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合并报表存货金额 = 甲公司个别报表存货金额 %2B 乙公司个别报表存货金额 - 内部交易未实现损益(因为个别报表中重复计算了未实现的利润 ) 关键在于未实现的利润,存货成本为200万元,以300万元出售,未实现部分(300-200)*60%=60万 套入上面公式=2000%2B1000-60=2940
DF肠衣制品有限公司是一家2013年10月底成立的生物制品专业生产企业,经营了两个月,取得了比较好的经济效益。这个结果使投资人的信心大增,准备在新的一年里大干一场。 公司的销售部对2014年度的经营情况进行了预测。经过综合分析,预计2014年可以实现销售36000万元。肠衣公司的销售总监对该公司的生产经营流程进行了销售规划,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业务流程:具体操作过程是: 从全国各地生物收购站采购新鲜猪小肠,其收购额为27100万元,集中到生产基地进行加工,制作成肠衣制品。其产品主要销售给国内各大医药公司,然后由医药公司再销售给医院。 这个方案于2014年1月10日得到了董事会的一致通过。 但是,1月20日财务部负责人给董事长送来了一份财务测算报告:2014年度的经营成果为微利。为什么销售毛利率近20%的产品不赚钱呢?财务分析报告指出:其原因主要是增值税税负较高。由于这一问题一时难以解决,公司请来了税务筹划专家。 税务筹划专家认为,在既定的销售机制下,由于肠衣公司从国内生物收购站采购的猪肠无法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因而原材料无法获得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企业可以列入抵扣的进项税额只有水费、电费及修理用配件等少量外购项目,仅取得增值税进项税额1512万元。而医药公司一般都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要求肠衣公司销售产品均需开具17%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经测算,2014年公司应缴纳的增值税为4608万元(36000×17%-1512),肠衣公司的增值税税负高达12.8%。 对此情况应如何进行税务筹划?
(请孺子牛老师回答,别的老师不要回答了) 1.这道题右边的第二年的处理,画问号部分我不理解,为什么假设全部卖出去了之后,又把前一年抄一遍?之前不考虑少数股东损益时,都是先假设全部卖出后再做一笔调成真实,而这里涉及少数股东部分,就成了先假设全部卖出,又把去年的业务抄一遍? 2.少数股东承担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为什么是税后的?为什么税由母公司承担?
2022 年1 月1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 4000 万元从非关联方处取得乙公司 70%股权,当日完成股权转让手续,乙公司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为 4000 万元,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4400万元,其中一批存货账面价值为 1000 万元,公允价值为 1400 万元,截至年末该批存货售出 60%:2022 年7公司实现净利润 1000 万元,分配现金股利 400万元,提取盈余公积100万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问题(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1)计算甲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入账成本和乙公司调整后的净利润。(2)完成田公司个别财务报表取得上述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分录。 (3)计算 2022 年末甲公司的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对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按照权益法调整后的金额。 (4)完成甲公司合并工作底稿中关于上述内部存货交易中未实现交易损益的抵销分录。
服务公司提供的付款申请,付款申请服务费 20 万。但是途中付了两次都没有付完,可以一直用最原先的付款申请吗?还是说每次付款都要重新提供最新的付款申请书。第一次付款发票是开了20万的
外贸公司,备了库存,后来销售给客户,请问这个客户供应商备案单证应该怎么做,进货的购销合同如何做资料
如何向正在公示减资公司主张自己的债权权利
大宗商品交易:现在采用点价模式交易的是不是在期货市场上对应的标准产品才行。如果现货市场在期货市场上没有对应的标准品,是没法采用点价模式的吧
我们是一个个体户,定期定额,做园林绿化工程,现在有一个项目是包工包料,要求我们开具种植土的发票,可以开吗?
没有达到个税缴纳的标准需要申报个税吗
8 月添加社保,交了社保,那申报个税是从这月开始还是上月开始?
哪些是直接税,哪些是间接税
企业所得税计提时的会计分录
作为财务负责人,需要负什么责任?
我笔记记录 存货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 第一步:认为全部出售 借:营业收入 贷:营业成本 第二步:把未出售部分加回来 借:营业成本(加价×未出售比例) 贷:存货 这个步骤跟您给我解释的对不上,是我这个笔记记录错误了吗?还是我说的跟这个题不是一回事儿呢?
您好,你的记录是合并分录处理,前面计算的是金额,本质是一致的,只是视角不同。 按第一步,假设全部出售,抵消虚增的收入和成本 借:营业收入 300(乙公司的收入) 贷:营业成本 300(甲公司的成本) 第二步,调整未出售的部分,未出售部分60%,虚增了成本,分录 借:营来成本60 贷:存货 60 第三步,再合并报表金额=2000%2B1000-60=2940, 这样你再看一下,虽然视角不同,但结果是一样的。
好的,谢谢您
别客气,学习有不懂的随时来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