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同学,是的可以的同学
你好李老师,请教你一个问题,就是我们那个现金日记帐号主要是通过记录那个现金,就库存现金的一个支出,或者流入那银行存款的话就记录那些,就比如转账吗或者是,然后像微信支付啊,支付宝支付这些是属于哪一应该记录到哪一类的?记那个记账里账户里面。
老师,有几个凭证电子版账套改了二级明细,凭证已经装订了,可以直接在纸质版凭证上改下吗,不涉及余额表的变动的,
钟存老师好!目前我在公司遇到一个难题,就是公司前身是搞锰业的,在市里开发房地产,2007年成立挂牌房地产公司,而房地产总公司在县城,分公司在市里,成立时前前法人由于一直开发不起来,在2020年与前法人在合同上签订协议,受让方前法人买断买让方前前法人成立的公司股权5000万,因此公司法人2020年4月变更为前法人,前法人由于并不是一次付清5000万,总公司就一直没有将公章、财务章交到前法人手中。而前法人在任职期间就私自刻公章、财务章使用,在他任职期间也没有出纳、会计做账,一直自己来支付费用,包括办理分公司账户,公司从成立至今账务一直非常不完善,而且现在筹资筹建期,公司一直亏损,而前法人因没有钱支付拆迁户过渡费无力支撑,在2021年4月又将营业执照变更现法人接手。法人向总公司要20万承诺在7月15日支付拆迁户过渡费,总公司的会计到分公司后要求看合同协议和各种凭证整理,意思一直半回弄不完,如需急付过渡费,可以将钱打到分公司先支付,现老板就要求出纳在建行另行开分公司账号,将前法人之前个人在银行开户分公司账户不用了,可出纳去银行开账户时,分公司前法人名字还没变更现法人,所以开不了建行账
老师:您好!装订凭证的封皮模板有没?可否发我一个?快帐的总账和明细账是不是每个月做完直接打印就可以了?
X公司是生产与销售大型化工工程设备的上市公司。A注册会计师负责对X公司2014年度财务报表实施审计。 资料一: A注册会计师根据所了解的X公司及其环境,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载了2014年度发生的与销售相关的部分事项: (1)X公司在2014年初与甲公司签订了固定售价销售合同。因关键原材料短缺及采购价格波动,导致交货日期由约定的6月底推迟到9月底。甲公司拒绝了X公司的加价要求,也没有按合同要求对延迟交货提出补偿。 (2)X公司长期向乙公司赊销B产品。2014年10月起,按照与B产品相关的环保法规,需要在每批产品销售之前在指定机构接受为期一个月的环保监测。检测费用虽然可以忽略,但不经检测合格,X公司不能对外销售。 (3)2015年1月4日,客户丙公司发生了重大安全事故,导致大量有毒化工原料进入河流,被环保部门处以巨额罚款,从而无力偿还2014年7月赊购X公司的大额货款。对此,X公司已在财务报表附注资料中进行了披露。 针对所述各种情况,指出是否可能直接表明X公司2014年度财务报表项目(仅限于应收账款、存货、营业收入、营业成本、销售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产生重大错报风险。并指出重大错报风险具体影响财务报表的哪一个或哪几个项目哪项认定。
在2023年3月购买的原材料,2024年4月才发现未入账,就做在了2024年,税务来检查,该怎么说明情况呢
老师,制造行业在未生产期间产生的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能在下次生产产品的时候计入成本里面吗
老师,我想问下“关于小规模到升级成一般纳税前无收入并未产生申报纳税的话,海关进口增值税缴款书是可以在升级一般进行抵扣”请问这个无收入并产生纳税申报的期间是如何界定的呢?比如我们公司3.19成立的,税种认定是4月1日,缴款书是6月27日产生的,升级一般是7月1日。但是这期间我们有开过票。这种期间算不算无收入并纳税申报呢
企业所得税交税的应纳税所得额是不是报表上的净利润呢
老师,我想问下“关于小规模到升级成一般纳税前无收入并未产生申报纳税的话,海关进口增值税缴款书是可以在升级一般进行抵扣”请问这个无收入并产生纳税申报的期间是如何界定的呢?比如我们公司3.19成立的,税种认定是4月1日,缴款书是6月27日产生的,升级一般是7月1日。但是在这期间我们公司有开出过发票。这种期间算不算无收入并纳税申报呢
在总公司签合同任职财务,工资在总公司发放。但子分公司没有财务,兼任子分公司财务负责人并处理账务,请问如何从子分公司发工资给该员工
请问老师,财务费用当中有利息费用、利息收入,计算息税前利润时利息收入怎么处理?谢谢老师
老师,我想问下“关于小规模到升级成一般纳税前无收入并未产生申报纳税的话,海关进口增值税缴款书是可以在升级一般进行抵扣”请问这个无收入并产生纳税申报的期间是如何界定的呢?比如我们公司3.19成立的,税种认定是4月1日,缴款书是6月27日产生的,升级一般是7月1日。这种期间算不算无收入并纳税申报呢
当增值税纳税申报表进项是7 销项是5 最后结转增值税只要做借应交销5 应交 转出未交 贷 应交进7这样就完成了,因为我翻了我们那边分录就只有这一个
老师好,想问个实践的问题,我们有两个公司,一个公司负责销售叫A公司,一个公司负责加工叫B公司。第一个方案:A公司买材料让B公司加工;第二个方案:B自己买材料生产后卖给A。这两种方案从税负率和经营管理模式下哪种比较好,如果测试税负率的话,怎么着手去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