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等下就发你哈
老师您好,请问一下以下情况应当如何做账处理: 老板的A和B两家公司,A是小规模,B是一般纳税人,供应商(一般纳税人)是和A签订了合同,与A发生的业务一起销售到终端客户,终端客户打款到A。但现在想要该供应商开票到B,由B付款到供应商。请问可以这样操作吗? 这样处理以后发票从供应商到B可以增值税抵扣,但是资金从A到B,B同样也要开票给A吧?有可以合理节约税费的方式吗?
老师,我想问下,假如一个人想办企业,企业类型可以为公司,也可以为个体户,这个属于企业类型对吗,然后对于税务上来说,不管是公司还是个体户类型,他可以选择做一般纳税人也可以选择小规模,这个是一般纳税人还是小规模只是针对增值税而言,个体户也是可以选择做一般纳税人或者做小规模对吗?我这么理解对吗?对于个体户,会计做账怎么操作,也是像公司那样处理吗?正常公司做账是有个本年利润,利润分配再到最后给股东分配利润?那么个体户这个怎么操作最后经营所得都是这个经营者的收入,这个怎么做账务处理?
公司由于前期ERP软件、员工操作等原因管理不善,导致销售商品成本无法对应每个客户统计准确,现有两个问题想要咨询一下(内账): 一、购货时可以不通过库存商品这个科目,直接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应付账款吗? 二、销售商品时直接借:应收账款,贷:主营业务收入,不结转成本可以吗? 这样做如果可以的话有什么弊端?
老师,我是一般纳税人,公司主营电梯销售、维保和安装业务,现在有一项业务是有三方:开发商、施工方和销售电梯的公司我方,我公司同施工方签订电梯购销安装协议,我方给施工方开具13%的电梯专票,施工方给开发商开具9%的工程款发票,施工方要扣我3%的管理费和2.5%的所得税,将来会返我10%的税点,请问这样做合理吗?这笔业务要怎么理解?可以举例说明一下吗?扣管理费和所得税税点及返税点这些先后顺序怎么操作我公司最合理?谢谢老师
老师我想问一下我们公司签了一个为期一年的服务合同开票是百分之6然后需要给对方提供电子设备➕软件服务我们进项就会有13税率的票但是销项出不去,这种应该怎么处理呢,可以直接计入固定资产折旧吗,这种税务局会认吗
老师,比如如何理解应纳税暂时性,递延所得税负债,用简单容易理解的话或例子解释
老师:投资款全部到账后,对公司有啥好处
老师 分公司与总公司之间相互开票 未来合并报表时是否需要将互开发票的业务进行内部交易调整
求一般纳税人销项税和进项税的差额的分录。
建筑业发票开外经证交的是什么费用
老师好,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从电子税局批量导出各税种全年申报表?
购入中压蒸汽的进项专票当月没有勾选怎么做账?按发票全额入账,还是税额部分计入待认证进项税额?
“亲爱的居民大家好:为了大家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病买药、老年人及慢性病体检、儿童及孕产妇建档建册时能充分享受国家优惠政策及福利待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于每周三、周五下午到小区进行以上门入户的方式建档和签约,希望居民们给予支持配合,谢谢。 ” 居民如果不需要这个服务 可以不开门不接受嘛?谢谢
在美团外卖上点单没有发票要怎么处理
老师我遇见了一个,商务会馆会计的活,它家是小规模,它家的业务主要就是洗浴按摩,加楼上的客房。它在申报时,楼上客房开发票的,报税时申报,而洗浴按摩无票的收入,并没有报,我看了一下它家的账,从一号到26号的收入已经615767.17了,我想问一下这个工作可干不
案例背景 基础信息: 项目 内容 供应商 B食品公司(生产企业) 零售企业 A连锁超市(商贸企业) 交易内容 A超市向B公司采购奶粉,合同约定:季度采购额≥50万元,可获3%现金返利 第一季度交易 A超市实际采购50万元(不含税),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税率13%) 返利结算 季度末B公司按约定支付1.5万元返利(对应采购额50万×3%)
供应商(B公司)的会计处理 关键原则: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返利属于“应付客户对价”,需抵减当期营业收入(即净额法)。 步骤1:日常销售发货时 借:应收账款——A超市 65万元(50万×1.13) 贷:主营业务收入 50万元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6.5万元 步骤2:季度末计算并支付返利时 因返利是基于已实现的销售,需追溯调整当期收入: ① 计提返利负债: 借:主营业务收入 1.5万元(50万×3%) 贷:应付账款——销售返利款 1.5万元 ② 实际支付返利时: 借:应付账款——销售返利款 1.5万元 贷:银行存款 1.5万元 要点:返利直接冲减当期收入,体现“净额法”下的真实交易价格。
零售企业(A超市)的会计处理 关键判断: 返利是否与特定商品直接挂钩?本例中返利基于奶粉采购额,属于与存货采购直接相关的后续支出,应按《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要求,冲减存货成本。 步骤1:采购入库时 借:库存商品——奶粉 50万元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6.5万元 贷:应付账款——B公司 65万元 步骤2:收到返利时 有两种主流处理方法(选择其一即可): 方法一:冲减当期营业成本(常用) 借:银行存款 1.5万元 贷:主营业务成本 1.5万元 逻辑:返利降低了实际采购成本,相当于供应商提供了隐性降价,因此冲减营业成本以反映真实成本。 方法二:递延至后续销售配比结转(更严谨) 若返利覆盖的商品尚未全部售出,需将返利计入“其他流动负债”,并在售出时分摊至营业成本: ① 收到返利时: 借:银行存款 1.5万元 贷:其他流动负债——待分摊返利 1.5万元 ② 每期结转销售成本时(假设本期销售80%的奶粉): 借:其他流动负债——待分摊返利 1.2万元(1.5万×80%) 贷:主营业务成本 1.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