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请稍等
老师,我有这么一个问题:我们公司承接了一个钢结构安装的工程,然后我们分包了出去,承包单位是一个劳务派遣公司,9月25日发包单位付款,付了80万,拿钱的前提是:1.我们公司与所有务工人员签定的劳动合同( 发包单位给的样本)2.所有劳务人员的工资表,银行卡 3.发票 我们付给劳务公司哪能有80万,为了拿回这80万我们到处找人,做工资表,签合同。钱是拿回来了,可我们的帐怎么处理呢。我想了三个方案:方案1.把这些劳务人员全当成劳务公司的人,然后让他们出个代付款证明,付款证明就是工资表和发包单位付工资流水。 方案2.让劳务人员开发票。老师我的问题是:1.哪个方案处理从有利于企业应对税务等部门检查有利,还是两个方案都不好,您有更好的建议。2.劳务派遣合同上是不是应该注明怎么结算,这样的合同结算是定好每个人多少钱,还是规定好干完多少平米的活,每平米多少钱?
我这里遇到个特别的情况 人事负责这部分数据(就是社保公积金数据这些)然后七月调了基数 可是还没调好就扣款了,然后人事核算工资的时候现在吧那些调整基数了的人员,比如,多交了的就从个人部分扣回来给回单位,少交的就对应处理, 那现在做模板如果还是用网页导出来的明细,就跟工资表的对不上 那现在这个模板得怎么做,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存货采用实际成本法核算,发出存货采用先进先出法计价,销售商品为企业的主营业务。2019年6月初,“库存商品”科目余额为0。甲公司2019年6月发生的与存货有关的业务如下:(1)当月生产完工验收入库乙产品1500件,实际单位成本为200元;丙产品2000件,实际单位成本100元。(2)月末汇总的发出商品中,当月已实现销售的乙产品300件;存放在展览中心的乙产品10件;存放在门市部准备出售的丙产品500件;已经完成销售手续,但购买单位还未提取的丙产品200件。(3)月末对存货进行清查,发现A原材料盘盈50千克,单价成本为20元;因管理不善造成外购B包装物盘亏10个,单价成本为5元,相关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税额为6.5元。(4)经查,A原材料的盘盈未查明原因;B包装物盘亏是由于保管员工作失误导致的丢失,按公司规定,全部损失由保管员赔偿,赔偿款尚未收到。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题(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元表示)。
四.阅读理解(共1题,7分)16.(阅读理解)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存货采用实际成本法核算,发出存货采用先进先出法计价,销售商品为企业的主营业务。2019年6月初,“库存商品”科目余额为0。甲公司2019年6月发生的与存货有关的业务如下:(1)当月生产完工验收入库乙产品1500件,实际单位成本为200元;丙产品2000件,实际单位成本100元。(2)月末汇总的发出商品中,当月已实现销售的乙产品300件:存放在展览中心的乙产品10件;存放在门市部准备出售的丙产品500件;已经完成销售手续,但购买单位还未提取的丙产品200件。(3)月末对存货进行清查,发现A原材料盘盈50千克,单价成本为20元;因管理不善造成外购B包装物盘亏10个,单价成本为5元,相关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税额为6.5元。(4)经查,A原材料的盘盈未查明原因:B包装物盘亏是由于保管员工作失误导致的蓝失,按公司规定,全部损失由保管员赔偿,赔偿款尚未收到。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题(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元表示)。()(多选题)(1)根据资
26.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存货采用实际成本法核算,发出存货采用先进先出法计价,销售商品为企业的主营业务。2019年6月初,“库存商品”科目余额为0。甲公司2019年6月发生的与存货有关的业务如下:(1)当月生产完工验收入库乙产品1500件,实际单位成本为200元;丙产品2000件,实际单位成本100元。(2)月末汇总的发出商品中,当月已实现销售的乙产品300件;存放在展览中心的乙产品10件;存放在门市部准备出售的丙产品500件;已经完成销售手续,但购买单位还未提取的丙产品200件。(3)月末对存货进行清查,发现A原材料盘盈50千克,单位成本为20元;因管理不善造成外购B包装物盘亏10个,单位成本为5元,相关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税额为6.5元。(4)经查,A原材料的盘盈未查明原因;B包装物盘亏是由于保管员工作失误导致的丢失,按公司规定,全部损失由保管员赔偿,赔偿款尚未收到。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题(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元表示)。
银行借款不设银行账户可以挂长期借款或短期借款吗?
我们向供应商购货,供应商直接向他们的供应商调货,我们供应商直接把他们供应商发给他们的送货单当做给我们的送货单这样可以吗
向目标脱贫地区捐赠外购货物,进项税额不能抵扣吗?
老师好,我公司2014年购买的车辆,现在要出售,可以按3%税率开具发票吗?按3%开票有购买车辆的时间限制吗?
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涉及增值税 卖赚了 借投资收益 贷应交税费 我想问投资收益为什么在借方啊 投资收益增加不是在贷方吗
老师你好,我们是一个科技公司,政府出资金,我们培训当地的一些电商达人,我这些支出,用那个科目呢,还是我要怎么分项目核算
公司法人打给员工租金 有协议有收据可以吗 这样会不会有风险 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呢 如果没有租赁协议呢
离中级考试只有十几天了,中级经济法还没有开始看,在三年前考过一次中级经济法有70多分,现在时间很短,还需要看中级经济法的精讲课吗?有没有什么办法能速提分中级经济法的方法?
最低工资交社保为啥都是要按最低工资交社保
老师你好,我是一个科技公司,分项目核算,我用那个科目先规集成本呢
老师,个税那个七级表会不会给?背也怕背串了
您好,单位低价卖房给员工,差价要按工资交个税,计算时是把房子实际售价低于成本的那部分钱(比如房子成本400万你只花300万,差价就是100万),先除以12个月算出每月大概金额(100万÷12约8.33万)用来查个税税率表确定税率(比如8.33万对应税率45%速算扣除数15160元),最后用总差价100万直接乘以这个税率再减速算扣除数(100万×45%-15160=434840元)来算你要交的总个税,不是分摊到每个月分开算,而是用总差价按查好的税率一次性计算。
哦,我就是想不明白这道理,其他年金那些就是月表基数配月表率然后乘以月份,这个就是完全不搭边
那些表看着好没规律,不好背
您好,年金这些是每个月拿多少钱,就按这个月实际到手的金额,去查对应的月度税率表,然后用当月这个数乘以税率再减扣除数来算当月要交的税,所以看着有规律也好记;但单位低价卖房那个差价个税不是这么算的,它是把您买房子少花的那个差价(比如100万)当作一整个大数,先用这个总数除以12只是为了从月度税率表里找到该用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可最后算税的时候是用这个总差价直接乘以找到的税率再减去速算扣除数来算总税,不是按月分摊算,所以跟年金那种按月算的方式完全不搭边,那些表看着也就没规律不好背啦
考试不给么?考背表好没意义。头大
每次都是背了这个忘了那个
您好,考试要背税率表确实挺让人头疼的,而且像单位低价售房差价计税这种,和年金等常见的按月计税方式逻辑还不一样,更让人摸不着头脑。不过考试考背表,主要是为了考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税率表其实就是个工具,在实际工作里,现在很多财务软件或者系统都能自动算,不用全靠手算和背表。你先别太焦虑,先把不同计税方式的原理理解清楚,要是真遇到要记税率的情况,多结合例子去记,可能会轻松点,考试加油
其实背没意义,应该直接给已知条件,因为毕竟算是一样的算法,需要学的是思路,不是套那个率
没办法呐
太对啦!计税的核心思路和逻辑才是关键,死记硬背税率表确实意义不大,毕竟只要掌握了算法,给到相应数据按步骤算就行。可考试有考试的规则,有时候就是得按照要求来。没办法咱就只能适应啦,你可以把重点放在理解不同收入的计税原理上,像年金是按月收入计税,低价售房差价是大额一次性按总金额找对应税率计税,把思路摸透,就算考试要套税率,也能更灵活应对
所以这考试完全的硬上难度了 这考前俩月就开始焦虑了。每天很认真的再剖析每个选项,就是觉得剖析完就再遇到又没思路了
朋友您好,这是正常的,我考了10多本证书,也是这个感觉,焦虑,真到考场倒好,真题简单点
有时候觉得自己笨的都想扇自己了 哎
我都好多次想放弃的,其实要给我们自己一个点赞,人家在看手机,我们在学习
老师解答比较适合我,今天有俩老师,回复的太糙,看着更糊涂
哦哦,可能正好咱俩磁场一样,哈哈
创投企业选择按单一投资基金核算的,被转让项目对应的投资额的70%的不足抵扣的部分不可以结转以后年度,怎么理解?
您好,创投企业选择按单一投资基金核算的,个人合伙人可以按照被转让项目对应投资额的70%抵扣其从基金年度股权转让所得中分得的份额,但如果当年投资额70%的抵扣额度没用完,根据《财政部 税务总局 发展改革委 证监会关于创业投资企业个人合伙人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9〕8号)规定,这部分不足抵扣的部分当年不能用完的话,是不可以结转到以后年度继续抵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