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好,对的,对于重要前期差错处理,如果累积影响数能合理确定就用追溯重述法逐期调整,如果累积影响数不切实可行就从能追溯的最早期间开始调整留存收益和相关项目的期初余额,实在不行也可以用未来适用法,会计政策变更的追溯调整也是类似逻辑,能调多少调多少。
(1)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调整报告年度的年末数或本年发生数和调整报告年度次年的期初数或上年数 (2)不重要的前期差错调整发现错误当年与前期相同的相关项目金额(包含净损益项目) (3)重要的前期差错调整发现错误年度的财务报表年初数和上年数,对以前各期追溯计算的列报前期最早期初留存收益累计影响数。 (4)会计zhengche变更调整变更当年的财务报表初数和上年数,对以前各期追溯计算的列报前期最早期初留存收益变更累计影响数。 (5)会计估计变更调整变更当期及未来期间确认的变更影响数 请问以上各会计调整对报表调整方法的理解是否正确?
【例•多选题】(2014年)下列用以更正能够确定累积影响数的重要前期差错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有( )。 A.追溯重述法 B.追溯调整法 C.红字更正法 D.未来适用法 【学堂点拨】用以更正能够确定累积影响数的重要前期差错方法为追溯重述法,选项B、C和D不正确。 【答案】BCD 老师:请问一下,为何这个累积影响数调整不是追溯调整法,我记得之前看过对会计政策的调整,应该是调列报前期最早期初留存数,采用追溯调整法,为何这里选的是追溯重述。难道说追溯调整和追溯重塑都是调整期初留存数,这两个有什么区别?
下列关于会计政策变更、会计差错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 会计政策变更,确定累积影响数切实可行的,应采用追溯调整法处理 B. 非资产负债表日后期间发现前期重要的会计差错,应采用追溯重溯法处理 C. 资产负债表日后期间发现前期不重要的会计差错,应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 D. 会计估计变更,影响金额较大的,应采用追溯调整法处理 AB 我的答案: AC 老师,那不重要的一般怎么处理 2.非资产负债表日后期间指的是什么期间 3老师麻烦告诉我一下,前期差错更正和日后调整事项区别
关于追溯调整法和未来适用法,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追溯调整法,是指对某项交易或事项变更会计政策,视同该项交易或事项初次发生时即采用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并以此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调整的方法 B.未来适用法,是指将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应用于变更日及以后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或者在会计估计变更当期和未来期间确认会计估计变更影响数的方法 C.未来适用法一定不会影响变更当期期初的留存收益 D.追溯调整法,应对前期已对外报出的财务报表进行调整 答案 D 老师:C呢,未来意思都是未分配利润?B选项也会确认变更累积 影响数?
5.会计政策变更时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应遵循的原则() A.依据会计相关法律或法规的需求变更会计政策,按国家相关规定执行 B.为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变更会计政策,采用追溯调整法 C.确定会计政策变更对列报前期影响数不切实际可行的,从可追溯调整的最早期间期初 开始应用变更后的会计政策 D.在当期期初确定会计政策变更对以前各期累计影响数不切实际可行,采用未来适用法 E.国家没有发布相关的会计处理办法,则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
老师,我们是在建的酒店,对个人支付了围墙劳务费,对方还未开票给我们,应该怎么做会计分录?给个人支付的款项要计入其他应收款还是预付账款,哪个会计科目比较合适?麻烦老师看清问题?只是支付款项而已
老师,我们是在建的酒店,对个人支付了围墙劳务费,对方还未开票给我们,应该怎么做会计分录?给个人支付的款项要计入其他应收款还是预付账款,哪个会计科目比较合适?
个税按税后扣除社保,公积金报的要更正申报吗
老师,请问建筑发票,金额栏前面已经写了建筑服务发生地和建筑服务名称,发票备注还要再写一遍项目名称和项目地址吗?
老师,我7.8.9月利润表有盈利2467.69元,本来要计提所得税,税款(2467.69×5%=123.38元)不多我就没有计提预缴所得税可以吗?
小规模纳税人按年交印花税,平时需要计提吗?
老师公司的资产总额超过5000万不享受小微政策了,有什么办法让公司资产总额变小呢,印花税,所得税都不享受减免了!
老师你好,我们销售公司公户收到一笔转3万。没有开具发票,我如何做账合理呢?
老师 如果补21年企业所得税,算滞纳金是从年底算起吗?
老师,有一批货我们退给了商家,本来应该退款1万,但是商家扣了一个费用,100,实际退回9900,这样怎么冲应付呢,是-100
那会计政策变更也是吗
会计政策变更采用的是追溯调整法
您好,是的,政策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如果能合理确定累积影响数就追溯调整,如果不切实可行就从能追溯的最早期间开始调整相关项目的期初余额。 会计政策变更用追溯调整法时,如果能合理确定累积影响数,就追溯调整(调整期初留存收益等,重编前期报表 );如果累积影响数不切实可行,就从可追溯的最早期间起,调整相关项目期初余额,也可采用未来适用法(像无法追溯前期数据时,从当期开始用新政策 ) ,核心逻辑就是在保证会计信息可比、可靠前提下,根据实际可追溯情况灵活处理 。
如果能合理确定累积影响数,就追溯调整(调整期初留存收益等,重编前期报表 );如果累积影响数不切实可行,就从可追溯的最早期间起,调整相关项目期初余额,,针对这句说话可以举个例子吗
您好,当会计政策变更或差错更正时,如果能算清总共影响多少(比如算得出过去两年一共少提折旧90万),就直接调整期初留存收益并重编以前报表;如果算不清全部(比如找不到第一年数据只能算出第二年少提40万),就从能算清的最早那年(第二年)开始调整期初数,把能改的部分先改好。
哦哦,这样理解就好理解一些了,总觉得两句说话很相像。另外比如发生在24年的,为何说要调资产负债表变化年的期初数,也就是24年期初,不应该是调24年期末吗;然后利润表是调变化年的上年,一般利润表不会涉及上年数据吧
您好,会计调整的核心是改以前年度的账,所以发现问题的当年(比如2024年)要调整的是年初数,而不是期末数。因为年初数就是上年(2023年)的期末数,改2024年初数=改2023年末数,这样就把去年的错误修正了。期末数是当年(2024年)的新数据,不能用来改以前年度的错。 2.利润表调整的是上年对比数。比如2024年利润表里通常会列出2023年数据作比较,发现2023年有错就直接改这里。如果利润表不列上年数据(比如公司第一年营业),那就不用调。简单说就是:资产负债表调年初等于改去年,利润表调上年数等于改去年利润。
哦,变化年是指发现年是吧?我以为改去年的数,去年就是变化年…
老师,日后事项,不是通过这个科目核算吗?只有会计政策变更才是可以用未分配利润吧
您好,对的,变化年就是发现问题的当年(比如2024年发现错误),但调整的是去年的账。去年(2023年)是出错年,今年(2024年)是发现年/变化年。会计上是通过改发现年的年初数来修正去年的错误,因为年初数=去年年末数,改这里就等于改去年了。 2.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专门用来核算前期差错更正(比如发现去年折旧算错了)。而会计政策变更直接调未分配利润(比如折旧方法从直线法改成双倍余额递减法)。这俩是不同业务:差错改错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政策变更直接动未分配利润。日后事项(比如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也是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
所以这题判断题是正确的吗
您好,不对呢,不是所有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都要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只有涉及损益(比如收入、成本、费用)的才用这个科目,其他调整(比如补提坏账、确认负债)直接改相关科目就行。
哦哦,也就是资产负债表科目就不需要,对,自己栽一头了
是的是的,我去吃晚饭了,晚些回复哈
老师麻烦帮我看下这题,我写得对吗?分了两条线,我在想其他应付款要考虑递延吗
朋友,能用电脑打出来么,里面划线这些我怕理解错了,您写各年分录就行
稍微写好一点…不好意思,老师
23年的分录是针对预计负债(递延所得),营业外支出(当期所得),24年的,也是,只不过我在考虑其他应付款要否考虑递延?以及23年,预计负债会计账面是700,税法是700还是700-700=0?因为题里说支付了才抵扣,但这也是未来可抵扣,老师麻烦看看
辛苦吧,,我现地去看题哈
您好,的分录 部分正确,部分需要调整。 23年分录是对的: 1. 计提预计负债:借 营业外支出700,贷 预计负债700 2. 确认递延所得税:借 递延所得税资产175,贷 所得税费用175 24年分录需要修改: 1. 冲预计负债%2B补差额:借 预计负债700,借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00,贷 其他应付款800 2. 调整所得税:转回递延所得税资产175(借 所得税费用175,贷 递延所得税资产175),同时补记实际可抵扣800万对应的税(借 递延所得税资产25,贷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25) 其他应付款800万不用确认递延所得税(因为钱已付,当年直接抵税)。23年预计负债计税基础确实是0(税法不认计提,只能在实际赔钱时抵税)。
补记实际可抵扣800万对应的税(借 递延所得税资产25,贷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25) 这是什么意思,那像我这样,在23年,24年当年计提借所得税贷应交所得税不可以吗
您好,23年的分录(借营业外支出700贷预计负债700,借递延所得税资产175贷所得税费用175)是对的;24年要分三步处理:1.冲回预计负债700并补记差额100(借预计负债700/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00贷其他应付款800),2.转回递延所得税175(借所得税费用175贷递延所得税资产175),3.补记实际可抵扣800对应的税差25(借递延所得税资产25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25)。其他应付款800万不用确认递延所得税,23年预计负债计税基础确实是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