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
Q

若水老师,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127257.06×20%-16920=3817.71累计应预扣预缴税额吧?

若水老师,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127257.06×20%-16920=3817.71累计应预扣预缴税额吧?
2020-08-15 19:44
答疑老师

齐红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财税讲师

免费咨询老师(3分钟内极速解答)
2020-08-15 19:45

你好,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127257.06×20%-16920=3817.71累计应预扣预缴税额吧?——对的;减掉之前已经交过的税就是本期应交的税款;

头像
快账用户8418 追问 2020-08-15 19:47

如果数据没了,我怎么去知道之前已经交过的税额?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0-08-15 20:02

你好,您可以在个税申报系统查看之前已经交税款额;

头像
快账用户8418 追问 2020-08-15 20:10

除了税申报系统,另外自己可以算出来吗?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0-08-15 20:11

你好,可以看这个人的工资表。上面有每个人每个月的扣的个税金额;将每个月的相加就可以;

头像
快账用户8418 追问 2020-08-15 21:09

若水老师,你说是按工资累计算的?这张表怎么就第一个人交了税。我看其它人累计工资也很高了,没有算税?

若水老师,你说是按工资累计算的?这张表怎么就第一个人交了税。我看其它人累计工资也很高了,没有算税?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0-08-15 21:11

你好,图片放大后看不清了,您看下其他人是不是减掉相关扣除项目,应纳税所得额是0,如果是0,是不需要交税的;

头像
快账用户8418 追问 2020-08-15 21:21

老师,看不懂了?

老师,看不懂了?
老师,看不懂了?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0-08-15 21:26

你好,您看最后一个人;累计工资是30600,累计扣除的金额合计是(3366加上1530加上45000加上4500加上13500),减完之后是负数,没有达到纳税标准的;其他人也是这样,没有达到纳税标准;

头像
快账用户8418 追问 2020-08-15 21:30

哦哦,我再去看看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0-08-15 21:40

你好,好的,有不明白的地方再问我;

头像
快账用户8418 追问 2020-08-16 09:44

若水老师,3366+1530+45000+4500+13500=67896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0-08-16 11:01

你好,3366 1530 45000 4500 13500=67896——这个不是扣除的合计么;30600累计工资小于扣除数,没有达到交税标准,所以是不需要交税的;

头像
快账用户8418 追问 2020-08-16 11:32

老师,我知道了,就是要根据我红圈画出来的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税的税的树,才能去对照表上面的比例,1872不超过36000所以是×3%

老师,我知道了,就是要根据我红圈画出来的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税的税的树,才能去对照表上面的比例,1872不超过36000所以是×3%
老师,我知道了,就是要根据我红圈画出来的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税的税的树,才能去对照表上面的比例,1872不超过36000所以是×3%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0-08-16 12:10

你好,对的,是这样的;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咨询
相关问题讨论
你好,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127257.06×20%-16920=3817.71累计应预扣预缴税额吧?——对的;减掉之前已经交过的税就是本期应交的税款;
2020-08-15
一)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 (二)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 (三)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 (四)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 (五)保险赔款; (六)军人的转业费、复员费、退役金; (七)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基本养老金或者退休费、离休费、离休生活补助费; (八)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应予免税的各国驻华使馆、领事馆的外交代表、领事官员和其他人员的所得; (九)中国政府参加的国际公约、签订的协议中规定免税的所得; (十)国务院规定的其他免税所得。 不缴个税的收入
2023-04-19
累计预扣法,是指扣缴义务人在一个纳税年度内预扣预缴税款时,以纳税人在本单位截至当前月份工资、薪金所得累计收入减除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和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适用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一(见附件),计算累计应预扣预缴税额,再减除累计减免税额和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其余额为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余额为负值时,暂不退税。纳税年度终了后余额仍为负值时,由纳税人通过办理综合所得年度汇算清缴,税款多退少补。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其中:累计减除费用,按照5000元/月乘以纳税人当年截至本月在本单位的任职受雇月份数计算。 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一 (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预扣预缴适用) 级数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 预扣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36000元 3 0 2 超过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 10 2520 3 超过144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 20 16920 4 超过300000元至420000元的部分 25 31920 5 超过420000元至660000元的部分 30 52920 6 超过660000元至960000元的部分 35 85920 7 超过960000元的部分 45 181920 小李月薪3万元,父母都已年满60岁,可以扣除赡养老人的2000元专项扣除,并且有住房贷款要还,还可以扣除1000元贷款利息,所以他每月的专项扣除费用为3000元。 按照累计预扣法计算,他每个月的应预扣预缴税额为:(假定按照北京五险一金扣除比例22%计算) 1月份:(30000-30000*22%-5000-3000)*3%=462 2月份:(30000*2-30000*22%*2-5000*2-3000*2)*3%-462=462 3月份:(30000*3-30000*22%*3-5000*3-3000*3)*10%-2520-462-462=1176 由于3月份的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为46200,已经适用于10%的税率,所以3月份的应预扣预缴的个税金额有所增加。 如果继续计算全年,那么,小李在第10个月的时候的应纳税金额为154000元,将按照20%的税率计税。 按照这一计税方式,纳税人当年度初始月份的预扣税金额较少,越往后可能出现扣税的金额增加。 总之,只要你的年收入出现跨税率的情况,你就会面临年初时交税金额减少,但越往年末月交税金额会增加的情况。而年收入在36000元以内的,由于税率始终保持在3%的水平,所以不会出现月交税金额增加的情况。
2020-08-05
工资薪金是这么做的。
2022-09-05
您好,是收入-社保公积金-5000-专项附加扣除计算
2021-07-02
相关问题
相关资讯

领取会员

亲爱的学员你好,微信扫码加老师领取会员账号,免费学习课程及提问!

微信扫码加老师开通会员

在线提问累计解决68456个问题

齐红老师 | 官方答疑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你好,我是来自快账的齐红老师,很高兴为你服务,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你的吗?

您的问题已提交成功,老师正在解答~

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码,可方便地进行更多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该手机号码已注册,可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进行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会计问小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