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请稍等
甲企业采用实际成本法对原材料核算,其中“原材料科目余额为200万元,与原材料有关的“存货跌价准备”科目无余额,21年12月该企业发生如下经济业务:(1)12月4日,购入一批原材料,价款为2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26万元,运费为8万元,运费所对应的增值税税额0.72万元,材料已验收入库。该业务已取得全部增值税专用发票,全部款项尚末支付(2)12月13日,销售一批原材料,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为4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5.2万元,符合收入确认条件,全部款项尚末收到,所售原材料成本为26万元,确认收入的同时结转销售成本。(3)月末核查发现当月企业内各部门还耗用原材料共计218万元,其中,生产车间生产A产品200万元,车间管理部门10万元,专设销售机构6万元,行政管理部门2万元(4)12月31日,发现该企业原材料及其生产的产品发生减值,该原材料仅可以用来生产A产品,目前A产品市场售价为300万元,将原材料加工成A产品还需支付进一步加工费100万元,销售费用50万元,相关税费40万元。要求:不考虑其他相关因素,编制上述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单位:万元)0
长宏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所得税税率为25%假定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均符合收入确认条件,其成本在确认收入时逐笔结转,商品售价中不含增值税。2022年长宏公司发生如下交易或事项:(1)2月2日,委托泰山公司销售商品2万件,商品已经发出,每件成本为250元。合同约定泰山公司应按每件320元对外销售,长宏公司按售价的5%向泰山公司支付手续费。4月10日泰山公司对外实际销售1万件,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售价款为32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41.6万元,款项已收到。长宏公司收到泰山公司开具的代销清单时,向泰山公司开具一张相同金额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假定:长宏公司发出商品时纳税义务尚未发生。长宏公司采用实际成本核算商品成本。(2)10月5日,承接一项设备安装劳务,合同期为6个月,合同总收入为120万元,已经预收80万元。余额在设备安装完成时收回,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劳务收入,完工率按照已发生成本占估计总成本的比例确定,至2016年12月31日已发生的成本为50万元,预计完成劳务还将发生成本30万元。(3)11月10日,向本公司行政管理人员发放自产产品作为福利。
长宏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所得税税率为25%假定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均符合收入确认条件,其成本在确认收入时逐笔结转,商品售价中不含增值税。2022年长宏公司发生如下交易或事项:(1)2月2日,委托泰山公司销售商品2万件,商品已经发出,每件成本为250元。合同约定泰山公司应按每件320元对外销售,长宏公司按售价的5%向泰山公司支付手续费。4月10日泰山公司对外实际销售1万件,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售价款为32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41.6万元,款项已收到。长宏公司收到泰山公司开具的代销清单时,向泰山公司开具一张相同金额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假定:长宏公司发出商品时纳税义务尚未发生。长宏公司采用实际成本核算商品成本。(2)10月5日,承接一项设备安装劳务,合同期为6个月,合同总收入为120万元,已经预收80万元。余额在设备安装完成时收回,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劳务收入,完工率按照已发生成本占估计总成本的比例确定,至2016年12月31日已发生的成本为50万元,预计完成劳务还将发生成本30万元。(3)11月10日,向本公司行政管理人员发放自产产品作为福利。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商品销售和提供服务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且均为主营业务。该公司经销W产品并按实际成本核算。W产品的售价中不包含增值税,确认收人的同时结转销售成本。2021年该公司发生的经济业务如下:一、3月1日,收到乙公司预付货款1017万元。3月2日,向乙公司发出一批W产品,按产品价目表上的标价计算其总价为1000万元,由于是成批销售,甲公司给予乙公司10%的商业折扣,当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发出的商品符合收人确认条件,该批产品成本总额为800万元。二、5月1日,向丙公司赊销W产品一批,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为20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260万元,该批产品成本总额为1400万元。W产品已发出,符合收入确认条件。5月7日因为质量问题收回上述产品。三、7月3日,与丁公司签订一份服务合同,期限为9个月,合同总收入225万元(不含增值税),先预收135万元,甲公司能够合理估计履约进度,履约进度按照已发生成本占估计总成本的比例确定。截至7月31日已发生成本32万元,假定全部是工资费用,预计完成合同义务还将发生成本128万元。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商品销售和提供服务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且均为主营业务。该公司经销W产品并按实际成本核算。W产品的售价中不包含增值税,确认收人的同时结转销售成本。2021年该公司发生的经济业务如下:一、3月1日,收到乙公司预付货款1017万元。3月2日,向乙公司发出一批W产品,按产品价目表上的标价计算其总价为1000万元,由于是成批销售,甲公司给予乙公司10%的商业折扣,当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发出的商品符合收人确认条件,该批产品成本总额为800万元。二、5月1日,向丙公司赊销W产品一批,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为20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260万元,该批产品成本总额为1400万元。W产品已发出,符合收入确认条件。5月7日因为质量问题收回上述产品。三、7月3日,与丁公司签订一份服务合同,期限为9个月,合同总收入225万元(不含增值税),先预收135万元,甲公司能够合理估计履约进度,履约进度按照已发生成本占估计总成本的比例确定。截至7月31日已发生成本32万元,假定全部是工资费用,预计完成合同义务还将发生成本128万元。
老师好!我们四人合伙注册了一个一搬纳税人小规模企业注册资金一百万,我是法人占股50%已实缴投资款二十万,昨天我私人卡转入公户十万失误未标注用途,这十万可转为投资款吗?如何操作合法合规?谢谢了!
残保金申报的工资总额和上年职工人数是按照哪里填的
A公司注册资本3000万减资到2000万,股东甲46%不变,股东乙24%转给B公司,股东丙20%不变,股东丁10%不变,请问做减资和股权变更要交哪些税
假设有A,B,C三方。A是购买方,B是销售方,但是B没有营业执照,需要让第三方C走账,即真实业务流是A和B,合同流是A和C,发票流是C→A,资金流是A→C。这种情况下A让C虚开发票,A算不算违法?ABC三家非关联。想问下,这种情况A的经办人是不是主要责任人之一。 是由同事找C开发票后,再把发票发给我,催我发起走账流程,并且我汇报给领导后,领导也要求让我正常走账(有微信文字确认)。这种情况我仍就是主要责任人吗?我该怎么保护自己?还是说趁早离职哪怕裸辞。
负债表,期末数,预收账款(584569.5元),应收账款(805891.4元),问2者重分类后,我应收预收金额是多少,就是我还有多少没开票的,多少未收到的。
老师如果企业注销固定资产还没有提完折旧,先做固定资产清理吗,用清理的钱去还负债
公司a转款给公司b,公司b收到借款后,被要求挂账个人c上,以后支付给个人c借款利息,公司b对个人c进行代扣利息个税后,利息支出能否所得税前扣除? 或者个人c去税局大厅代开利息支出发票,公司b收到发票,支付利息,其发票金额能否所得税前扣除? 利息支出扣除是否有限额
老师好,小规模的企业,平时很少开票出去,季度时要自报收入,如何预算可以自报多少收入才是合法合规且不用缴税
老师再报第三季度所得税的时候,有一个门店没有开通社保,有两个员工就在他另外一个公司下交社保,这个公司在几天工资的时候没有计提这两个人的工资,但是个税系统报了个税,企业所得说的表要怎样填
收购猪头加工成耳朵、舌头、猪头肉等各种半成品,如何核算成本?比如第一个入库70万,销售30万,加工成本,按重量比例发分配成本后库存还有40万,本月进货97万,销售58万,加人工成本12万后,按之前的重量比例法核算成本有83万,和58万销售额明显不合理,正确的成本核算应该怎么做?
您好,正确的成本核算方法是将所有成本(期初库存40万%2B本月进货97万%2B加工费12万=149万)除以总重量(期初库存重量%2B本月产出重量)得到单位成本,再用单位成本乘以本月销售重量算出销售成本,乘以期末库存重量算出库存成本;例如总重量为28000公斤则单位成本为1490000/28000=53.21元/公斤,若销售8000公斤则销售成本为800053.21=425680元,期末库存20000公斤则成本为2000053.21=1064320元,总成本425680%2B1064320=1490000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