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6000 累计折旧1000 贷:投资性房地产5000 递延所得税负债500 盈余公积15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1350
A公司为一家上市公司,所得税率25%,按净利润的10%提取盈余公积,2×16年1月1日,经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决议,决定对有关的会计政策做出变更,各项变更均符合会计准则的规定,具体变更情况如下: 公司一栋经营租货方式出租的写字楼由成本模式后续计量改为公允价值计量,该写字楼的原值5000万元,累计折旧1000万元,变更日的计税基础与其面价值相同,其公允价值为6000万元。 要求,作出该变更的有关会计处理。
甲公司经董事会和股东大会批准,于2×20年1月1日开始对有关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作如下变更: 资料一:将一项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改为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为600万元。 资料二:对某栋租出办公楼的后续计量由成本模式变更为公允价值模式。该办公楼 2×19年年末账面价值为7 000万元,未发生减值,变更日的公允价值为10 000万元。该办公楼在变更日的计税基础与其原账面价值相同。 资料三:将产品质量保证费用由按销售收入2%计提改按4%计提,2×20年销售收入为30 000万元。
一、甲公司对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2019年7月1日,甲公司对外出租的一幢办公楼租期5年年租金200万元,每半年支付一次租金。该办公楼原价为4000万元,已提折旧为2000万元预计使用限50年,至租赁开始日已使用20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0(与税法规定相同)。甲公司采用成本模式对该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从2021年1月1日起,因满足公允价值模式计条件甲公司决定将对外出租的办公楼由成本模式计量改为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在2020年6月30日该办公公允价值为2200万元,2021年1月1日公允价值为2500万元要求:(1)计算甲公司因该会计政策变更对2021年期初留存收益的影响总额(2)编制甲公司会计政策变更的调整分录
甲公司所得税的会计处理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按净利润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20×7年1月1日,甲公司对有关会计政策作如下变更:(1)甲公司原经营租出一栋办公楼,作为投资性房地产核算,该日由成本模式改按公允价值模式计量。转换日该办公楼的原价为4000万元,已提折旧240万元,已提减值准备100万元(系20×6年年底计提的减值)。该日办公楼的公允价值为3800万元。假设税法折旧与原会计处理一致。(2)该日将原购入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投资的后续计量由成本与市价孰低改为公允价值计量。该股票投资20×7年年初账面价值等于计税基础为6000万元,公允价值为6300万元。要求:编制会计政策变更的调整分录,并说明如何调整报表项目(可以列出财务报表简表)。
3、甲公司对经营租赁方式租出办公楼的后续计量由成本模式改为公允价值模式。该办公楼原值为6800万元,已计提折旧800万元,变更日的公允价值为8000万元。该办公楼在变更日的计税基础与其原账面价值相同。公司按净利润的10%提取盈余公积。所得税税率为25%。要求:编制有关的会计分录。
你好老师,我想问下回答简答题时,法律依据后面的但是什么除外一类不写的话有分吗
这个题目不会,老师帮我解答一下吧
老师,如果在长三角发达地区,交了24年社保,不是灵活就业的,现在大约可以拿多少钱?就是退休后
我们公司研发了个平台。供国外客户使用,给他们开具信息系统服务、信息技术服务费发票。我们应该按免税还是零税率来申报增值税? 我们是线上服务,没有签订合同,就像是买了会计学堂课程没有签订合同,我们适合免税还是零税率呢
老师,这里的其他债权投资转债权投资,不是应该用重分类日的公允价吗,为什么是调整前的账面价值呢
在中级财务管理中,假说题目中没有明确写净残值和税法规定的净残值,只是给了按直线法这折旧,预计净残值5万,这个5万在终结期是按照最终他的变现残值净收入来还是指的是它的账面价值呢?
公司是小微企业。季度报税的时候应纳税所得额大于300万了。假如是400万,企业所得税交多少?
在实操系统上填写金额后面就多2个零显示出来要咋把它弄掉
个体户季度开票快超过30,再开一个个体户,使每个收入少于30是不是可以免征
资产负债表,盈余公积,有100万,利润表负数,变更股权转让,需要缴税,盈余公积怎么下来