上来说,在上文内容中小编老师已经阐述了企业银行承兑汇票的账务处理以及相关的风险类型,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相信学员们应该已经有掌握的;但是小编老师需要提醒你们,在银行承兑汇票的实操中肯定还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如果你们目前还没有能力处理的话,那么小编老师强烈建议你们可以来本网站上免费报名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