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后续支出怎么区分资本化
只有同时符合以下全部条件,后续支出才需计入固定资产成本(资本化),通过“在建工程”核算,完工后转入“固定资产”并重新计提折旧:
1.延长使用寿命:支出能显著延长固定资产的预计可使用年限(如对厂房结构加固,使原本20年寿命延长至25年)。
2.提升使用效能/产出能力:支出能提高固定资产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或使固定资产适应新的使用用途(如对生产设备升级改造,使其产能从100件/天提升至150件/天;或对办公楼改造为研发中心,满足新功能需求)。
3.经济利益可流入:支出带来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如改造后的设备能稳定生产畅销产品,或延长寿命后仍有持续使用价值)。
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确认原则是什么?
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如使可能流入企业的经济利益超过了原先的估计,则应将其予以资本化,计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但增计后的金额不应超过该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在其他情况下,后续支出应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1)固定资产修理费用,应直接计入当期费用。
(2)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应计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其增计后的金额不应超过该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增计后的金额超过该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的部分,直接计入当期营业外支出。
(3)如不能区分固定资产修理或改良,或修理和改良结合在一起,则应根据以上(1)和(2)的原则将相关支出费用化或资本化。
(4)固定资产装修费用,如符合资本化条件,应确认为固定资产,并在两次装修期间与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中较短的期间内采用合理的方法单独计提折旧。下次装修时,原资本化的装修费用余额减去相关折旧后的差额,一次全部计入当期营业外支出。
固定资产后续支出怎么区分资本化?以上内容就是关于企业固定资产后续支出资本化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后才可以的,这三个条件的知识小编老师已经在上文内容中都有非常详细的介绍。另外,针对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处理的原则的知识在上文也有一定的介绍,如果你们读完上文之后还想学习更多与之相关的财务课程,不妨来关注本网站,在这里你们可以学习到很多相关的财务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