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同学。努力解答中,稍后回复你。
甲股份公司2018年12月31日以银行存款购入A上市公司股票1000万股,支付买入价10元/股,交易费用50万元(不考虑增值税),持有A公司20%股权比例对其有重大影响,投资时A公司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一致为51000万元。分录处理
处置部分对子公司投资,丧失控制权仍具有重大影响。 合并报表当期的处置投资收益=(处置股权取得的对价+剩余股权公允价值)-原子公司购买日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持续计算的净资产账面价值*原持股比例-商誉+其他综合收益(允许转损益的)*原持股比例+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原持股比例 老师,以上公式中“原子公司购买日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持续计算的净资产账面价值”这个数据如何计算的呢?包含自购买日起持有计算期间的其他综合收益、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吗?
A公司为甲公司的子公司。2020.1.1,甲公司用银行存款20000万元从集团外部购入B公司80%的股权并能够对B公司实施控制。购买日,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24000万元,账面价值为20000万元。2×21年4月1日,A公司以账面价值为20000万元、公允价值为32000万元的一项无形资产作为对价,取得甲公司持有的B公司60%的股权。2×20年1月1日至2×21年4月1日,B公司按照购买日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持续计算实现的净利润为5000万元;按照购买日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持续计算实现的净利润为6000万元。无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老师,A公司2×21年4月1日的长投怎么算
3、 甲公司原持有丙公司60%的股权,其账面余额为30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 2×21年12月31日,甲公司将其持有的对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中的1/3出售给某企业,出售取得价款1200万元,处置日剩余股权的公允价值为2400万元。出售日,丙公司按购买日公允价值持续计算的净资产为6000万元。在出售20%的股权后,甲公司对丙公司的持股比例为40%,丧失了对丙公司的控制权,但有重大影响。甲公司取得丙公司60%股权时,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4000万元。从购买日至出售日,丙公司以购买日公允价值为基础计算实现净利润1900万元,因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上升使其他综合收益增加10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下列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有( )。3000-4000×60% 这个商誉什么意思,看不明白
A公司为甲公司的子公司。2×15年1月1日,甲公司用银行存款20000万元从集团外部购入B公司80%的股权并能够对B公司实施控制。购买日,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24000万元,账面价值为20000万元。2×16年4月1日。A公司以账面价值为20000万元、公允价值为32000万元的一项无形资产作为对价,取得甲公司持有的B公司60%的股权。2×15年1月1日至2×16年4月1日,B公司按照购买日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持续计算实现的净利润为6000万元;按照购买日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持续计算实现的净利润为4000万元。无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假定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的影响,A公司合并日初始投资成本不是应该按账面价值20000*60%+商誉800吗?为什么答案是公允价值(24000+6000)*60%+商誉800呢?
老师,会计科目下的应交所得税还需要在设置企业所得税吗资产负债表里的应交税费包含这个企业所得税对吧
老师,我们公司是集团公司,公司筹办赛事给获奖者奖金需要现金。但是我们公司出纳不是总公司的员工,是子公司的员工。可以在银行取现金吗?
老师麻烦问下,我们是物业公司,5月份将一个小区转给另外一家物业公司了,去供电公司也做了开票信息的变更,但是供电公司开给对方公司的专票出现在了我们公司勾选平台,我这个月不小心给勾选了,这个我能用?
老师,公司购买手机,价值都在10000左右,对方开的专票,我们是小规模纳税人,应该怎么入账
老师,这季度的企业所得税报表 附报事项1职工薪酬已计入成本费用的职工薪酬是指本年累计的吗还是本季度累计的?
老师您好,我想咨询一下,就是个人所得税年6月份少申报了,我在8月份申报的时候个人所得税可以重新补交吗?需要拿滞纳金吗
老师,我问下我们是水上运输业,固定资产有条船转让给别人了,这个会计分录怎么做呀?
建筑公司2020年,楼顶大字制作费用33899.00元,借记管理费用,贷记银行存款,现做账务调整,调为:开发项目公共配套费,计入开发成本, 具体凭证怎么填制
老师,刚起步的公司适合会计软件?
老师,由于公司转让,在这家公司离职的时候填了非正常离职,但由于接手公司需要我帮忙一个月做对接事宜,对方也发了一个月工资给我,但他们填了正常离职,现在我想申请失业金申请不了,说我是正常离职的,这个该怎么办?已经失业两个月了
疑问一:B所持40%A股权的公允价值是否乘以60%? 答案:不乘,直接用400。 商誉计算时,**“对价”**包括两部分: P直接支付的50%A股权对价:600 B所持40%A股权的公允价值:400(即B的“全部”持股公允价值,不是乘以60%) 原因:商誉是站在合并主体P的角度,衡量“为取得控制权所付出的总对价”与“取得份额的净资产”之差。B所持40%A股权的公允价值400,就是P通过控制B而“间接”对A的追加投资对价,无需再乘以60%。 **乘以60%**的错误在于:混淆了“B个别报表层面对A的投资价值”与“合并层面P对A的间接控制权对价”。
疑问二: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是74%还是90%?答案:74%。 本次交易后,P实际取得对A的控制权比例为: 直接50% + 间接60%×40% =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