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您好。“原子公司购买日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持续计算的净资产账面价值”这个数据就是按照子公司购买日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基础加上持有期间“调整后的净利润”,加上其他综合收益和所有者权益其他变动,再减去“分红”得到的数据;也就是合并报表中母公司按照权益法计算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减去商誉再除以持股比例”;它包含自购买日起,持有计算期间子公司的其他综合收益、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

处置部分对子公司投资,丧失控制权仍具有重大影响。 合并报表当期的处置投资收益=(处置股权取得的对价+剩余股权公允价值)-原子公司购买日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持续计算的净资产账面价值*原持股比例-商誉+其他综合收益(允许转损益的)*原持股比例+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原持股比例 老师,以上公式中“原子公司购买日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持续计算的净资产账面价值”这个数据如何计算的呢?包含自购买日起持有计算期间的其他综合收益、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吗?
3、 甲公司原持有丙公司60%的股权,其账面余额为30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 2×21年12月31日,甲公司将其持有的对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中的1/3出售给某企业,出售取得价款1200万元,处置日剩余股权的公允价值为2400万元。出售日,丙公司按购买日公允价值持续计算的净资产为6000万元。在出售20%的股权后,甲公司对丙公司的持股比例为40%,丧失了对丙公司的控制权,但有重大影响。甲公司取得丙公司60%股权时,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4000万元。从购买日至出售日,丙公司以购买日公允价值为基础计算实现净利润1900万元,因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上升使其他综合收益增加10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下列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有( )。3000-4000×60% 这个商誉什么意思,看不明白
子公司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可辨认净资产,老老师,这个金额怎么确认,是只在原先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基础上+按购买日持续计算的净利润就行吗,要不要加其他综合收益变动和其他权益变动呢
计人资本公积(其他权益变动)的金额=(投资之日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净利润±其 他综合收益的变动±其他权益变动)x旧持股比例-(投资之日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净 利润±其他综合收益的变动±其他权益变动+他方增资金额)×新持股比例 计入资本公积(其他权益变动)的金额=(初始投资成本-享有被投资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 允价值份额)×稀释比例(持股比例的减少额/原持股比例) 上面这两个公式有什么区别?
甲公司原持有丙公司60%的股权,其账面余额为30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2×17年12月31日,甲公司将其持有的对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中的1/3出售给某企业,出售取得价款1200万元,处置日剩余股权的公允价值为2400万元。出售日,丙公司按购买日公允价值持续计算的净资产为6000万元。在出售20%的股权后,甲公司对丙公司的持股比例为40%,丧失了对丙公司的控制权,但有重大影响。甲公司取得丙公司60%股权时,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4000万元。从购买日至出售日,丙公司实现净利润1900万元,因其他债务工具投资公允价值上升使其他综合收益增加10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下列会计处理中(确认甲公司合并报表的投资收益为什么要+100✖️0.6)
老师,小规模开发票,老板觉得应该收点税点钱。要收多少
@董孝彬老师你好,我来报喜啦,我中级终于考过了,特意前来感谢您,谢谢谢谢!
老师有没有出口商品代码及退税率表分享
老师,我还是没懂,如果公司有内外账,那个分红到底是咋分红的最后
老师,我想问下,为什么账务处理时候应交税费_出口退税,算法是进口采购价格*出口退税率,而算5部和7部法,是用FoB价格*出口退税率
我的初级会计证去年没有继续教育,如何补有效,谢谢
我记得有买学堂的工业会计手工账,有收到材料,但是课程现在查不到,具体怎么找
一个个人独资企业的法人,他名下只有法人一个员工,他的工资从来都是零申报,现在个人扣缴端的系统显示他有三个月没申请工资,询问此员工是否离职,那需不需要处理,还能继续零工资申报吗?
润滑脂为什么开不出来
老师,公司成立2个月购买材料和用品这些个人先垫付,月底一次性报销,老板公转私备注备用金,这怎么做帐呀??合不合规?怎样操作合法合规?
老师,这里包含子公司的其他综合收益,这里的其他综合收益是所有的呢,还是允许转损益的?这里减去其他综合收益及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公式后面又加上,这样不是等于没加也没减吗?
同学您好。是所有的其他综合收益,后边再加上的,是允许转入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公式里先减去,意思是将全部的子公司都卖掉,所以我们减去的是全部的其他综合收益,后边转入损益的部分是按照权益法的规则进行的处理,理由是我们合并财务报表中,都是按照权益法进行的会计调整。
老师,您刚才说“调整后的净利润”。这个是什么意思呢?
同学您好。“调整后的净利润”就是:子公司个别报表的净利润减去购买日资产评估增值的部分,比如,购买日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1000万,账面价值900万,差额100万系存货构成,至年底,这批存货80%对外出售,当年子公司账面净利润1100万元,那么“调整后的净利润”就是1100-100×80%=1020万元。这1020万元就是所说的“调整后的净利润”。注意,这里的调整不包括母子公司间的内部交易。
如果固定资产评估增值呢,如何计算呢
同学您好。比如购买日是1月1日,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1000万,账面价值800万,差额是一项管理用办公楼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差异造成,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残值是0,预计尚可使用10年。当年子公司净利润1100万元。调整后的净利润=1100-200÷10=1080万元。相当于,站在母公司角度,认可的是公允价值,站在子公司的角度,认可的是账面价值,母公司认为的折旧应该比子公司认为的折旧多,多多少呢,就是差额200万引起的每年折旧金额的差,200÷10=20万元。
老师,那这里为什么不考虑母子公司之间的内部交易呢?
老师,上述公式中的原子公司自购买日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持续计算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与购买子公司少数股权合并报表中的“子公司自购买日起持续计算的净资产”有什么不同呢?
同学您好。母子公司的内部交易,我们有专门的抵消分录。因此在确认子公司净资产不需要考虑。另外,公式中“原子公司自购买日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持续计算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与购买子公司少数股权合并报表中的“子公司自购买日起持续计算的净资产”没有区别,是同一个数。祝您学习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