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同学。努力解答中,稍后回复你。

甲股份公司2018年12月31日以银行存款购入A上市公司股票1000万股,支付买入价10元/股,交易费用50万元(不考虑增值税),持有A公司20%股权比例对其有重大影响,投资时A公司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一致为51000万元。分录处理
处置部分对子公司投资,丧失控制权仍具有重大影响。 合并报表当期的处置投资收益=(处置股权取得的对价+剩余股权公允价值)-原子公司购买日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持续计算的净资产账面价值*原持股比例-商誉+其他综合收益(允许转损益的)*原持股比例+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原持股比例 老师,以上公式中“原子公司购买日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持续计算的净资产账面价值”这个数据如何计算的呢?包含自购买日起持有计算期间的其他综合收益、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吗?
A公司为甲公司的子公司。2020.1.1,甲公司用银行存款20000万元从集团外部购入B公司80%的股权并能够对B公司实施控制。购买日,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24000万元,账面价值为20000万元。2×21年4月1日,A公司以账面价值为20000万元、公允价值为32000万元的一项无形资产作为对价,取得甲公司持有的B公司60%的股权。2×20年1月1日至2×21年4月1日,B公司按照购买日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持续计算实现的净利润为5000万元;按照购买日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持续计算实现的净利润为6000万元。无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老师,A公司2×21年4月1日的长投怎么算
3、 甲公司原持有丙公司60%的股权,其账面余额为30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 2×21年12月31日,甲公司将其持有的对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中的1/3出售给某企业,出售取得价款1200万元,处置日剩余股权的公允价值为2400万元。出售日,丙公司按购买日公允价值持续计算的净资产为6000万元。在出售20%的股权后,甲公司对丙公司的持股比例为40%,丧失了对丙公司的控制权,但有重大影响。甲公司取得丙公司60%股权时,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4000万元。从购买日至出售日,丙公司以购买日公允价值为基础计算实现净利润1900万元,因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上升使其他综合收益增加10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下列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有( )。3000-4000×60% 这个商誉什么意思,看不明白
A公司为甲公司的子公司。2×15年1月1日,甲公司用银行存款20000万元从集团外部购入B公司80%的股权并能够对B公司实施控制。购买日,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24000万元,账面价值为20000万元。2×16年4月1日。A公司以账面价值为20000万元、公允价值为32000万元的一项无形资产作为对价,取得甲公司持有的B公司60%的股权。2×15年1月1日至2×16年4月1日,B公司按照购买日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持续计算实现的净利润为6000万元;按照购买日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持续计算实现的净利润为4000万元。无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假定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的影响,A公司合并日初始投资成本不是应该按账面价值20000*60%+商誉800吗?为什么答案是公允价值(24000+6000)*60%+商誉800呢?
1、生产型企业除了申报当月增值税,还要进行免抵退税申报,免抵退税申报需要准备哪些资料?怎么确保免抵退的收入和报关单上信息一致?是否以收到的报关单为准?同时还要申报出口退税吗? 2、哪里可查询出口商品属于免抵退的? 3、汇率换算,不管是报关单上月初1号的还是31号的报关单,都以当月出口汇率当月第一个工作日为计算依据吗?
老师,开票开未销售不征税项目*预付卡需要有备案吗,可以直接开吗
土地增值税怎么计算公式
企业从宏达公司购入AB两种材料A材料计划成本为¥32,000B材料交完成本为¥44,000,用计划成本法核算A材料买价¥30,000增值税额3900B材料买价¥40,000,增值税额5200材料羽毛企业尚未入库,尚未支付货款承接上题,次日材料验收入库,并以银行存款支付,写出分录
公司收到知识产权补助,怎么做账 需要做台账吗,这笔款到时怎么支出,怎么进行专款专用,怎么区分
今天8点多开了一张20万的专票,会不会被税务预警啊,我查了一下小红书说不能在晚上8:00以后开票
购买的货款,后面不买了,后面冲红发票怎么处理,购买时分录借预付账款,贷银行存款,
跨境电商企业采购取得普票,能抵扣税点吗,还是直接按价税合计算采购成本
A公司将所持B公司股权转让给C公司,对价是C公司承接A公司部分债务。在计算印花税时,是否以C公司承接A公司这部分债务为计税依据,按产权转移书据计算计算缴纳印花税?
购买了一笔材料款,然后分两笔款转账的而且还不是一个账户,怎么做账?
疑问一:B所持40%A股权的公允价值是否乘以60%? 答案:不乘,直接用400。 商誉计算时,**“对价”**包括两部分: P直接支付的50%A股权对价:600 B所持40%A股权的公允价值:400(即B的“全部”持股公允价值,不是乘以60%) 原因:商誉是站在合并主体P的角度,衡量“为取得控制权所付出的总对价”与“取得份额的净资产”之差。B所持40%A股权的公允价值400,就是P通过控制B而“间接”对A的追加投资对价,无需再乘以60%。 **乘以60%**的错误在于:混淆了“B个别报表层面对A的投资价值”与“合并层面P对A的间接控制权对价”。
疑问二: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是74%还是90%?答案:74%。 本次交易后,P实际取得对A的控制权比例为: 直接50% + 间接60%×40% =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